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的症状及防治措施,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临床工作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表现为无痛型8例、咽喉牙痛型6例、胃肠型18例、脑症状型6例、心衰休克型9例、颈肩背痛型3例、心脏骤停型4例.18例行急诊PTCA,10例行静脉溶栓,21例错过急诊手术及溶栓时机择期行CAG,5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心电图ST段抬高型AMI 34例(63%),非ST段拾高型AMI 20例(37%).心电图示心肌梗死广泛前壁11例,前壁10例,前间壁9例,下壁+正后壁2例,下壁10例,下壁+正后壁+前壁2例,下壁+前壁3例,后壁3例,右室4例.无痛型AMI见于老年患者.结论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极易误诊,应引起各级医师的重视,要尽早进行动态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以便及时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常表现为剧烈胸痛,持续不缓解,伴有大汗、恶心、呕吐,但在临床实践中,有一部分患者虽然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但其症状不严重,往往不及时就诊,而是几天后去看门诊,门诊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本文对这类患者临床特征和冠脉造影结果加以总结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重视,并及时作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基层医院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其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但如果能早期处理得当,及时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心肌缺血范围、防止梗死面积的扩大,就可以降低其病死率,改善预后。因此,AMI的院前急救显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6例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同期小于60岁的255例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对比。结果60岁以上老年女性AMI患者与60岁以下的相比较明显增多,无痛性心肌梗死明显增多(30.5%),血流动力学受损的体征和并发症、泵衰竭引起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明显增多,死亡率比60岁以下年龄组明显增多,60岁以上老年组脑供血不足为起始症状的明显增多,且既使无脑血管并发症,烦躁、谵语、定向力障碍、打人骂人等精神症状明显增多,合并脑血管病的明显增多。以急性左心衰竭为超症状的60岁以上老年组明显增多,而梗死范围、死亡原因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60岁以上老年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多见,病情严重程度高,并发症发生率高,而性别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和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了解心肌梗死患者非典型首发症状及临床特征,提高对心肌梗死病首发症状多样性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非典型首发症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详细深入分析该病非典型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原因及临床对策。结果心肌梗死非典型首发症状较多,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痛、牙痛、咽痛、憋喘、呼吸困难、晕厥、心律失常等。结论心肌梗死非典型首发症状差异性较大,易误诊,临床上应予重视。对于中老年患者有以上不典型表现者应及时做心电图等检查明确。心电图不典型者应反复检查,并结合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测定确诊,防止误诊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女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心内科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女性心肌梗死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晚15~20年,发病与季节无关,与停经年龄有关,已停经15~25年出现高峰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气喘、胸闷、上腹痛、肩背痛等共占69%,典型的心绞痛仅占31.1%,合并啰音及心律失常较多,但恶性心律失常较少,10例出现单纯性的高HDL-C血症,说明其对冠心病的保护存在性别差异。梗死部位:广泛前壁、前间壁梗死多于下壁、正后壁多,但无统计学意义,多数侵犯单支血管。结论男女急性心肌梗死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中肺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但老年肺炎患者的症状不典型,体征无特异性,本文对44例老年性肺炎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胸片、CT等检查在老年肺炎早期的诊断方面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心导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中冠脉造影(CAG)正常的病例报道越来越多。目前约10%-15%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CAG完全正常,35岁以下患者CAG正常的比例更高,而女性在绝经期前发生AMI的患者多为冠脉痉挛、冠脉畸形或心肌桥所致。本文就1例典型冠脉痉挛致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并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来讨论冠脉痉挛致AMI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典型心肌梗死在心电图中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门诊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7例,对其临床资料及心电图表现进行探讨。结果 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非典型心电图形态20例,占35.08%。结论熟悉并掌握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形态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防止出现误诊、漏诊现象,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统常见的急症,发生在老年患者尤为常见,症状不典型,病死率极高,腹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明显增加。腹泻如果能及时控制,是减少腹泻并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的关键。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12例老年腹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指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临床心绞痛综合征,极易恶化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猝死。包括初发劳累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由于不稳定心绞痛病变复杂,进展迅速,且预后多方向性,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治疗的102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102例患者手术治疗中,均治痊愈,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8例(8.4%),肺部感染6例(7%),肠道感染3例(3.6%),胃肠功能恢复延迟11例(13.2%)。住院时间5天~18天。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症状常与病理改变差别很大,合并症较多,及早手术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早期左心衰竭患者常无典型临床表现和特殊体征,容易误诊误治,本文将本院1997~2001年诊断为早期左心衰竭的1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65~81岁,平均71.2岁。临床症状和体征:轻度活动后出现咳嗽、胸闷、气喘或气促12例,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伴缓慢型心律失常予冠脉介入治疗前行临时起搏器安置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对本例急性心肌梗死伴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对该患者予冠脉介入治疗前行临时起搏安置术,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及心电监测,严格交接班及加强巡视,加强临时起搏器的管理,及时识别危险因素,做出正确的护理评估及高质量的护理措施。结果本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及时的抢救治疗及护理,经临床精心护理有效预防临时起搏器置入术后的相关并发症过程中,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在临时起搏器置入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心梗急性期过程中,术后护士严密观察病情、正确的评估和高质量的护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或狭窄导致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常因并发心源性休克而死亡.50%患者死于起发症状头1小时,尽早给予院前急救护理可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衰弱评估联合Killip分级对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行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依据Fried衰弱表型量表评估某省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302例行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老年患者衰弱状况,并收集患者Killip心功能分级、一般临床资料以及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衰弱和非衰弱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衰弱评估联合Killip分级以及单独应用衰弱评估和Killip分级对行择期PCI的老年AMI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效果。结果同等Killip分级下,衰弱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P0.05);衰弱评估联合Killip分级预测PCI术后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显著高于单独应用衰弱评估及Killip分级的0.816、0.802(P0.05),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6%、84.8%。结论衰弱会增加老年AMI患者行择期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衰弱评估联合应用Killip分级可有效预测老年AMI患者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及家属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衰弱评估可辅助临床医生及患者本人对其术后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预见性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治疗的106例AMI患者设为AMI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06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再将AMI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治疗30天后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AMI组(P0.05);经治疗后AMI组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且未发生组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较发生组低(P0.05)。结论血浆BNP,hs-CRP,hs-cTnT水平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有效指标,对评估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幽门管溃疡病临床表现、胃镜特点及内科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35例幽门管溃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幽门管溃疡多发于男性,以单纯性溃疡多见,缺乏典型消化性溃疡疼痛的特点,合并不全梗阻较出血明显增多。结论幽门管溃疡由于其病变部位的特殊性,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往临床诊断比较困难,自从胃镜开展以来,现在已能较准确地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肠镜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2年1月~2009年5月196例大肠癌患者,按年龄段分≤39岁组、(40~59)岁组及≥60岁组,分析临床、肠镜及病理特点。结果196例大肠癌病例中≥60岁组人数最多,为125例,占63.78%。临床表现主要与便血为主,其次为腹痛、大便异常;≥60岁组以便血就诊的占76.00%,≤39岁组以腹痛就诊的占63.63%,说明临床症状不典型。大肠癌好发部位以直肠、左半结肠为主,各占55.10%及28.06%。病理结果分析,各组以高-中分化腺癌为主;≤39岁组,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及黏液细胞癌共占36.36%(4/11),明显高于≥60岁组和(40~59)岁组。结论大肠癌好发于老年人,但青年人也不容忽视,癌肿恶性程度高者占较大比例。大肠癌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异误诊。在无症状老年人中开展筛检普查,对可疑人进行结肠镜检查,可大大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改善大肠癌患者的预后。大肠癌好发于直肠,故部分病例可通过肛诊提供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年龄≥60岁的12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按年龄分为60~69岁组、70~79岁组以及80岁及以上组,并对各组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特点及治疗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AMI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病最多(85例,66.41%),其次为有吸烟史(60例,46.88%)和合并糖尿病(33例,25.00%)。男性组吸烟人数显著多于女性组(P〈0.05)。女性组空腹血糖水平(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60~69岁组中有吸烟史者显著多于80岁及以上组(P〈0.05);且60~69岁组患者的BMI显著大于80岁及以上组(P〈0.0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0.63%)显著多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37%)(P〈0.05)。2支及以上冠状动脉病变显著高于单支病变(P〈0.05)。男性组与女性组之间治疗手段无显著差异。60~69岁组中经介入治疗的患者显著多于80岁及以上组(P〈0.05)。结论高血压、吸烟及糖尿病是老年AMI最主要危险因素,应戒烟并合理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应提高PCI和溶栓在老年AMI患者中的治疗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