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利用修正了的内皱模型,结合拉深过程中的几何条件及应力应变分析,推导了在平面压边情况下球形零件拉深过程中不发生内皱的判据;进而求解出拉深过程中克服内皱的最小压边力.所得公式可用于模具设计或供软件开发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能量法,建立了板材拉深过程完整的力学模型。针对板材拉深成形中起皱和破裂的具体情况,定量分析了板材起皱和破裂的失稳判据。确定板材成形的压边力三极限,并推导出板材成形的优化压边力控制规律。运用神经网络实现了板材材料性能参数的实时识别和压边力优化曲线的实时预测。利用LabVIEW软件编译了智能控制系统程序,采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和产品,建立板材智能化拉深控制系统,实现板材成形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3.
工艺参数对拉深件壁厚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强钢车轮轮辐拉深成形为研究对象,以数值模拟方法为主要手段,分析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拉深件壁厚变化的影响。基于板料拉深成形有限元理论,建立了ABAQUS数值模拟分析模型,并系统模拟了高强钢车轮轮辐拉深成形过程。通过改变拉深成形工艺参数,模拟研究了模具间隙、摩擦因数、压边力与压边间隙等工艺参数对拉深件壁厚减薄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模具间隙使拉深件的最大、最小壁厚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镁合金圆筒件拉深成形质量,课题组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ynaform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压边圈分块位置、压边力分配比例及总压边力进行径向分块压边模拟优化。通过对板材壁厚研究,在分块位置80 mm,压边力分配比例1[DK]∶3,总压边力16 kN时,可获得板材最大变薄率的最小值(16.81%);而在分块位置65 mm,压边力分配比例1[DK]∶3,总压边力20 kN时,可获得板材最大变厚率的最小值(6.74%)。与整体压边相比,径向分块压边有效改善了板材壁厚不均匀性,这对工业上提高板材成型质量、获得优良产品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对车灯反射镜充液拉深工艺数值模拟优化及实验的基础上,研究设计车灯反射镜充液拉深液压机.利用液压提供凸模拉深力、压边力以及凹模容腔压力;通过PLC(可编程控制器)来控制凸模运动、压边力和凹模容腔压力按照规定的曲线实时的变化.结果表明,充液拉深液压机具有体积小、易操作、高精度和高效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拉深筋可以用来防止内皱的出现,本文对环形拉深筋的变形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讨论了筋的结构参数对拉深力以及筋的阻力的影响。其结果是:上述三种力的大小主要受板料对筋的最终包角、筋及槽的圆角半径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平衡微分方程与塑性方程联解方法,建立了有压边锥模再拉深变形区应力分布的数值规律。根据本文提出的最大拉深力计算方法和笔者在文[1]中给出的危险断面失稳强度,利用计算机可以迅速确定多次拉深极限。本文还分析了凹模锥角、压边圈圆角半径及凹模圆角半径对锥模再拉深极限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环形筋压筋不起外皱的临界计算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深筋可以用来防止内皱的出现。本文对拉深件成形前环形筋在压靠过程中,筋的外围材料不发生外皱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到了压筋时不起外皱的临界表达式。为了得到环形筋的合理位置,本文还推出了材料在压筋时不被拖入艋中的验证公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内皱模型,结合曲面零件在成形过程中的几何条件及应力分析分别推导了圆锥形零件和球形零件不发生内皱的临界条件;通过对临界条件的数学分析进而得到了曲面零件在成形过程中内皱发生的具体时刻。综合上述结果得到了曲面零件成形过程中不用压边也不发生内皱的判 据。  相似文献   

10.
板料在拉深带凸缘的零件时,必须伴随一定量的局部变薄,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成形高度是由两种变形叠加而成,即拉深变形和局部变薄。  相似文献   

11.
以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为平台,基于二阶响应曲面法和灰色关联度,对非标准盒制件冲压成形工艺 参数寻优。首先,利用正交试验法获取不同因素的不同组合下的减薄率数值;再采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找到对该盒形件 最大减薄率起主要影响的2个因素即等效拉延阻力和压边力;基于响应曲面模型,利用Design Exper软件,结合中心复合 设计法( CCD)建立优化目标和主要影响因素的二次回归模型;据成形极限图(FLD)的曲线设置板料的目标函数,可求得 等效拉延阻力和压边力的最优解。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数值模拟结果可知,优化后的冲压参数可以有效提高板料成形 性能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语力概念与意义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力的概念可溯源至弗雷格,而对语力论的系统研究则发端于奥斯汀言语行为论的创立.语力概念的创立,填补了语言哲学中的一项空白,但围绕语力与意义的关系问题,塞尔等言语行为论的继承者并未因袭奥斯汀的观点.不过,与其把语力与意义这两个概念对立起来,毋宁将语力视为交际语用意义的组成部分,并作为意义的重要维度加以研究,从而通过对其性质及构成要素等的分析探察,进一步丰富语言哲学对于意义概念的理论表征.  相似文献   

13.
通过缠绕式牧草压饼机的研制,论述了牧草“缠绕—压缩”技术的工艺特点,压饼机的工作原理与设计要点。重点论述在缠绕压缩过程中,牧草的载荷分布,变形规律,草饼的形成与受力分析。提出并分析了缠绕压缩成形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参数的变化曲线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弯曲件回弹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料成形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回弹问题,特别在弯曲和浅拉深过程中回弹现象更严重,在板料成形领域,回弹已成为模具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本文旨在浅析板料成形过程中弯曲件的回弹现象,研究影响回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单向拉伸与双向等拉的对比计算,对在板材成形中材料机械性能指标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将单向拉伸实验测出的机械性能指标直接用于板材成形有较大的片面性.其结论是用双向等拉所得到的强度极限及极限延伸率均比单向拉伸对应值高得多.  相似文献   

16.
应用玻尔兹曼分布定律证明了范特霍夫渗透压公式、开尔文公式、胶体粒子沉降平衡公式等与粒子在外 力场中分布有关的基本公式,模型清晰,方法便捷.  相似文献   

17.
凸缘外套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底部断裂现象,通过三维建模绘制出零件的成形模具,基于Deform 3D软件平台,进行 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找出产生断裂的因素。通过各个影响因素的对比,对方案1和方案2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确定方案2 可行。对凸缘外套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凸缘外套生产的合格率,提高坯料的利用率,实现工件的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上限法求解不同型线凹模棒材挤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柱坐标系下,采用上限法推导了不同型线凹模棒材挤压力理论计算公式;并计算了锥模棒材挤压力,其计算结果接近实测值,相对误差平均值为2.5%左右;这表明不同型线凹模棒材挤压力理论计算公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