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建英  刘源 《职业》2012,(14):114
实行“三自教育”、赏识教育,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实行感恩教育,“防惠于未然”。  相似文献   

2.
体育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积极跟新教学思想,主动把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体育生活意识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校体育真正成为生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让受教育者终身受益,以健康的生活观念创造未来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3.
李燕 《职业》2011,(23):110-111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改革,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许多初中生毕业会考后分流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又因为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在一个转折期,随着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以及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就职择业及成长和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与“社会即学校”、“做中学”与“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进行比较。文章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固然受到杜威的影响,但两者又有质的差异。生活教育理论不是对杜威学说的简单沿袭,而是陶行知批判地吸收、借鉴,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理论创新与超越。  相似文献   

5.
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竭尽毕生精力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方面内容。这一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的核心,对我国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科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历史教育除了能丰富历史知识,进而成为沟通各门学科的桥梁外,还能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强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上好高中历史课,是不得不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方法论。在这一方法论的指导下,广大小学语文任课教师应怎样开展高效的教学实践,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界广泛研讨的课题。文中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笔者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齐莹 《职业》2015,(2):40
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呼唤新的学生教育管理方式,本文在分析早间生活教育模式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发挥学生自律组织的功能,引导和监督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从而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管理,使之成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9.
"生活即教育"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随着新《纲要》的深入学习,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游戏逐渐成为幼儿在幼儿园中一日生活的主要活动,成为孩子学习的主要形式。而理论与实践也证明,游戏是最适合学前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十分青睐"快餐式文化生活",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思想观念等都处在形成期,网络多元化的内容对这些观念造成影响。那么如何在这一背景之下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新时代的话题,这自然也成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个新的挑战。因此,如何进一步分析"快餐式文化生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让高校老师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与引导,另一方面也要让大学生明白如何正确选择,理性对待。  相似文献   

11.
生活教育理论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其要求英语教学活动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的生活背景,即"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英语教学活动与生活教育理论的结合要求英语教育必须与生活融为整体,同时以广播、光盘、电视、磁带为手段实现读活书。所有学习活动均以实际运用为最终目的,即对生活进行指导与改变,此乃现实世界所要求的真教育。本文就初中英语教育方面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际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俞晓婷 《当代青年研究》2015,(2):119-122,26
大学寝室对大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休息居住的地方,还有深刻的生命意义和教育价值。然而,当前的大学寝室生活充斥着"隔离"现象、"宅"现象、"蜗居"现象、"乌合之众"现象,以至于寝室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反而滋生坏的生活方式。因此,有必要开展引导学生如何生活的寝室生活教育。  相似文献   

13.
王振中 《职业》2018,(25):72-73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中国旅游地理教与学与户外旅游活动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怎样把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知识与专业性质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们的生存、生活能力和家乡观念,夯实专业基础,提高中职生核心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心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格成长。心情教育应该成为高职教育的关键环节。就高职班主任的修养和行为如何影响学生的心情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说:“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幼儿园区域是小社会,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年龄小,熟悉的生活化环境更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兴起,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恰好可以为其打开格局提供指导。文章将从“爱满天下”“生活教育”“知行合一”“六大解放”“创造教育”等方面入手,结合实例,论述幼儿园户外区域中渗透陶行知理念所带来的优化效应,让教育活动走向户外,与自然对话,与生活接轨。  相似文献   

16.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生活即教育,当孩子把天空和大地当做家了,家在孩子的心中就不是一座房子,而是整个宇宙。”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育的起点.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教育的背景,特别是思想品德课堂,更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活生生的事例,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引导其对生活、人生和社会形成一定的看法.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如何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任海娟 《职业》2015,(3):61-63
假期成为学校教育的空白,校外成为学校教育的盲区,职高学生无事可做,处于“无序”状态。如何使学校教育向假期拓展、向家庭延伸?笔者学校针对职高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与技能特长,利用双休日、春秋假与寒暑假,进行了以“学生当家”为主题的假期自主教育实践,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8.
教育和生活是相互渗透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一个重要的观点,他认为,生活当中处处充满教育,教育包含了关于道德和法治的重要观点,也就是说,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要大力宣扬教育来源于生活的观点,同时,国外的著名学者也赞同这样的观点,他们也都认为,教育与生活两者密不可分,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先生曾经提出,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的功能就是促进人的生长,生长的动力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经验,无论是中国的教育学者,还是外国的教育学者,他们都赞扬了生活当中处处都是学问,包含了岛地与法治的重大学问生活就是教育。  相似文献   

19.
秦修芬 《职业》2023,(18):64-66
对于技工院校来说,其主要的教育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立足于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人才力量。要想更好地响应政府的号召、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就应借助课程教学的积极开展,强化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本文以技工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如何以课程教育为载体,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0.
贺文佳 《职业时空》2008,4(10):23-23
大学时代是人生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时期,也是大学生“心理断奶”的关键时间。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和矛盾冲突的交织。社会在转型,改革开放在深入,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此消彼长,社会利益在重新调整,这必然会影响到心理尚未成熟的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导致其价值观念、人生观选择的多元化;部分学生还会产生内心不安,心理问题日渐凸显,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影响个体发展和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形势下,学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