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周恩来早期论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反侵略刘德军一周思来认为,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遭受列强侵略欺侮的惨痛历史,这首先表现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骤与方式上。大量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择肥而噬”,这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第一步。鸦片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2.
开放是世界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鸦片战争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面对侵略的西方和先进的西方的双重挑战 ,一方面出于对列强侵略的深深忧惧 ,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中国的兴起 ,由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催生了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思想。洋务派作为中国最早主张近代化的群体 ,成了对外开放最有力的鼓吹者。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 ,他们围绕认识西方和学习西方这一主题的主张成效不著 ,但洋务派与时俱进的爱国情怀却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开始。在鸦片战争期间的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中,一部分具有进步倾向的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反侵略爱国思想,有的还亲身参加到抗英斗争的行列中去,这些士大夫的反侵略爱国思想和活动,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斗争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士大夫人数不多,影响不小,其主要代表有龚自珍、林则徐、魏源、黄爵滋、包世臣、张穆、陈庆镛等人,本文主要是介绍他们在鸦片战争时期主张禁烟、抵抗侵略的爱国思想。坚决反对英国的鸦片侵略,主张严历禁止鸦片  相似文献   

4.
李鸿章、丁日昌的近代海防思想代表了晚清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用西方先进装备武装中国海防、以抵御列强侵略的激进思想,为中国近代新式海军的建立和近代军用工业、民用工业的创立、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已经翻过五十年的今天,每当我们回忆起在那惊心动魄的民族战争中,无数英雄血洒疆场的可歌可泣事迹、回忆起各阶层民众中那些曾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而牺牲自己利益和性命的人们,都不能不深深地体会到一点,这就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八年的时间,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战争的胜利。这一胜利不仅改写了中华民族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屡被列强欺侮的历史,而且取得战争胜利时间之短、所战胜对手之强,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中也是少有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八年抗战的胜利证实了国共两党的再度合作,是争取民族战争胜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一幅大型浮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虎门销烟”的壮丽场面。看到这幅浮雕,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鸦片战争,会怀念中国近代的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号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林则徐卓越的历史功绩,就是他在民族危机加深、外敌入侵的重要关头,坚决主张抵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为捍卫国家主权、民族独立挺身而出,忍辱负重,积极投身于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可以说,林则徐以他的反侵略爱国思想和斗争实践,谱写了一支中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史学界对宋教仁的研究极不重视,与其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极不相称。虽然近年来对宋教仁的研究有所加强,但从所发表的论文看大都集中在民主宪政的思想和活动上面,对其爱国主义思想的研究则为不足。因此探讨宋教仁的爱国主义,对于全面评价宋教仁是很有必要的。一、抨击帝国主义侵略,在民族危亡之际敲响时代的警钟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宋教仁目睹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横行霸道,对列强的侵略极为敏感。他痛恨侵略者的凶残,痛惜祖国的落后。因此,他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实质及危害认识最清,分析也很透彻。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崛起的历史。从衰败到崛起,转折点是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这个结论。历史本身就是注释: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中国赢得了举世公认的大国地位;抗日战争胜利后仅仅四年,中国共产党就获得了执政地位,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华民族再也没有输掉任何一场抵抗侵略的战争。……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是1840年英国政府为推行非法的鸦片贸易,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起点。不甘受辱的中国人民,自觉反抗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拯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0.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邓演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孙中山的外交思想,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争取中华民族完全获得解放并努力“促成世界大同的实现”,为此主张“一定要唤起并组织广大的民众”“使其觉悟的参加反帝国主义的斗争”,在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中联合“平等待我的革命势力及民族”即苏联和“被压迫民族的势力”,并且强调在同帝国主义列强进行斗争时要注意外交策略,充分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总体上来说,邓演达的外交主张不仅对日后中国共产党人新民主主义外交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而且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建设过程中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而从一个侧面说明邓演达的确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同时表明邓演达外交思想在近代中国外交思想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当然,邓演达在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外交思想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但其积极方面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末台湾同胞反对法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把侵略我国沿海各省,特别是把侵略我国的台湾作为重要目标。为了侵略和掠夺中国人民,它们用商品和大炮,从我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各省打开古老和富饶的中国大门。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立即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毛主席曾指出:“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英勇地抗击了外来侵略者的多次侵略和挑衅,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的历史篇章。而1884—1885年台湾各族人民反对法国武装侵略的斗争,在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尤其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文天祥是一位民族英雄,也是一位总结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思想家。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文天祥“自强不息”的思想:一是他将自强不息的思想,建立在“法天不息”的唯物辩证法宇宙观基础上;二是他认为自强不息的思维方法,就是“务出新说”,不断推进理论思维的更新,适应客观发展的要求;三是他认为自强不息对人的品格要求,就是“浩然正气”的精神。文天祥将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以及他的执着追求,曾对近代中国反对列强的侵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时代的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和支配之下,孙中山要完成民主革命的历史重任,就必须同列强打交道。在此过程中,孙中山的外交思想经历了一个由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从寄希望于列强的同情和支持到明确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其现实主义外交思想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4.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军奉行"不抵抗主义",致使日军在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四个多月就占据了全东北。不抵抗政策造成东北军不战而溃,使东北山河转瞬沦陷;不抵抗政策给东北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危机。事变前张学良曾主张武力抵抗,是"力避冲突"方针导致"不抵抗主义"的产生和形成。  相似文献   

15.
马福禄是近代史上一个回族历史人物,他的大半身一直效忠于清王,但在后期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是一个爱国将领。他同中国近代史上的有些历史人物:如抗击沙俄,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左宗棠、董福祥;死守平壤抵抗日军侵略的左宝贵等一样,有其反动的一面,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特别是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后,在中华民族陷入危亡  相似文献   

16.
一鸦片战争时期,侵略中国的是以英国为首的生产力高度发展,科学技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清王朝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进攻下,几乎丧失了抵御能力,使中国蒙受了从未有过的灾难和屈辱。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学习外国先进军事科学技术以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主张,即“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是不拘泥于古圣先贤,打破“夷夏”有别狭隘偏见的大胆创举。它反映了处于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经济和爱国主义的要求。然而,在当时,这仅仅表现为思想主张。真正实行这主张的还是洋务派官员。王韬说:“盖洋务之要,首在借法自强”,盛宣怀说:“今日当务之急,莫若借法以富  相似文献   

17.
维新时期,湖南有识之士面对列强的侵略,开始逐步摆脱过去的盲目排外思想,主张"文明排外"."文明排外"是维新时期湖南的一种重要思想,也是一种新式的反帝武器.从其思想内容上看,主要体现在宗教、对外交涉、经济、思想意识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的入侵,降临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是无穷灾难,国家任资本主义列强宰割,人民遭受侵略者的蹂躏,亡国灭种的威胁时时撕啮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国向何处去,民族的希望在哪里,这是中华民族各阶级人士共同关心的问题.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各阶级各阶层人士纷纷卷入了反抗外国侵略的爱国斗争,同仇敌忾,气贯长虹,他们的行动是可歌可泣的,他们的事迹将永垂青史.  相似文献   

19.
晚清中国饱受列强侵略之苦,大量利权落入列强之手。由于铁路在交通中的地位突出,使其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之一,路权也多为列强占有。在晚清争回铁路路权运动中,《申报》从民族立场出发,主张争回路权,实行商办,以维护民族权益。《申报》注意到了商办铁路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在社评中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步伐大大加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它们利用民族、边疆问题,挑拨中央与地方关系,散布分裂主义,策划“独立”,以达到其侵吞中国边疆领土和分裂肢解中国的目的。共同的命运,促使中国各族人民空前地团结起来,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领土完整,构成了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政治纽带的坚实基础。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民族凝聚力日益增强,这是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一致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提炼,并成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抵御外侮,共创中华各民族新纪元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团结御侮,共同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者是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并始终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历史运行的主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