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博物馆终身教育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探讨了博物馆是终身教育体系建构的理想实践场的四点原因。从动机、利益相关者和知识服务类型三方面梳理影响博物馆终身教育体系的相关因素。在“情境学习模型”基础上,对现有博物馆教育类型进行整理,提出了博物馆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模型。模型为博物馆实施终身教育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指导方法,旨在发挥博物馆在国民教育和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当前少数民族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情况,即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水平和外语水平较低.探讨少数民族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资格证型课程、与时俱进型课程、交叉型课程、提升型课程,以及设置专门机构、建立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少数民族高校体育教师"工作能力"评价模式的方法,建立和优化少数民族体育教师终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模式,优化学历结构,全面规划,妥善安排,侧重网络信息,促进少数民族教师终身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目标要求,对处于弱势地位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选取贵州省遵义市少数民族聚居地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幼儿教育现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需要的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人才。民族院校要为西部大开发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得突出国际化、素质化、民族化,努力实现从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被动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计划培养向个性化培养、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一、终身教育理论在全球的流行人们对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不重视教育到重视教育;从只重视学校教育到提倡终身教育。在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文盲、半文盲依靠体力就能赢得一方生存空间,普通人无力也无须进学校接受专门的教育,受教育成了少数人的特权;在工业社会中,社会分工的精细要求人们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大工业生产的需要,于是上学受教育就成为必然要求,不过,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主要是青少年阶段)一次性学习可享用终身;而在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职业变…  相似文献   

6.
职业技能培训是继续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教育创新的重要舞台.构建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整体素质结构,造就既有理论知识,又掌握职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7.
倪邦贵  杨文凤  彭春凝  卢华斌 《民族学刊》2011,2(2):68-75,87-88
和平解放后的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的治藏方略和思想指导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在此基础上,西藏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具有区域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资源节约、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其特征为:第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特征;第二,从慎重稳进、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稳定发展的道路特征;第三,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共享型经济发展特征;第四,以农民、民生、民族经济的“三民”为重点的协调发展道路特征;第五,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特征。  相似文献   

8.
体育课程是借文化遗产的传递为媒介,以培养青少年学生胜任社会生活的创造性能力为课题的,它是实现学校体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体育课程的构成及其展开过程本身又是构成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因此,体育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便成了连接学校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没有科学化的课程,便不会有科学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作为学校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体育课程也是这样,它应当受到重视并对它进行研究,使之科学化。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加快和终身教育的提出,适应普及教育和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成为了体育课程发展的总趋势。体育课…  相似文献   

9.
湘西舞蹈从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而言,具有宗教祭祀、表现和传承民俗及历史文化、促进社会交流等多重功能;从人的生命和人的力量显现角度而言,具有原始朴拙、自然天成、平稳中和、刚柔相济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朝鲜族美德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从宏观角度来看,朝鲜族美德具有主体继承性(固有性)、包容性(复合性)和二重性等特征;从微观上分析,朝鲜族美德又有利他性、团结性、重视教育和重视礼节等特征.朝鲜族美德具有中华民族美德的共性因素,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