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通过与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新时期文学中的成长小说对比,《青春之歌》的成长叙事呈现出认同叙事的总体特征,并突出表现为两点,一是完成了现代知识青年的成长三部曲,二是淡化成长主体对过往的不舍和选择新生的犹疑. 相似文献
3.
4.
曾爱娥指出:“传统的民间儿歌和幼儿的语言教育、生活常识教育、性情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是相关的”。传统民间儿歌的形式有:摇篮歌,问答歌,连锁歌,颠倒歌,数数歌,绕口令,时序歌,谜语歌,字头歌。在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中很少出现问答歌,因而,发掘问答歌的价值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就成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谈及文艺创作的表达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的作家会提出不同的见地。追究这些差异性的来源,不可避免地就要追问个体对于世界的差异性感受。通常,我们认为“灵”掌控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式,“肉”仅仅作为创作的工具载体和被创作的基础材料。而现象学的提出,则为我们打开了另一种思维方式,即让我们意识到身体与世界的交流亦是创作的根源。《冰与火之歌》是美国幻想小说作家乔治?马丁所著的一部有“史诗级奇幻文学作品”之称的小说,其独特的视点人物写作手法(Point of View)一直为读者津津乐道。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尝试探讨身体写作、身体的“符号化”及身体如何为艺术创作提供新的话语风格。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从《四书五经》出发,全面把握和谐的深刻内涵,领悟内在的和谐之道,并联系学校的校园建设,论述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建设文明、向上、创新、宽松、协调、包容的校园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工作学习的乐园、生活的家园和精神的花园。提出了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伽达默尔的“理解的历史性”和“视域融合”两个概念,对比《围城》汉、英两个版本中讽喻的不同,重新审视翻译中体现的误读与文化过滤现象。认为误读是理解的历史性产物。译者视域与作者视域永远无法完全融合,文化过滤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1.
12.
13.
《推销员之死》历久弥香,人们从各个视觉去解读,每每皆有新的发现,本文从父子关系的发展说开,分析剧中父子关系的变化所传达出的人性悲剧。父子本是一体,同时也是对立的两面,儿子成长的过程必定打破父亲为主导的平衡状态,从而创造新的家庭秩序,由此为家庭增添了成长的烦恼。 相似文献
14.
15.
《红楼梦》中的詈骂语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的骂和挨骂文化。本文以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为基础,从源语詈骂语的语场和语旨两方面出发,提出了影响詈骂语翻译的两项情景变体,即詈骂语的文化内容和詈骂功能。对比分析了《红楼梦》三个英文全译本中高频詈骂语“蹄子”所包含情景变体的再现情况,试图探讨三位译者的詈骂语翻译策略以及异同、得失。 相似文献
16.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仪式完毕后三人各自高高兴兴地散去,张飞更是乐得合不拢嘴,逢人便吹自己找了个靠山。一天有人讥笑道:“一个卖草鞋的,你竟然拜他为大哥,高兴个啥呀?”张飞不服:“人家是当朝的皇叔,怎么了?”但心里还是犯嘀咕。几天后遇到刘备,终于忍不住问道:“大哥,人家都说你是当朝的皇叔,对不?” 相似文献
17.
赫尔曼·麦尔维尔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本文从小说《书记员巴特尔比》中体现的规训社会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运用福柯的规训社会和权力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对规训技巧、权力机制的分析论述了麦尔维尔在《书记员巴特尔比》中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19.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和法国作家福楼拜在各自的代表作《呼啸山庄》和《包法利》里都使用象征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深入的描写,并赋予其深刻的隐喻意义,用这种象征性的手法来烘托作品中的爱情主题,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本文主要对《呼啸山庄》和《包法利夫人》两部作品中的自然现象风的描写和其所蕴含的象征意义进行比较,来探讨它们对小说的烘托作用。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