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光潜情感美学建构起兼具中国审美传统和西方现代学科体系的情感美学话语,完成了从语言、意象到文本的理论谱系生成。文章从文本形式观、道德关联两方面探究中西方文论资源给予朱光潜情感美学建构的学理资源,建构出较为全面的情感美学逻辑框架,厘清其情感美学本体所包含的场域伦理;从情感对抗和日常生活主体化两大维度论证朱光潜情感美学所彰显的知识启蒙色彩。  相似文献   

2.
这篇论文集中探讨朱光潜“静穆”理想观的提出、内涵、及意义。本文指出,朱光潜1933年回国后,直到1949年建国这段时期,把主要精力用在诗学和文学批评。“静穆”则是集中表现朱光潜诗歌美学理想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一方面是朱光潜长期阅读和品评中国文学的经验总结,一方面也是朱光潜积极吸收包括尼采在内的现代西方美学思想的结果。这个时期,正逢中国8年抗战和3年内战,朱光潜在战争的边缘坚持着他的美学实践,并且标举“静穆”的艺术理想。在这里,表现了艺术与战争、美学与政治的矛盾。本文意在于揭示这个矛盾在朱光潜美学历程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对自然的理解和把握,在人类史上有两个基本的传统,即通常所谓东方自流观和西方自然观。由于近代以来西方科学技术独占鳌头的格局,传统的东方自然观一度被冷落。偶有为之振臂疾呼者,又 常因落伍于时代、敝帚自珍,而激不起太多的共呜。但是,林德宏、张相轮教授的新著《东方的智慧——东方自然观与科学的发展》,一改在该领域的议论中不是妄自菲薄就是妄自骄矜的常态,立足于丰富的思想材料,通过对东西方自然观的深入比较,揭示了在现代科学背景下,东方自然观传统所闪烁的智慧之光,使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4.
朱光潜的为学为人是统一的。在精神上的"出世"和"入世"之间,他很好地把中西方美学素材熔铸成一个包罗万象谨严的思想体系。他提出的美既不在心,也不在物,而是心物媾合结果的命题包含着现代哲学美学反形而上的意蕴。他是把美学定位在"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的。朱光潜美学的现代价值还体现在他的"根"是立在中国本土文化上的,"人生艺术化"即是这一价值取向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早期政治思想,生成于本世纪二十年代。他的国家观、革命观、新民观、英雄观、民主观、科学观,既檀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又融会中西,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这个年代即将结束之际,他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使其早期政治思想产生了质的飞跃,他本人亦由爱国主义者、激进民主主义者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朱光潜很早就注意到西方现代绘画的美学原则和中国传统画论有相通之处,并从审美的“距离”阐述了这种形式化特征.对于中国传统的“诗画融合”观点,朱光潜改造西方移情说,提出具有中国特色“情趣与意象”契合的审美定义.对于元明清中国绘画偏向山水一途,朱光潜则认为从美学观看,艺术美在价值上高于自然美,因此没有理由只注重自然画而不注重人物画.对中国传统“意在笔先”的绘画原则,朱光潜在改造克罗齐的意言一致观基础上提出“意到笔随”的创作理论.凡此种种,朱光潜通过“批判的综合”中西方艺术理论,以中国文化熏陶下的“心灵”“化”西方理论,所以说朱光潜的艺术观本位是中国的立场.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价值观包括“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心向善的人性观,群体本位、利他主义至上的道德观,崇尚整体主义、缺乏民主意识的政治观等;而西方传统价值观则包括“天人相分”的自然观,人皆自私的人性观,个人利益至上的道德观,自主、自决、自为的社会政治观等。相比较而言,中国传统价值观强调道德性、整体性、伦理性(等级性)和绝对性(一元性),而西方价值观则强调功利性、个体性、合理性和相对性(多元性)。  相似文献   

8.
肖翠云 《江淮论坛》2021,(6):180-186
"言意合一"是朱光潜文艺美学思想的重要观念.以其为理论基础,朱光潜修正了克罗齐美学的不足,建构了自身文艺美学体系,阐述了音义协调一致论、内容与形式一体论等重要观点,并运用于文学审美批评实践."言意合一"语言观与20世纪西方语言哲学有相近之处,具有朴素的语言本体意识,为中国新时期本体论语言观的形成和确立提供了本土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9.
利玛窦在晚明成功地把西方文化传播于中土.这主要归功于他切实可行的传播理念和方法.穿儒服、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和熟悉风土人情是他顺利进入中土的第一步,走上层路线、与广大儒士为友、传播科学知识是他传播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语言研究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之后又发展出话语研究和批判话语研究。这种关注重心的变化和拓展深层地反映了人类认识过程的演变。发端于古希腊的西方哲学从思考自然开始,发展到思考人,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明确区分了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世界,这种以"理性"为主要特征的认识方式在整个近代西方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之后,康德系统论述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但经过黑格尔、费尔巴哈,直到马克思才把认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与理性至上的认识方式相对,以强调人、批判理性、批判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主义认识论思想的影响从20世纪初开始不断壮大。梳理哲学认识论的发展脉络才可以明确从语言研究到话语研究演变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是以1927年出版的《存在与时间》而著称于世的.西方技术世界中的问题迫使他对《存在与时间》进行了"决定性的改变".在思想转折后,海德格尔力图使西方技术世界摆脱困镜.他不仅揭示了西方无限制地推行技术化所造成的危险和后果,而且从哲学上进行反思.他批判西方哲学史中从柏拉图开始的人类中心论.不过,他的矛头主要是对准了近代自笛卡尔以来的主客两极化.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海德格尔及其在西方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吕祖谦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他吸取并发展了老庄的道、理自然观和辨证运动观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是美国人信奉的主要宗教,但以西方白人文化为主导的基督教宣扬的种族主义、男性霸权和自然歧视等观念对美国黑人,尤其对黑人女性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和摧残,对自然的肆意掠夺已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沃克在中后期几部小说中对基督教二元对立的种族、性别、自然观予以有力批判,并从关心全人类完整生存的状况出发,对基督教危害社会和谐发展的观点做出修正,从而建构了积极健康的种族观、性别观和自然观.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美学家中,朱光潜对王国维心仪最久,直到耄耄之年还难以忘怀王国维给过他的启蒙。一部《人间词话》在朱光潜的著述中不知留下了多少敬钦的感激。是王国维自觉沟通中外美学传统的雄伟抱负,其中包括从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去理解和选择西方学理,也包括由中外不同传统的参较,进而重新估衡我国文化的价值,这些给朱光潜以巨大的激动,启发乃至陶铸了他一生的学艺走向。他对有关艺术境界理论的探讨,便是著例。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新心学是现代新儒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 ,其哲学核心理论是心物论。本文从心物相即、心物合一、心外无物三个心学命题入手 ,分析了现代新心学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新心学的心物理论 ,表现了与西方唯心论不同的理论特色。把握新心学的心物论 ,可以把握心学理论的基本结构与中国唯心论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试论康有为的科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勾画了康有为从传统科学观走向近代科学观的历程,阐述了他对科学知识的认知、自然观的思辨及方法论思想的形成。并从整体上对其进行了客观评价,认为他的科学观从民主和科学两方面开辟了中国思想界、文化界走向近现代化的先河,开辟了中国启蒙运动的道路,在中国近代科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杨扬 《学术月刊》2023,(10):137-145
朱光潜与20世纪中国戏剧批评的关系,在以往的中国现代戏剧史和戏剧理论研究中常遭忽略,人们只把他当做美学家、翻译家,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他在戏剧批评理论领域的重要贡献。朱光潜的戏剧批评以1949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以《悲剧心理学》为开端,介绍、引进西方戏剧理论。三四十年代对一些话剧剧作和演出,予以批评引导。1949年之后,除了他的《狄德罗的<谈演员的矛盾>》引发争论外,主要是通过一些译作和美学论著中的相关论述来开展包括戏剧批评在内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朱光潜和艾青是中国现代诗美学的两位奠基者。意大利汉学院院长沙巴提尼教授认为朱光潜的美学“是移西方文化之花接中国文化传统之木”,这个见解是符合实际的。 朱光潜在他的《诗论》和其它论著中,宣称他的诗美学是融贯中西的意象——意境说,他采撷了西方的意大利克罗齐《美学原理》的“艺术即直觉”(“直觉”的“意象”)说和中国的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意境”(“境界”)说,把二者沟通起来,作为他的诗美学的基  相似文献   

19.
吴煜  宛小平 《学术研究》2023,(5):180-186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在1949年后有一个较大的转变,即从主观唯心主义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但朱光潜在思想转变完成之后,其美学思想并未停滞不前,而是继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不断演进。通过朱光潜在20世纪60年代应邀编著的《西方美学史》与20世纪80年代译介的《新科学》中对维柯不同评介的比较,分析其作出评介的因素以及评介时朱光潜自身的美学思想,同时阐释其美学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发展脉络,可以释明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美学进行研究。之所以出现对维柯两次不同的评介,是因为其美学思想在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的演进。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理论价值主要在于:创立了辩证自然观,合理地解决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提供了以自然科学为中介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自然科学的辩证法思想即科学哲学。沿着恩格斯所开创的自然辩证法方向继续前进,必然在发展丰富自然观基础上,产生科学观和技术观,构成自然辩证法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使它成为我国科学技术攀登世界高峰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理论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