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古文学关系史》(论文汇集),苏联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和蒙古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合编,1981年苏联“科学”出版社出版,俄文。蒙古文学在长达七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央亚、远东和南西伯利亚诸民族文学始终保持着明显的交流关系。这不仅由蒙古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为十三世纪始的政治史所决定。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进行扩张的结果,使蒙古民族上升为中央亚的统治民族,形成了东、西方各种民族长期并存相互影响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克烈特 .L .扎木茨仁先生是当今蒙古国有影响的历史学家之一。他于 1 92 9年出生于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赫巴托尔省一个牧民家庭。 1 95 3年毕业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国立大学历史系。 1 95 3年至 1 95 7年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师范大学和国立大学任教。 1 95 7年至1 96 2年曾到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回国后 ,在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高级党校任蒙古史教员。 1 96 8年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院成立东方研究所时调到该所工作。1 96 8年他与苏赫巴托尔合作编写出版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历史文献精粹》一书。1 972年编写出版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历史》(中学…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是韩国蒙古学学会成立 1 0周年 ,韩蒙学术调查 1 0周年 ,又是韩国和蒙古国建交 1 0周年的重要一年。为此 ,韩国蒙古学学会于 3月 1 6 - 3月 1 8日在汉城主持召开了韩蒙国际学术大会。会议主要包括韩蒙建交 1 0周年回顾与展望和蒙古学研究两部分内容。参加会议的有韩国对外通商部长官李廷彬、国际韩国研究院院长、韩蒙协会名誉会长崔书勉、韩国蒙古学学会会长崔基镐教授以及韩国研究蒙古学的诸学者。蒙古国首任前总统敖其尔巴图、蒙古国驻韩大使馆大使嘎拉巴达日胡、蒙古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蒙古学学会总秘书长SH .毕拉、日本早稻田…  相似文献   

4.
据苏联《亚非民族》杂志1988年第2期报道,1987年5月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举行专门会议,成立了全苏蒙古学家协会(简称BAM),各地的蒙古学研究中心、有关的出版社、图书馆、博物馆及政府有关部门派代表出席了会议。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所长、通讯院士基姆致开幕词。他说,成立全国性的蒙古学家协会,将进一步促进苏联对蒙古历史、文化、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革命经验及社会主义建设的研究。协会将尽可能地把绝大多数蒙古学学者团结起来,有效地促进苏联蒙古学基本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蒙古科学院院士、著名学者舍·那楚克道尔吉先生著,蒙古科学院院士、著名学者舍比拉先生编辑,由“索永布”出版社于1991年在乌兰巴托出版的《成吉思汗传》是蒙古国关于成吉思汗历史的第一部传记性学术著作,也是一部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成吉思汗一生功业政绩的专著。该书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作者前言,成吉思汗以及有关他的文献、论  相似文献   

6.
早在彼得一世时,尊照他的指示,在俄国即已开始搜集东方古代手抄本。200年前,蒙古语言学家·叶里格编撰了收藏在彼得堡的第一部蒙藏文手抄本目录,并附有内容简介。共计163份文献(其中包括蒙古文献140份)。这些文献统称为俄国科学院东方古代抄本文献“第一批收集品”。1819年成立了亚洲博物馆(今称为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中期,俄国东方学(科学院和大学的)中心是圣彼得堡。在这里,创立了第一个东方学科学研究机构——科学院亚洲博物馆(1818年)。圣彼得堡大学(1819年)东方语言系(1854—1855年)和外交部亚洲司东方语言训练部(1823年)培养了许多东方学干部。在亚洲博物馆图书馆——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部、科学院图书馆、M·E·萨尔蒂  相似文献   

8.
哈拉特尔·鲁布桑巴勒坦于 192 8年 5月14日出生在现在的中戈壁省赛音查干苏木“朝伦浩乐”地方。 195 1年卒业于蒙古国立大学后 ,在人民教育部任职 ,负责学校教育工作。 195 3年调入政府部门 ,担任副总理秘书长工作达 7年之久。 195 7年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蒙语系之邀在该校任教。哈·鲁布桑巴勒坦从 1960年开始 ,在蒙古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直至 1988年离休 ,曾先后任科研人员、学科主任、科研秘书长等职。哈·鲁布桑巴勒坦在科学院院士贝·林钦( 190 5 -1977)指导下 ,于 1974年以《托忒蒙文及其…  相似文献   

9.
政治环境 1989年底,受原苏联和东欧形势的影响,蒙古国内发生前所未有的剧烈动荡,各种党派和群众团体纷纷宣告成立。在各种压力之下,蒙古前执政的蒙古人民革命党政治局(以巴特蒙赫为总书记)于1990年3月12日集体辞职。1991年5月10日,根据修改的蒙古宪法有关条款决定,蒙古国开始实行多党制。现在包括蒙古人民革命党,蒙古国内已经正式注册的政治党派有11个。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和科学研究两个中心的作用,开展有地方特色的科学研究活动,历史系于4月9日举行了关于“丝绸之路”学术报告会。会,内蒙古大学蒙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元史学者周清澍应邀作了《蒙古时期的中西陆路交通》的学术报告。他根据多年的研究,运用大量中外文献材料,分析了从蒙古通往中亚的天山北路、准噶尔盆地北  相似文献   

11.
齐比科夫(1873—1930)是苏联布里亚特著名的藏学家和蒙古学家。为纪念这位学者,在布里亚特社会科学研究所提议下,从1973年开始,每隔4年召开一次专门的藏学、蒙古学学术会议,会议名称定为“齐比科夫学术会议”,地点设在乌兰乌德。“齐比科夫学术会议”虽然是地方科学院主持召开的学术会议,但在苏联东方学界影响很大,苏联较著名的藏学和蒙古学中心几乎都派代表出席会议。该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中央亚民族的历史、文化、文学  相似文献   

12.
近二三十年来,社会学在苏联取得了全面的发展。1968年组建的苏联科学院具体社会研究所(从1972年起改名为社会学研究所),成为全国社会学的主要科研中心和协调中心。在苏联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苏联科学院的全苏系统研究所(莫斯科)、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和工业生产组织研究所(新西伯利亚城)、苏联科学院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所(列宁格勒)、苏联科学  相似文献   

13.
一、蒙文《岭格斯尔》 蒙文《岭格斯尔》即是《匝木岭桑沁传》,是一经卷体作品。于本世纪20年代发现于蒙古霍布苏尔省阿尔山苏木。原本现藏于蒙古共和国国立图书馆。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于30年代复制过该本。1928年蒙古国立图书馆曾请了一位叫陶格幸胡日德图的老人抄录了一份。1959年在乌兰巴托出版了铅印本。著名学者博·仁钦为该版写了前言,认为这部经卷作品的  相似文献   

14.
1980年由蒙古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Б·锡林迪布主编的《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院简史》全书共分六部分,其内容分别为: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发展的初步阶段;科学委员会——科学和高等教育委员会在组织上的进一步巩固;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院的成立;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蒙古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在进一步扩大科学院及巩固其组织结  相似文献   

15.
1983年8月31日在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召开了第一次苏蒙民族学学术报告会。这次会议是按照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和蒙古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制定的科学协作计划召开的。会议共听取了21篇报告,其中苏方7篇,蒙方14篇。蒙古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纳查格道尔吉致开幕词,他强调了苏蒙两国民族学合作的目的,以及1983年两国学者在乌布苏省共同进行田野考察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C.杜拉玛,1950年5月13日生于蒙古国巴音洪古尔省巴音宝力格县。1968—1973年在蒙古国立大学学习蒙古语言文学专业。1973年至今在蒙古国立大学任教,现任国立大学首席教授、教研室主任、蒙古游牧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等职。1985—1987年应邀前往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讲授蒙古语和蒙古文化。并先后分别应邀在法国巴黎第十大学、伊斯坦布尔大学、德国波恩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讲学。1982年在莫斯科(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以“蒙古神话的形象及其文学传统”为题,获语文学副博士学位,1997年以“蒙古民间文学…  相似文献   

17.
1953年,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院科学考查队在库苏古尔省阿尔布拉格县第三巴格所属德勒格尔汗山南,,德勒格尔河(北岸一座叫阿勒坦·噶达斯“北极星”)的小石山稍北不远,发现了十三世纪蒙古蒙哥汗的石碑、宫殿遗址和城镇废墟。②……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院成立于1995年12月,是内蒙古大学培养蒙古学人才和进行蒙古学研究的基地.蒙古学研究院的成立,是内蒙古大学体制改革的结果,标志着内蒙古大学的蒙古学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蒙古学研究院由蒙古语言文学系、蒙古语文研究所、蒙古史研究所、内蒙古近现代史研究所、蒙古文学研究所、周边国家研究所、蒙古文化研究所、国家教委民族学科蒙古学文献信息中心及蒙文信息处理研究中心等9个教学、科研及文献信息实体组成。设有院办公室、学术委员会、院务委员会。清格尔泰教授任名誉院长,呼格吉勒图教授任院长,全福教…  相似文献   

19.
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科学艺术院院长西洛特可维奇(JAKOV SIROTKVIC)于二月二十五日访问上海社会科学院,并介绍了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科学艺术院的组织机构。该院设在萨格勒布市,成立于1866年,是全南成立最早、最古老的科学院。科学院成立后为团结一切南斯拉夫人民摆脱外来侵略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对南斯拉  相似文献   

20.
八思巴文为元代藏族著名学者、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法王八思巴·洛追坚赞奉忽必烈的敕命所创。1260年秉旨研究,1269年完成,并逐步推广使用,至元亡被废弃。 八思巴文为竖写拼音文字,脱胎于藏文,共有41个字母(另外还有42个、56个字母等说法)。八思巴文先创“正体”,后创“篆体”(名曰“篆体”字,实为方块字),逐步趋于完美。八思巴文初创时,叫“蒙古藏字”,后改称“蒙古“字”。元史称八思巴文为“元国字”、“元国书”、“蒙古国字”、“蒙古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