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货币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以贝壳、贵金属、纸币作为通货的不同阶段。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用制度的不断完善,货币形式正从有形向无形转变,电子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将对社会经济尤其是对从事货币资金经营的金融业产生重大、深远的历史影响。一、电子货币发展的现状电子货币是以计算机通信、金融与商业专用电脑等现代化科技为基础,通过电子信息转账形式实现的一种货币流通方式。多年以前,未来学学者就曾预言未来社会必然是一个无现金的社会,随着70年代智能卡的问世,这…  相似文献   

2.
电子货币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及金融政策的操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货币的不断发展,必将会使已有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秩序产生结构性变化。从货币供给角度分析,电子货币的普及会对信用创造过程产生影响,使得信用乘数上升。从货币需求角度分析,可以得出电子货币的普及产生了减少货币需求的效果的结论。相应地,中央银行金融政策操作目标及其操作就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货币的发展历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征。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先后演进出商品经济、信用经济、虚拟经济;与此相适应,货币也经历了三次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变革:金属货币、不兑现纸币、电子货币。值得关注的是,经济演化与货币变革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货币变革是经济演化的产物,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形态的升级与兴盛又得益于货币体制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李泉 《兰州学刊》2014,(2):124-129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传递媒介的电子货币不仅对传统的货币理论形成了严峻的挑战,而且使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以及在把控政策效果上更加复杂困难.围绕电子货币理论及其对传统货币乘数在现金漏损率(k)、准备金率(r)和定期存款率(t)等的影响,基于中国1993-2011年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电子货币的发展在增强 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的同时,对货币乘数具有放大效应,这降低了货币政策的可控性和有效性,增加了新的金融风险.为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中促进金融现代化,中央银行就必须主动调整传统的政策手段,积极防范电子货币给现行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和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5.
中国早熟的纸币制度是惟一有别于希腊贵金属铸币惯例的重大例外;美洲金银流入中国之所以没有引致价格革命,则根源于内生货币供给机制与特定储蓄偏好的交互影响;晚明以来的(白银)货币需求异象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咎于当时货币结构的变化以及财政税收制度的变革;而就其内质而言,一度被国人引为自豪的纸币制度其实是货币制度内生转型受挫以及外生货币革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元代纸币管理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的纸币本位制在中国乃至世界货币史上影响深远。元朝时期,在纸币管理上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留下了很多关于纸币管理的宝贵思想财富。其中,对准备金、纸币发行量、旧钞、昏钞、伪钞等的管理思想,大致可以反映元代纸币管理思想的发展面貌,从中可以探寻在纸币管理中的得与失,以供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7.
法律意义上的货币,必然是法偿货币。法偿货币必须是法定货币;法偿货币不但具有广泛流通效力,而且还具有绝对债务偿付效力。由于电子货币不是法定货币,不具有广泛流通效力,也不具有必须强制接受的绝对债务偿付效力。所以,电子货币并非法律意义上的货币。各国调整法偿货币的货币金融法,并不适合用于调整电子货币法律关系。对于电子货币的法律规制,国家应制订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立法予以规范和调整。  相似文献   

8.
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央银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基础货币,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电子货币、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肯定会越来越难。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需求的上涨,但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小于对投资的刺激作用。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有比较强的投资效应,而消费效应却比较弱。  相似文献   

9.
梁歌春 《理论界》2004,(5):238-240
现代金融创新,尤其是电子货币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货币概念.货币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进入电子货币时代后,中央银行的货币垄断发行权将受到挑战,货币的发行将趋于分散化.  相似文献   

10.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货币的出现不仅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意义重大 ,而且极大地影响到了现有的中央银行的地位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本文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两方面建立数学模型 ,深刻地剖析了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为了促进电子货币的健康发展 ,防范和消除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指出了中央银行在全新的货币政策环境中 ,通过监管尽快建立新的良好有效的货币政策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金融业早就滋生并发育于这个国家的土地上,有着丰厚的货币文化沉积层。从货币来说,早在夏、商以前就已出现珠玉、黄金、白银等货币,所谓“夏、商以前,币为三品”,“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白银为下币”就是指的这件事情。到了唐代,出现了纸币雏形的“飞钱”;宋代时纸币正式开始在市面行使,如会子、交子等;到元明时流通“元钞”、“宝钞”,“钞”的观念已逐渐为世人所接受。从金融机构来看,随着封建社会中商品市场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早在盛唐之前已产生货库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货币,有钱币、纸币、金、银等,谷、帛在一定时期也起过货币的作用。中国古代的货币管理,基本上只是对钱币和国家纸币进行管理,对贵金属货币则很少具有货币管理意义上的管理措施。货币管理思想中,属于货币管理指导思想的可以归纳为四条:1.由国家垄断铸币权和纸币发行权;2.保持币值的稳定;3.以货币为调节物价的杠杆;4.获取财政利益。这四条是就总体而言的,不一定每一时期都具备这些指导思想。第2、3条包含有理想的成份,第3条  相似文献   

13.
曾庆鹏 《学术研究》2013,(7):87-93,16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作为信用货币的国家。从铸币税的意义上看,中国的信用货币可以最早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的"白鹿皮币",而铸币税的垄断权是明朝之前各朝代中国信用货币兴与衰的一条主线。铸币税垄断与统治者好大喜功的政治抱负,或边患连绵或穷兵黩武的军事需要相联系,形成中国独特的信用货币文化。  相似文献   

14.
前几年,理论界对当今纸币是否代表黄金问题,作过深入的探讨和有益的争论。笔者赞同当代纸币脱离黄金的观点,但还认为:这个问题与马克思货币理论体系遇到的挑战和发展问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联系。如果当今纸币脱离了黄金,那么有关货币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必然发生相应变化,马克思在以“金货币”为研究对象得出的货币定义、职能、规律等基本理论就不可能一成不变照样适用。因此发展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已成为当今理论界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中文简要回顾了信用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信用卡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实施“金卡工程”的过程中,必须抓好联合经营,大力发展通讯和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规章,完善信用卡服务功能,努力推行IC卡,加强信用卡知识的普及宣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金卡工程”的战略目标,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开创电子货币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货币供给的不同机制及其对货币供应量的不同约束按照最一般的理解,通货膨胀产生于纸币的过度发行,并取决于一定的政府行为,因而是与开动印钞机的机械行为联在一起的。然而,在中央银行制度下,这种联系变得愈来愈模糊,一定量的货币供给首先与特定的货币供给机制相联系而不直接表现为政府向流通界注入钞票。事实上,任何一种形式的货币供给都根源于其特定的货币供给机制。在货币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货币供给方式及其货币扩张的途径是各不相同的,从而构成了不同阶段货币流通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7.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各国发行的纸币都已经与黄金脱钩。特别是《牙买加协定》取消黄金条款以后,纸币与黄金之间的最后一条法定联系也被切断了。黄金已经不再直接作为货币在流通,纸币也确实在世界市场上履行货币的职能,这都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值得争议的是:  相似文献   

18.
货币是经济流通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媒介。人类自从走过了以物易物的简单交换之后,就出现了货币。货币的形式也从贝币、刀币、铜币,发展到以后的金、银,到宋朝又出现了被称为“交子”的纸币。自明朝中叶的嘉靖年间到1933年为止,基本上是银两、银元、纸币和制钱四种货币同时流通的复合本位币制。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电子货币的样态,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求,还受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的规制。本文仅从B2C、C2C对资金流的需求为视角,分析目前电子货币样态在网络交易中的优劣和未来的发展,为电子商务资金流的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景玉  唐平 《学术论坛》2008,31(4):65-69
随着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网络金融以其独有的特征对传统金融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基于网络金融下的电子货币,对传统金融理论中的货币基本内涵、货币职能、货币供给理论、货币需求理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职能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表明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理论进行了拓展与延伸,并指出在金融理论研究和教学时,应当注意在传统金融与网络金融交融阶段对基本理论的延种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