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何萌 《现代交际》2014,(11):225-225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大量扩招,毕业生数量增长速度很快,毕业生数量的大量增加造成严重的就业困难。2013年底,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的人数达到200万人,而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我国针对这种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但是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足5%,这也体现出大学生创业水平不高的问题,因此很多高校都将学生创业能力作为发展重点。本文将就如何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林海峰 《职业》2011,(8):18-19
1999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作出了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由过去的"国家统一包分包揽"向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模式转变。这一历史性变化,既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给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从1999年开始,高校不断扩招,我国每年本科毕业生人数大增。近年来,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很多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我们以石家庄学院为例,调研这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访谈用人单位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分析他们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高等院校实行扩招政策,大学生的教育逐步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呈递增趋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显得异常严峻,高校毕业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的重视,为了把高校毕业生培养成材,在校就读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职业体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国家出台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尤其是近两年来,各高校为贯彻十七大提出的"要以创业带动就业,把劳动者培养成创业者"的精神,纷纷采取加强创业教育、加大扶持力度等措施,大大调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推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山 《现代交际》2010,(5):113-114
在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全国代表大会也高度关注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本文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新形势下毕业生的就业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职业》2006,(Z1)
目前,大学生就业步入"大众化"时代,如何构建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做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备受高校关注的研究课题。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工作新特点1.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我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高速增长。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增  相似文献   

8.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分析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2015年再创新高,749万的毕业生数量相比2014年增加了22万。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成功过渡到"大众教育",然而,高校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愈演愈烈,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面临着就业难、就业率低等问题,为了缓解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院校应逐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日常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大力发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黄学萍 《职业时空》2008,4(3):33-34
高校扩招以来,200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了82万,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职业意识薄弱、就业能力不足,求职技巧欠缺、择业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对就业前景存在渺茫或恐惧心理等,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中比较普遍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就必须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但由于我国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起步比较晚,在教育理念、方法、内容、经验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如何系统、有效地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作用,是高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0.
自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正式大规模扩招开始,高校毕业生持续保持大幅度的增长。同时再加上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的再就业,以及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大学生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其中医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11.
1999年,国家实行高校扩招。高校扩招虽然推迟了初次就业时间、缓解了就业压力,但同时也造成了学校师生比例失调、学校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下滑等诸多问题。从2003年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进入社会就业开始,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结合大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做出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黎迪斯 《职业》2015,(4):90-91
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智力支持,也是经济社会建设的巨大力量,但是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学扩招政策的实行,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激增,但每年的就业岗位有限,加上经济发展不稳定,就业需求变化大,这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形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对此,高校职业指导在这种就业困难的背景下,显得举足轻重。只有充分发挥高校职业指导的作用,才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勇于挑战困难,开辟更广阔的就业领域。  相似文献   

13.
由于目前的经济形势不乐观,再加上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因此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为了缓解就业困难的问题,我们通过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等多渠道来开发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4.
崔俊茹  宗汉卿  邵鹏 《职业》2015,(7):46-47
随着我国高校的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001年的114万人已经增加到2014年的727万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2014年3月央视新闻频道联合智联招聘、央视新媒体客户端发起"就业有未来2014大学生就业季公益调查"。调查显示,针对"你对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态度"问题,仅有7.25%的人表示胸有成竹,确信自己能找到工作。可见,目前就业问题已成高校毕业生最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以来,随着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探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出发点,沿着高校扩招的历史足迹,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具体情况,以浙江省2003、2004和200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对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进行实证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08,(36):7-7
<正>眼下正是2009届大学毕业生招聘求职双选会最集中的"季节"。"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自从十年前开始高校扩招,几乎每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都是"严峻的",但2009年的大学毕业生无疑将面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大学的扩招造成了在校学生的迅速增加,相应的大学生就业竞争的日益加剧,所以要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应对措施。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的了解,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辅导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构建以大学生的主体教育、就业指导为主,其他各种相应的就业体系为辅的多层次的大学生就业体系的举措,解决其中的问题,为大学毕业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1999年开始扩大高校招生规模,随着扩招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难就业问题慢慢显现出来。近几年,随着国家一系列措施的干预,这一问题有所缓解,不过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能如期找到自己中意的工作,这一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通过对大学生难就业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查找难就业问题的原因,提出难就业问题的相应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性向与专业契合度调查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生就业性向与专业契合度问题的提出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教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已接近10年。如今,大学生的就学压力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对所读专业无兴趣,甚至出现厌倦、抵制。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及就业能力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茹平 《职业时空》2008,4(6):32-33
受社会整体就业环境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城乡二元结构而导致的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的观念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每年递增数十万,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05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