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正> (一) 一九三七年毛泽东同志在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时指出:“孙中山先生曾经下决心改革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因而奠定了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的基础。”“那时的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毛泽东选集》第二卷342页、351页) 在孙中山的赞许下,黄埔军校一建校就按照苏联红军的制度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第一任政治部主任是戴季陶,他上任不久即离开广州到上海去了。后由邵元冲接任。邵元冲是一个封建思想很浓的封建官僚,也很少开展活动,使得政治部成为一个死气沉沉毫无作用的机构。孙中山对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这种状况很不满意,他要共产党人来当政治部主任,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回国不久的周恩来即担任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  相似文献   

2.
知识之窗     
孙中山与我国植树节 三月十二日是我国植树节。这一天实际上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逝世纪念日。 在我国近代史上,极力倡导植树造林的政治家,首椎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爱植树。他的故居生长着那棵年已一百一十岁的檀香山酸豆树,是年仅十七岁的孙中山,在一八八三年从美国檀香山留学回乡时,带回并亲手栽种在故居院内的。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他不仅“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而且“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谋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就是其政治思想遗产中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重要部分。今值中山先生逝世61周年,缅怀先生的历史功绩,温习其宝贵的思想,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不仅因为它是“历史珍品”,而且从现实说,“对于孙中山先生的崇敬和怀念,至今仍然是把中国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与德国——兼论"中德苏联盟"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7年参战纠纷发生以后,孙中山就一直坚持接近德国的政策,这种政策是出于战略的考虑,因为孙中山希望得到德国的政治、军事和技术援助;巴黎和会以后,孙中山的亲德政策与亲苏政策相联结,形成了"中德苏联盟"的构想,亲德和亲苏政策是一体推进的,其政策来源于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孙中山认为受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压迫的民族应该通过中德苏三国联合来抵抗英美强权,孙中山的思想成为后来中国国民党联俄政策和聘请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基础;尽管孙中山及其广州政府并没有与德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其联俄政策也因为他的逝世而最终放弃,但在整个20世纪30-40年代,这种中德苏合作的政策总是时隐时现地贯穿于中国政治家的认识中。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为了推翻清朝和军阀的专制统治,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共和国,他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奔走海内外,宣传革命理想,广交中外朋友,组织革命同志,为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进行了广泛的活动,其足迹遍及包括台港澳在内的全国各地及欧洲、美洲、日本、东南亚等地。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  相似文献   

6.
英语阅读日记不同于英语读书笔记和普通英语生活日记 ,它是阅读过程中所获信息和所习得语言形式的汇总。英语阅读日记的总集可编成数据库 ,因为它是日记型 ,所以自我督促力很强。从数据库的视角 ,阐述英语阅读日记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并提出具体运行模式 ,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一种便利、有效的学习语言和积累知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199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南京市在新街口广场重塑了一尊高5.75米的孙中山全身青铜像。这是自1925年孙先生逝世迄今72年来,人们为纪念他而设计制造的第26座塑像。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同志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明确指出:“辛亥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虽然这个革命失败了,但是它结束了中国二千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国人民中散播了民主共和思想的种子……”。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国民党将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定为植树节,这是植树与纪念孙中山、宣传国民党意识形态相结合的产物,是仪式与实践共同构成的象征符号。设立植树节的目的就是通过植树仪式与植树实践,将孙中山精神与树木的生命特性相结合,并赋予植树活动继承、弘扬总理遗教的政治象征意义,让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对孙中山的集体记忆,接受国民党意识形态教化。国民党利用纪念日来塑造孙中山形象,使孙中山形象传入民间,体现出政治统治技术上娴熟、隐蔽的特征。植树节在推广孙中山崇拜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使植树造林成为全国性运动,而孙中山符号也在植树运动中得到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宋庆龄“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她的爱国革命生涯,是从追随孙中山开始的.“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对幼年和少年时代的宋庆龄起过革命的启蒙作用.”两人在患难中结为革命夫妻以后,宋庆龄既是孙中山的生活伴侣,又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助手.孙中山逝世以后,宋庆龄则是孙中山革命思想和事业的忠实继承者与捍卫者.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简要论述,以资纪念宋庆龄诞辰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11.
<正>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六十周年。对于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家的最好的纪念,首先是继承他的崇高的爱国精神,献身于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大业,其次则是对孙先生的历史功缋和思想学说给予公正的评价。很长一个时期里,孙中山先生的世界观被称为是二元论或唯心主义。近几年来,随着学术界实事求是学风的倡扬,愈来愈多的论著已承认孙中山的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的。但是,对于孙先生的民生史观,则几乎一致认定它是唯心史观,最多不过是有着唯物主义的因素而巳。这样的评价是否公允?我认为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陈嘉庚接受并追随了孙中山的革命理论,政治生涯与社会公益活动从此深受三民主义的影响。陈嘉庚对孙中山的崇敬之情并不因孙中山的逝世而消散,反而不断得到升华。从林文庆就任厦大校长与集美学村名称由来两个事件上可知,陈嘉庚与孙中山虽然未有深厚私交,但是他们的友谊建立在对民族大义的关怀上,显得尤为珍贵。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右派集团歪曲孙中山哲学,建立唯心主义哲学,在历史过程上,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一是一战时期戴季陶歪曲孙中山的民生史观,建立起了唯心主义的“民生哲学”,二是二战时期陈立夫歪曲孙中山的进化论唯物主义自然观,建立起了神秘主义的“唯生哲学”;三是抗战时期蒋介石歪曲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建立起了先验主义的“力行哲学。”一九二五年三月,孙中山逝世,国民党立即呈现分裂局面。其中的右翼集团,在政治上预谋纂夺党权、叛变革命的同时,在理论上也开始了歪曲孙中山学说的活动。这主要表现在老右派分子戴季陶于孙中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联德活动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在孙中山外交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一次大战期间到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 ,孙中山致力于联德倒段 (祺瑞 ) ;从第二次在广东建立政权到陈炯明叛变 ,孙中山将德国列为参与《实业计划》的重要国家之一 ,并寻求建立中德俄三国同盟 ;陈炯明叛变后到孙中山逝世 ,联德联俄是孙中山外交活动的基本取向 ,他不仅“以俄为师”,也称德国为“独一之导师”。孙中山一系列联德活动尽管收效甚微 ,却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后来南京国民政府与德国的广泛合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对妇女运动的重视李满春孙中山先生是一位终生奋斗不息的伟大革命家,他毕生的政治思想和革命主张均有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但其保障男女平等权利的观点却自他开始政治活动直至逝世都始终坚持到底。孙中山先生一直不曾忽略过我国妇女的力量,一向都积极鼓励妇女参加革...  相似文献   

16.
天启《淮安府志》编成仅距吴承恩逝世40余年,是当时人记当时事,所记载的《西游记》肯定是小说。通俗小说能否入地方志问题没有硬性规定,天启志编者知道它是小说而将它记入,乾隆《淮安府志》编者又因为它是小说又将它删去,就是因为他们在认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与日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中山从一八九四年组织兴中会,到一九二五年逝世,三十多年间,先后踏上日本国土十五次,居留的时间共达八、九年。他在日本渡过的时间占他革命生涯的四分之一还多。他在日本结交的朋友不下数百人。因此,孙中山对日本和日本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多次说日本是他的第二故乡。更为重要的是,他一生的事业和日本结下了不解之  相似文献   

18.
七十五年前的1月14日祖父陶成章被刺,噩耗震惊半壁河山,波及南洋,这样一位对辛亥革命有巨功之勋,在武昌起义胜利之后三个月,即遭杀害,而凶手竟出自革命党人之手,实属中外历史上所非闻。祖父的逝世,对以后孙中山被迫出让总统之位,袁世  相似文献   

19.
卢海鸣 《金陵瞭望》2009,(15):34-37
奉安大典,指1929年6月1日在南京举行的孙中山先生葬礼。南京中山大道最初的名称,或者说它的乳名,叫迎榇大道。它是专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榇由当时的北平西山碧云寺南下奉安中山陵而建造的。今年整整“80岁”的中山大道是南京的第一条柏油马路,也开创了南京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宋庆龄和戴季陶都长期追随孙中山,同走过一段革命道路,各有其独特贡献。但在孙中山逝世后,他们在对待孙中山革命思想和事业的问题上,出现左右分趋、截然对立。宋是这一思想和事业的坚定捍卫者和发展者,戴则成为背叛这一思想和事业的国民党右派代表人物和反共理论家。这种分趋、对立,有一个可以探察的历程,显示出他们对孙中山思想和事业的认同程度和择取方面的不同,终致结局的迥异。究其原因,又与他们各具的阅历和特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