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eye”隐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常用自己最熟悉的身体部位构成身体隐喻概念,去认知、体验和感受其他领域的隐喻概念。英语"eye"的本义及其直接投射、容器隐喻、情感及通感隐喻、颜色隐喻这几方面揭示了某些概念的形成过程。"eye"的认知发展过程体现出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审美判断的"共通感"问题,涉及的是一个审美对象的客观性与主体审美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问题。如果我们找不到通达各主体之间的公共桥梁,那么,是不可能真正解决审美对象的"客观性"与主体审美的"主观性"这一矛盾的。这就需要尝试引入一个新概念——"精神青春期"。要理解各主体之间审美判断中的"共通感"问题,非"精神青春期"概念莫属;"精神青春期"概念的引入,为我们真正解决审美对象的"客观性"与主体审美的"主观性"这一矛盾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孙兆泽 《晋阳学刊》2008,(2):125-127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水、火是物质运动或存在的基本形式。水、火的关系怎样呢?对“火-气”思想有何影响呢?这些问题,前人都已做了定论。然而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重新审视其中的联系时,也许会发现更深层次所蕴涵的思想。笔者试图通过史料,说明水、火关系的历史演变,以及火在不同学派的表述,从而论证“火”这一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在古代也蕴涵着本原思想。  相似文献   

4.
“君子”与“小人”是先秦诸子笔下频繁使用的一组对举概念。通过对这组概念语义内涵及其所处文本环境的分析,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出,“君子”与“小人”概念在先秦诸子笔下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它既是先秦时代社会文化中流行的一组概念,也是诸子针砭社会、评品人生所共同尊奉的价值圭臬。在这种针砭与评品之中,“君子”与“小人”的概念也被赋予了更多社会文化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水、火是物质运动或存在的基本形式。水、火的关系怎样呢?对"火—气"思想有何影响呢?这些问题,前人都已做了定论。然而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重新审视其中的联系时,也许会发现更深层次所蕴涵的思想。笔者试图通过史料,说明水、火关系的历史演变,以及火在不同学派的表述,从而论证"火"这一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在古代也蕴涵着本原思想。  相似文献   

6.
社会中的"利他"性存在状况,对于该社会的稳定秩序和良性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明确"利他"的概念构成就成为发挥这一作用的前提条件。有关"利他"的概念分析,早在该词语被创造之前,就广泛地存在于传统的哲学思想和宗教教义之中。并且在现代社会科学的"利他"相关研究中,对于"利他"概念的界定更是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介绍与回顾各种"利他"概念的界定,可以尝试性地理清"利他"的传统文化渊源与现代科学概念,界定二者关系所呈现出来的发展脉络,为更全面地理解"利他"这一概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琼州学院学报》2016,(1):89-94
文章分析了现代汉语中动量词与"一"组合后构成的重叠式"一QQ"与"一Q一Q"的异同点。在句法上二者都能充当定语和状语,但"一Q一Q"充当句子状语的能力更强;在语义上二者都能表达"每一"和"多量",但"一QQ"侧重表达"多量"而"一Q一Q"侧重表达"每一";在语用上二者都具有描写性,但"一Q一Q"描绘功能更形象、感情色彩更客观郑重、语体色彩侧重文学书面。认知语法学中的像似原则与心理扫描理论可解释二者异同的成因是心理扫描方式的差异,这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乃至对实词重叠的延伸研究都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立 《江海学刊》2014,(2):189-195
"结构"是"文体"范畴的重要因素,但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其实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批评大多都很重视作品的结构。在谈及作品的结构时,西方的文论家常常使用"organic unity"(有机统一体)这个观念,中国古代的文论家则往往使用"体"这个范畴,并且两者都把作品的结构看成是如同人的身体、生命般的完整存在。可见"体"和"organic unity"在"结构"这一层面上可以沟通。尽管如此,"体"与"organic unity"仍然有着原初的分歧。"organic"经历了从工具、机械到生命、器官的词义演变,并且这整个过程一直都处在科学的、理性的视野之中;而"体"的源与流则始终贯注着盎然的生命力,充盈着"近取诸身"的原始诗性智慧。可见两者又可以相济互补。在这个意义上,"体"的内涵应该进行一次现代性的转换,亦即转向"结构"这一新义,并与西方文论中的"结构"观点以及"organic unity"概念相互赠答。而事实上,"体"的原始意涵本来就有"结构"之义,所以"体"的现代性转换其实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韩合作的韩国认知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韩国经过一番迟疑纠结,不顾美国反对,毅然决定加入亚投行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其认知动因主要是韩国国家利益最优化诉求与"一带一路"的巨大经济吸引力和开放包容性理念正相契合;韩国国内"中国威胁论"的逆向思维与"一带一路"的合作共赢模式正相契合;另外多米诺心理效应也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而这一切与两国高层的引领推动作用以及双方学界媒体的不断沟通交流、协商对话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李先游 《理论界》2010,(5):68-71
不可能的交换是鲍德里亚后期思想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鲍德里亚以此挑战现实原则、真实观念和形而上学思维。鲍德里亚认为,交换是承继价值含义的人类认知和社会交流的基本形式,而不可能的交换则以"无"的不确定性来重构世界存在的要素和背景。由此鲍德里亚构建出荒诞玄学:在"有"的交换背后,我们总是进行与"无"的交换。人类逃离价值终结命运的唯一途径只能是接受"无"的存在,将"无"传递下去。这也就要求我们选择"无中生有",抛弃批评思想,抛弃理论文化,走出批判的阶段而到达思考着我们的客体、思考着我们的世界的彼岸阶段。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与"鱼"有关的词语及表达法比较多,这与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英语与"鱼"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现象明显地体现在丰富多彩的英语鱼名、英国人的姓名、与鱼有关的词语,以及英语中与"鱼"相关的谚语和习语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引入"无讼"这一法律文化概念,可发掘出一类独特的中国现代文学现象——"无讼"。启蒙话语中的"无讼"内涵着三种叙事模式。"无讼"叙事隐含着现代作家对国民性以及传统礼俗文化的双重批判向度。"无讼"叙事与启蒙意识形态支配下创作主体的批判性创作动机有着内在关联。这决定了"无讼"文学文本对"无讼"复杂思想内涵的揭示总体上只具有片面的深刻:侧重表现"无讼"是传统礼俗文化塑造的结果,是国民意识保守的产物,而无意于探索其客观根源、深厚的人性基础和作为一种个人选择的独特个体性。但严肃现实主义的客观写实精神毕竟能够把"无讼"的复杂内涵客观地涵融进去,这就为我们阐释"无讼"文本的客观性和人性内涵留下了批评空间。因此,要深入阐释"无讼"文本,研究者须超越启蒙意识形态的支配,具备符合"无讼"文本本身特点的"法"的批评眼光。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的"散文"术语"所指"是支离与分散的,不同研究者的视阈中其内涵是不同的。中国古代所谓"散文",只是"骈散之散"的语体概念,隶属于"大文章"范畴;而文学性的文体"散文"概念,则是"五四"之后,伴随西方文学理论的引进而被引入中国的;接受了西方文学理论的学者,在对中国古代书面语言进行梳理时,并未还原到古代书面语言的历史场域,而是对西方文学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挪用"与"横移",造成"大散文"全面覆盖"大文章"的格局。古今"散文"术语"所指"亟待厘清。  相似文献   

14.
胡健生 《东岳论丛》2008,29(3):100-104
"发现"与"突转"乃源自西方戏剧美学范畴的两个概念术语,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总结概括出的古希腊戏剧家安排情节与结构布局的两种重要技巧、手法。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尽管缺乏这两个专门术语,然而元杂剧的成功创作实践表明,"发现"与"突转"同样存在于中国古典戏曲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5.
陈超 《学术论坛》2012,35(4):80-85
近三十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文学对城乡景观和社会文化的演绎始终存在着两条交互发展的路径,表现出城市化/反城市化、现代性/反现代性的互动对话和双重姿态,并由此催生出一种对现代生活秩序不断消解与重构的话语张力。纵观这一过程,文学在生存的当下性、文化想象性和社会发展要求等多重挤压下所开启的"城市化"批判,既是对"城市化"的历史性祛魅和认知重构,又体现出了社会实践与文学叙事间的必要互动和平衡。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中国"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个重要政治概念,其提出本身有着学术上的基础和脉络。通过对一元普适主义的西方法治观的反思和批判,法治中国话语的兴起,就构成了"法治中国"概念的思想基础和学理脉络。其中,邓正来的"理想图景论"与其他法治中国话语的重大区别,就在于它在反对一元普适法治观的同时,主张一个实质法治的概念,代表了中国法治话语的一种实质转向。其主张的实质性"法治中国"概念,又跨越了实质法治概念可能面临的两大陷阱,得以避免实质法治概念存在的"反法治"悖论,即通过方法论个人主义路径,拒斥提供一种同质化与整全性的实质法治理论;通过主张一种对话的普遍主义,从而超越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对立,避免由于否定法治的规范性内涵而成为一种特殊主义的法治观。  相似文献   

17.
刘志伟 《中州学刊》2012,(2):184-188
"英雄"概念中西不同、古今有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两大核心概念,"英雄"与"圣贤"概念也有质的不同。中国古典"英雄"概念的生成实际经历了较长历史时期。先秦时期"英"、"雄"虽被作为两个单音节词分别使用,但在时代政治文化的发展和以"圣贤"为核心概念的人物品格褒词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中,蕴含了"英雄"概念生成的历史必然性。经历两汉"英雄"新词的出现及初始使用,汉末三国时代"英雄"一词被广泛使用。以关注拨乱反正"英雄"和创业君臣"英雄"为两大焦点,"英雄"被用来代表一种时代理想人格形象,是整个社会层面普遍持续关注、反思的热点话题,刘邵也对"英雄"概念予以明确界定,中国古典"英雄"概念遂告生成。  相似文献   

18.
声音是作者运用概念化的语言手段传达非概念意义的情感认知方式。语篇构建过程是一个高级的认知过程,视点作为认知处理的基本要素,不仅影响语篇的表层结构的组织,又制约语篇深层结构。声音是视点认知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了作者视点的选择和安排。因此从视点视角解读语篇声音,可以从语篇表层到语篇深层结构全方位地阐释语篇"声音"的生成过程以及产生的感知效果,同时也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语篇主题。  相似文献   

19.
程碧英 《天府新论》2006,(5):111-113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政治伦理概念,在<论语>中得到了广泛的论及."中"、"和"这两种政治伦理品格的实现是与多种其他政治伦理品格的完善相辅相成的.<论语>"中"、"和"观是孔子之时社会形态的映照,是和孔子一生的理想分不开的.它既是实践孔子所倡导的社会政治生活制度的方式,又是孔子对理想的政治伦理状态追求的体认,也是孔子对前人"中"、"和"以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文化功能的继承与阐释."中"、"和"观对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Lord Jim"是康拉德小说《吉姆爷》中主人公的命名,也是小说的命名,在"Lord Jim"这一显在的语言横组合背后,有着丰富的隐喻意义。其中,"Lord"隐喻了帕渡森世界对小说主人公的认知,即赋予小说主人公一种神性的光环,这是一种文化误读,是当地人以自己世界的眼光解读来自他者世界的吉姆的结果。而"Jim"则隐喻了白人世界对小说主人公的认知,即只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白人水手。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对吉姆名号解释的差异造成的矛盾和张力以及吉姆自我意象的膨胀,使其最终走向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