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比较分析王阳明心学体系的重要命题“心外无X”与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范畴“意向性对象”,从现象学的“意念与现象”角度对“心外无X”进行诠释:X是意念中的X,是认识与物自体的再创制,是存在于人的意识领域的X.是现象界里的X;心是X产生的源泉。即“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相似文献   

2.
“心外无物”是阳明心学的基本命题之一,王阳明试图通过“心外无物”的理论纠正程朱理学以来形成的那种从心外求理的误区。在王阳明“心外无物”的思想当中,心的感知意义处于次要地位,道德至善之心才是此心的根本,相应的物也不再是孤立于人之外的冰冷之物,而是与人相关的“事”,甚至于是人的道德行为。王阳明论述“心外无物”的目的是要通过“成己成物”的教养历程,将外在于人的“物”,纳入到主体的“心”中来,将作为良知的善良意识凸显出来,但在其凸显出了良知的同时,却极容易走向自然人性论中。  相似文献   

3.
依循牟宗三对王阳明“从明觉之感应说物”与“从意之所用说物”的区分,借助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现象学方法,分析和诠释阳明学中的两种“物”。首先通过阐释“心外无物”绽露“在生存世界中存在”这一生存论结构,以作为预备性的分析。之后重点对“意之所在便是物”“明觉感应之为物”作出生存论诠释,二者分别对应着生存论层次的物(物Ⅰ)和本真生存中的物(物Ⅱ)。物Ⅰ关联着因缘性存在的一般生存结构,其存在就是一般性因缘整体的实行,呈现出来的是一般性生存世界;物Ⅱ则关联着本真的因缘性存在,其存在则是因缘整体的本真实行,呈现出来的是本真的生存世界。物Ⅰ与物Ⅱ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生存论关联,二者的区分与关联有助于从生存论上更好地把握阳明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形意拳学练中调身、调息、调心的实现原理与在实际修炼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形意拳是以“心之发动日意,意之所向为拳”为基本原理,遵循“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外三合和“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称之为“六合”的内家拳。在学练中,必须深刻理解调身、调息、调心的原理,践行调身、调息、调心的方法,才能快速领会形意拳的精髓所在,起到修炼身心,健康体魄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红翼 《老友》2012,(4):65-65
我从实践中感到,养生保健需要“三心”“两意”。所谓“三心”,即常怀平常心、不泯稚童心、坚守宁静心。所谓“两意”,就是随意和刻意。先说“三心”。一是常怀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种心境、一种境界。有了平常心.对生活的满意度就会大大提高,不断提升幸福感,更加热爱新时代。有了平常心,就能与世无争,不攀不比,安于平淡。  相似文献   

6.
阳明的“心外无物”不是一个认识论命题。大体说来 ,阳明论心物有三个层次 :一是“意之所在即是物” ,建立心物循环论 ,把心物相对而立的自然观点悬置 ;二是“物即事也” ,强调行为工夫 ,消心物于不“积”之实行 ;三是“感应之几” ,揭示人本己的生存结构 ,最终为心物奠立生存本体论的根基。通过这三层论述 ,阳明强调的是 :人不可能于本己的生存结构之外去追问心与物、善与恶等 ,而只能以自己的生存开辟出一方世界 ,从而让它们成其自身。此生存本体论大不同于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  相似文献   

7.
从宽泛意艾上讲,中国画都是写意的。所谓“意”,就是主体内在视界中呈露的外在自然的性调、“气韵”、“神”等;也就是一般所谓主客体相沟通融合所前生的某种审美体验。宗清说的“畅神”,王微所谓“纵情”(《画山水序》),张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叙画》),说的都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一般认为的写意画,是指那种以特殊的笔墨效果,凝练课邃地表达主体感悟的中国画。所以,笔墨效果和主观感受的突出强调,是写意画产生的两个重要的促生因素。唐代王维、张唤提出的“破墨山水严论,可以看作是写意画最早的失声;至明代查其昌…  相似文献   

8.
“意境”一词,源自佛经。佛家认为,心之所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观之理也谓之境,能达之心谓之智。这里所说的“智”与“境”被引为诗学的概念就是“意”与“境”。我国古代的学者和诗人对意境曾多有阐述:陆机称之为“情思”与“物境”相互交融;刘勰称之为“神与物游”;陈子昂和李白都称之为“兴寄”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其对“格物致知”说的阐释颇具革命性,不仅突破了程朱理学的解释框架,而且因此发扬和深化了心学一途的学思脉络。与朱子相比,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训释的反动体现在:将朱子训物为客观物质实体与人类道德行为二义窄化为道德事为,物成了心之物,并且相应地穷理被局限于体认天理或良知,即格心。与此同时,所谓致知,仅仅变成了克除私欲,发明本心或使天理流行充塞,最终导致了贯通心与物、心与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阳明与朱子学说分道扬镳,但也因此以简易直接的方式宣告了自己心学理论的特色,并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0.
“艾青体”叙事诗的文本采用艾青最擅长的自由体,其内核在于对诗的抒情性的独特理解,它一改以往叙事诗重叙述而轻抒情的积弊,运用“事内与事外”、“写实与象征”、“概括与变形”三组互相交叉、渗透的技法匠意,建构“事象”“意象”多重叠加的叙事诗大厦,显得沉雄博丽,别具风采特色。这在八十年新诗史上乃属仅见。  相似文献   

11.
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重要的游戏类型,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接触角色,在游戏的体验中感知生活,最后在游戏和生活中得以发展。但当前角色游戏在实施中的种种现状,使得幼儿有游戏之“心”、有扮演之“意”,却不得角色游戏之“全部”。对此,教育者需要运用“身边景”,选择“身边事”,联系“身边物”,关注“生活用”,创设以“真”为本的游戏环境,善抓“童心童眼”的游戏事件,提供能够自由创造的游戏材料,总结回归“本源”的游戏经验,让幼儿能在游戏中尽情遨游,在遨游中成长。  相似文献   

12.
《庄子·天下》篇是一部最早的中国学术简史,它对先秦各家学派都有切要的评述,其中在评介惠施与公孙龙学说时,记载了惠施“历物十意”及与之“相应”的公孙龙“二十一事”。这三十一个辩题勾勒了“名家”(即逻辑学学派)学说的概貌,体现了名家学说的纲要,是研究先秦逻辑学尤其是名家学说的珍贵文献。《天下》篇在介绍惠施“历物十意”之后写道:“惠施以此为大观于天下而晓辩者,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辩者以此(即“二十一事”)与惠施相应,终身无穷。”这充分说明公孙龙的“二十一事”与惠施的“历物十意”是相呼应、相发明的,他们是基本观点相一致的同一学派,而不是“离”、“合”相反的对立学派。《天下》篇的施龙“相应”的观点,揭示了这些辩题内在联系的本质,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正确理解这些辩题的指导性线索。现在,我们把三十一个辩题归纳为五大方面进行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13.
试论南拳的“内合一”─—对南拳中的“心、神、意、气、力”初探郑志刚在许多武术史料中,常常谈到“内外合一”这样一个“内”与“外”的关系问题,而由“内”与“外”的矛盾双方构成武术技术的统一整体,是以“内”的“合一”为基础的,因体表部位的形体动作受大脑思维...  相似文献   

14.
观物论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理论,《易传》“观物取象说”是其元初及核心命题。从“观物”这一诗学的审美运思角度来看,“物我之辩”是主体观物视角所产生的不同审美观照心境,其观物过程主要体现为“观物取象,因象生意,因意构境”的审美运思过程。后世儒道禅话语的介入使得“观物说”发展为观物取象(客体现象)、观虚守静(主体心境)和观心照寂(本体真理)三个不同层次。另外,“感物说”存在不同内涵,却与观物论联系密切,观物和感物看似两个不同的诗学范畴,实则也是不同审美运思的结果。当用观物论“物我”视角和互观方式切入,会发现二者的异同和互含现象。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从叶圣陶等权威人士的言论,还是从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作整体考察,都说明语文课不是“语言课”,也不是“文学文章课”,而是“言语课”。即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主要通过对典型的“言语作品”的剖析、玩味的模仿,在各种“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各种收获,并外化为各种“言语作品”,逐步形成听说读写等“言语能力”,以应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言语”,不论是行为,还是作品,都是“言”与“意”的矛盾统一。中学生学习语文,实际上就是求得“言”与“意”的互相转换。语文教师的所有工作与努力,也就是帮助学生达到各种程度的“言”与“意”的贯通。因此,“言”与“意”的互转性便是语文课的性质,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事理学与非物质设计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物”的设计上升到规律性的研究时,发现问题,分析、归纳、判断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成为了“事”的设计,就是设计的方法论的研究。事理学认为设计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事”。“事”中可以看到“物”存在合理的关系脉络。“非物质设计”认为“物质”与“非物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设计将经历一种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过程。通过设计事理学与非物质设计的比较分析,提高我们对设计方法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中国古典哲学《周易》中的“象”、“数”、“理”阐述了意象的审美特征,以及在形态、空间、色彩、韵律等层面上的意象性所赋予中国绘画的审美与艺术构思表现的特色,即意与象的统一说。意象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心物统一思想的展现,它囊括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成为中国绘画不可动摇的法则。  相似文献   

18.
“万物一体说”是王阳明哲学体系的核心,是贯穿其思想始终的一条主线。“万物一体说”思想的提出,在当时和后来的中国哲学发展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心即理”是陆九渊提出来的,王阳明对这个命题作了新的发挥,成了他“万物一体说”的基本出发点和理论基石。他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由于“心”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总根源,是“天下之大本”,所以,世界的一切,离开了“心’就不复存在。因此,王阳明指出:”心即理也,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王阳明的“心”即是“良知”。他用“良知”把心…  相似文献   

19.
王阳明的“心即理”有两层含义:“心外无理”和“心之本体即理”,由此确立了人的本体地位,把物带入敞开状态。存在的澄明即心之本体的呈现,即“知行合一”。“心外无理”确定了“知行合一”的理论性质,把“知行合一”与常识所谓的知与行的一致区分开来;而“心之本体”的呈现也正是“知行本体”的呈现。阳明哲学在以“心外无理”为基础展开的本体追问中,“知行合一”是存在的澄明境地,知和行在本体上是一体的,但如何达到知行合一,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孤品梅花     
雪小禅 《社区》2014,(29):47-47
杭州有两个地名叫得十分孤绝。绝无仅有的好。一为“断桥”,二为“孤山”。一个“断”字念出来,心有碎意。一个“孤”字读出来,傲意凛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