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1974年互助土族自治县沙塘川乡五下村农民,在平整土地时,挖出了一件瓷罐.内装有一批金银器.互助县文化馆得到报告后,即派人前往现场,当时瓷罐已打碎埋没,其形不明.征集到的文物计有金钵1件,银钵5件,银耳杯3件,银盘5件,银手镯2件,银饼2件.承童成海同志美意,笔者对这批文物进行了观察和测绘.现将研究结果分别叙述.一、器型1、金钵1件.直口,圆底,口部外缘饰一周突弦纹,阴刻浅弦纹.弦纹之间为锥刺卷云纹.口径8.2、高2.6厘米(图1)  相似文献   

2.
铜簋(商代)     
<正>山东青州苏埠屯墓地出土,现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通高11.7厘米,口径17厘米,圈足高3厘米,圈足径12厘米。方唇、侈口、微束颈、浅鼓腹、圜底、高圈足,足上部有两个相对的方形孔。腹部饰两道凸弦纹,两道弦纹之间有三组简化兽面纹,有短扉棱为鼻,仅有两凸目。  相似文献   

3.
动物纹装饰是北方民族和草原文化最为显著的标志之一,不同种类的动物纹装饰来源并不相同,本文从动物纹装饰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六种具有代表性动物纹装饰的起源和传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北方、新疆和欧亚草原文化之间的交往。  相似文献   

4.
《全唐诗补逸》订补一首凌原孙望先生《全唐诗补逸》(收入中华书局1982年版《全唐诗外编》第3编)卷五据清乾隆四十八年官刊本《凤台县志》卷十七辑录权澈《琵琶石壁诗刻》诗一首。按此诗又见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七“权澈琵琶泓诗”条,诗题作《琵琶泓作并序...  相似文献   

5.
中国境内的早期铜镜包括具钮镜和有柄镜两大类,历经夏至早商、晚商、西周和春秋四期,类型逐渐完备,具钮镜下的单钮镜作为早期铜镜的主体,呈现出由几何纹镜经素面镜向动物纹镜发展的趋势。中国铜镜最早出现于甘肃、青海和新疆东部地区,晚商时已出现地区间的影响和交流,中原和新疆成为其分布重心,春秋时期中原、东北和新疆正式形成了本地的用镜系统。河西走廊至新疆东部地区应是探寻中国具钮镜起源的重要线索地。有柄镜源自西亚北非,西周时传入新疆和河西走廊。功能方面,早期铜镜一直作为梳妆用具,兼作配饰,亦曾是宗教法器和等级地位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正>1978年鲁故城48号墓出土。为西周晚期器物。此鼎通高25.7厘米,口径26.7厘米,腹围89匣米。斜折沿, 双立耳,腹微鼓,圈底三蹄足;上腹部饰一周凸棱,颈饰重环纹,腹饰双层垂鳞纹,两耳外侧饰凹弦纹。鼎腹内壁  相似文献   

7.
1995年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15号墓出土,时代为东汉中晚期。此系该墓男主人外袍面料,为双层两面纹毛织物,它是由红、黄两色经纬同时织出平纹组织的表里,开成重叠的上下两层,两层组织在花纹的边缘处接结换层,形成两面花纹相同但颜色互异的效果。表面以红色为地黄色显花。纹样对称规整,每一区(长80、宽约120厘米)由六组以石榴树为中轴两两盯对的裸体人物、动特(牛、羊)组成,每一组额头案均呈现二方边续的形式,横贯终幅。整体纹样体现出古多种文化互相融合的艺术特征,是一件稀世珍品。新疆营盘墓地出土对人兽树纹@李…  相似文献   

8.
陶片放逐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陶片放逐制的创立、程序及其发展过程作了浅显的分析。本文认为:克里斯蒂尼创立陶片放逐制的目的,是将其作为保护民主制的工具;它的运作程序处处体现出民主精神;在其发展过程中,陶片放逐制发生异化,个人操纵的痕迹越来越明显,制度本身的民主精神遭到践踏,致使雅典人不再使用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9.
苏祇婆与龟兹音乐的东传王嵘苏婆是我国北周时期人,出生于龟兹(今库车)一个音乐世家,其祖辈是龟兹艺坛的琵琶高手。苏婆自幼随父亲学习乐律,精攻琵琶,后来成为一名出色的琵琶演奏家和音乐理论家。公元568年周武帝时,苏婆随突厥皇后阿史那入长安,开始了他传播琵...  相似文献   

10.
八角城     
《中文信息》2008,(5):35
八角城位于夏河县城北35公里,地处甘加草原的河台地上。该城在0.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设城建制,以其城为正南北方位的中轴线来看,已属我国古代社会典型的城市风貌。城墙下层整土层常夹有新石器时代碎陶片,其上层也有唐、宋以来的陶片出现、再加上城外西北高地汉墓群和出土王莽时代货币,  相似文献   

11.
1992年12月至1993年5月,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分两次对位于喀什市北12公里、地处伯什克然木河及浩罕乡亚吾鲁克自然村南面的黄土台地上的一座唐代寺院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陶器、钱币和贝叶经等。其中有一件三耳陶罐,红陶质,颈肩部有三个拱形耳,耳上贴塑胡人头象。陶罐长颈鼓腹,从肩到腹部共有四层模压纹饰带。主纹饰带上有10个用连珠纹构成的圆圈,圈内各模压一个人物,人物造型有两种:一种是男子头像,男子侧脸,头戴宝冠,身穿圆领衫;另一种为一女子整身像,呈侧身跪姿,一手托高足杯,一手执胡瓶。头部有头光,佩戴耳环、项圈和手镯,身上的披帛迎风正舞。两种图案为一组,重复出现,共有五组,每一圆圈之间均用忍冬草纹间隔。  相似文献   

12.
梁实秋先生在《琵琶记的演出》一文中,很风趣地回忆当年他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书时和谢冰心、谢文秋等人一起演出中国传统戏剧《琵琶记》时的一些往事。梁实秋先生写道:“琵琶记有几个人懂得,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剧中原有插曲一阙,有赵五娘抱着琵琶自弹自唱,唱词阙,意思是由演员自己选择。结果是赵五娘用四季相思的小调唱‘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是唐朝的贺知章作的,唱的人赵五娘是东汉人,这是多么显著的时代错误!事后也没有人讲话。”梁先生为人为文皆朴实雅正,自然认为不当犯这“时代错误”。其实这并非赵五娘的扮演者谢文秋女士独犯的错误,高明在《琵琶记》中到处都有这么“显著的时代错误”。试  相似文献   

13.
<正>西周时期器物。该鼎立耳,厚方唇,平沿。口呈长方形,器身略呈斗形,平底,柱足。壁身四面以高扉棱为界,四面纹饰相同,中心位置为素面,上下围绕两组以云雷纹为地的纹饰。上部为两蛇纹相对,中有扉棱,下部为两相对的凤鸟纹。足跟饰牛首纹及两道弦纹。通高19.7厘米,口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利用文献资料,再参之以考古资料,考述了来自于中亚西域的哪乐舞,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再流传到新罗的情况.认为竖箜篌、筚篥、五弦琵琶、义觜笛、齐鼓、担鼓等乐器以及<柘枝舞>、<春莺啭>、<大面>、<倾杯乐>等乐舞,都流传到了新罗,并对新罗乐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又指出这些乐器与乐舞传到朝鲜半岛后,经过了当地人民的改造,与当地文化相融合,有的已发展成为其"乡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师专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起点普遍偏低,教学工作的进展遇到不小的阻力。本文拟从六和弦连接法探讨一下和声课的教学方法。 和声课进行到正三和弦第一转位——六和弦时,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四部和声作业中的问题明显增多,尤其是功能和声所禁用的不良的声部关系——平行及反向八度(一度)、五度的出现几乎难以避免(例一)。  相似文献   

16.
增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把握新疆大学生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尤其是“两课”课堂教育是新疆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我们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实效性的主要着力点;必须充分发挥新疆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略论“”纹源流安旭“”纹是一种古老的装饰文样,在研究、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热潮中,不少人关注过这种纹样,也有不少议论,诸如“”纹是土家族的吉祥纹样,“”纹是中原汉族的传统纹样,“加珞”(十字纹)与“”纹是藏族传统纹样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提出了这一...  相似文献   

18.
痖弦本名王庆麟,笔名有三麟、伯厚等,1932年生,河南省南阳市东庄人。他擅长演剧,在饰演孙中山后,获最佳男演员金鼎奖。1966年,他应美国爱荷华大学教授保罗·安格尔之聘,至“国际创作中心”研究。后又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获硕士学位。他曾担任《创世纪》诗刊主编,台湾“中国青年写作学会”总干事,华欣文化事业中心的总编辑,《中华文艺》总编辑,幼狮文化公司期刊总编辑,现任台湾《联合报》副总编辑和副刊主编。痖弦自1951年发表诗作后,共出版过五本诗集,即《苦苓林的一夜》后易名为《痖弦诗抄》、《深渊》,《深渊》增订本、《…  相似文献   

19.
汉砖(插图一)见“四川汉代画象选集”第九十八图。编者闻宥先生在他的释文里说:“拓片高八·五公分,宽二五·五公分,原砖出成都附郭,象一人控骑而驰,极尽飞扬腾达之意,有一鸟前导,也振翼作疾驰状,其下为钱纹;下为砖的另一端,除三重圆围纹外,尚有(?)二。此即日本人所谓四叶纹的小变,这个花纹在汉代文物中极多见(乐浪王盱墓所出漆奁,泸县所出石棺,其盖上皆作此纹,镜鼻的四周也往往有此纹),其详当另考”。为了叙述的便利,我准备先从下面一个砖纹谈起,这个砖上的(?)纹,闻先生依据日  相似文献   

20.
解淑红 《云梦学刊》2007,28(5):105-106
刘德海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琵琶演奏家、作曲家,他为琵琶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他在琵琶演奏技法、演奏形式及创作思想等方面阐述琵琶艺术中所蕴含的创新理念,为民族乐器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