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川剧保护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川剧的地方性决定四川地方政府对川剧保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川剧的发展需要贴近群众生活,依靠知识阶层与川剧表演艺术家的共同努力,还要吸纳不同艺术的表现手法和长处。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是四川地区戏剧生态变化的关键转折点。受“文艺救国”历史洪流的推动以及话剧强势介入的影响,川剧改良成为各界共识,特别是川剧界的迫切目标和必然选择。诸多川剧工作者在编演过程中积极进行探索与实践,在川剧改良道路上贡献了可贵的力量,在与话剧工作者关于形式改良的理论分歧中也更加意识到川剧本体的独特价值,在扬弃中推动了川剧现代化进程。但川剧改良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诸多时装新戏较为粗糙,缺乏一定的艺术性,也未取得满意的市场反响。同时,川剧演出呈现一定低俗化商业化的趋势,未能获得知识阶层的广泛认同。究其原因,不仅受限于川剧的现代化改造理论困境,也深受市场环境影响,捐税繁多、民国政府管理加码等压力传导至演出环节,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川剧是富于人生韵味且长于生活化叙事的艺术,对生命意识的凝心观照和对生活意蕴的执着发掘,使川剧既有乐观达放的气质,也有入世用世的精神,还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作为地方剧种大家庭的成员,作为东方戏曲母体下的分支,川剧在博大的中华文明沃土上生根发芽又在独特的巴山蜀水气候中开花结果,其厚重又鲜活的文化底蕴以及灵动又别致的叙事话语由此铸就.  相似文献   

4.
川剧喜剧,花繁色丽,深为广大群众,特别为西南人民群众所激赏。它不仅有如其它地方戏曲剧种的喜剧一样,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同时更有非常鲜明的地方色彩,带有巴山蜀水的泥土芬芳。因此,川剧喜剧这朵鲜花,在我国戏曲的百花园里,是特别娇艳,格外夺目的。对川剧喜剧作一番研究,探讨其特点与创作规律,既能为整理改编传  相似文献   

5.
川剧是我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艺术积累最为丰富的地方剧种。川剧在三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和优秀的剧目。新中国的建立,使川剧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艺术人才培养、剧目舞台演出方式、剧团体制及生存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创造了川剧发展史上的新高峰。然而长期以来,研究者虽然对一些老的川剧表演艺术家的表演艺术经验作了一些总结,但对川剧表演艺术家们艺术人生的总结却不够重视或者关注不够。许多川剧老艺术家的“看家法宝”、演出经验与人生体验没有来得及总结,便匆匆离开了我们。如川剧表演老艺术家阳友鹤、晓舫、竞华、周企何等相继谢世。抢救他们丰富的人生感悟和表演绝技已刻不容缓。以成都大学与成都市川剧院联合组成的成都市文化事业建设项目《J11剧老艺术家口述史(成都卷)》课题,即对成都市川剧院已经退休的三十余位老川剧艺术家采用现场采访、口述、笔录、录音、录像等方式,将他们的表演经验,曲目改进的设想,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川剧未来发展与对后生培育的希望,用“实录”的方式保存下来,以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课题的最终完成将形成一本专著和十余张DVD光盘:《川剧老艺术家口述史(成都卷)》。为振兴川剧、繁荣四川文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视野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发表该口述史中的部分老艺术家访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王定欧,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长期在四川省戏曲所、四川省川剧学校、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等单位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任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戏剧》杂志社主编、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会长。  相似文献   

7.
左清飞,女,川剧旦角,国家一级演员,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她师承广泛,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表演上善于运用传统程式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腻含蓄,洋溢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8.
廖忠荣,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研究会会员,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音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从事川剧事业五十年,师从资阳河派著名琴师杨尊武。毕业后入自贡市川剧团任琴师和演奏员,并开始自学作曲。任乐队队长直至团长。为六十余出川剧作曲,享誉川剧界。  相似文献   

9.
<正>成都大学万平先生主持的持续近10年之久的长达七十余万字的《川剧老艺术家口述史》(《四川卷》、《四川卷续》)的出版,填补了川剧史学研究的一项空白。这项持久的川剧口述史研究项目,本身就是一项必然会载入川剧史册的重要工程,它较之以往出版的川剧历史著述,《川剧老艺术家口述史》(四川卷、四川卷续)有以下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0.
作为僻处川南自贡的一个小编剧,魏明伦短短几年中以“连中三元”的辉煌成就就令人瞩目。本文从巴蜀戏剧艺术的涵蕴、川剧艺术脐带的营养、时潮激荡的外部动固、个人的不懈追求等四个方面,去揭示魏明伦成功的谜底。文章认为,巴蜀历史文化和区域人文精神,川剧艺术氛围和个人主观努力,时代思潮激荡影响等,都是造就魏明伦作为一代戏剧艺术大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夏桂廉  胡晓军 《社区》2008,(32):34-35
已被我国有关部门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阳腔形成于明代,在江西、安徽一些地区流传已久。青阳腔是徽剧的前身,徽剧是京剧的前身,其后滋养了第三代地方大戏黄梅戏。据有关专家介绍,包括赣剧、湘剧、川剧等戏曲剧种,都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青阳腔唱腔,借鉴其唱法,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青阳腔被誉称京剧“鼻祖”,戏曲的“活化石”。在今年2月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名单中,  相似文献   

12.
刘兴明,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从事川剧剧本创作、川剧研究五十余年,改编和发表的戏剧作品与研究、评论文章计百余万字。其中不少作品多次获得省市级文艺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相似文献   

13.
陈国礼,川剧艺术家,国家一级导演,具有丰富的编、导、演经验。多部作品荣获省部级奖。作为四川省川剧学校的老师、管理者,多年来为川剧艺术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4.
阳荣华,川剧变脸第一人,川剧脸谱艺术家。主攻川剧武生、老生,具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主要代表剧目:《战袁林》、《战汉水》、《八仙过海》、《双八郎》等。采访中阳荣华老师介绍了自己的从艺经历、艺术成就及对川剧振兴传承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承人创新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剧是巴渝地区移民文化激烈碰撞后形成的文化瑰宝,分为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戏等几个类型,川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人以超人的才智承载着川剧技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化生态迅速变迁,川剧要生存、发展必须创新。文章从重庆川剧编剧、音乐、演员、导演的改变,探究川剧传承人的创新。川剧编剧隆学义、魏明伦、罗怀臻等着力于开创新的主题、新的表现手法以适应现代背景下观众不断变化的审美诉求,演员沈铁梅、孙勇波、黄荣华、谭继琼等则大胆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与西洋音乐激烈碰撞,产生了新的声腔及音乐形式,在川剧濒危时刻重燃了生命之光。  相似文献   

16.
王诚德,戏剧理论家,编审。1947年毕业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理论编剧专业。曾任《川剧艺术》杂志执行副主编,《中国戏曲志·四川卷》副主编,中国戏曲学会理事,四川省剧协理事兼评论委员会主任,四川省社科联理事,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编审,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会长。其川剧理论研究受到理论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弋阳腔是明代戏曲中的四大声腔之一,形成于江西东部一带。其特点表现为:保留了徒歌与帮腔,出现了滚调,曲牌联套具有民间音乐的灵活性和随意性。明代以来,弋阳腔流传到全国许多地方,并与当地的方言土语、民间腔调相结合,形成了川剧、湘剧、赣剧、婺剧、潮剧,安徽的四平腔、福建的闽剧、江苏的淮剧等许多新的地方剧种。  相似文献   

18.
唐思敏,1938年生,原成都市川剧艺术研究所研究室主任。1962年四川大学毕业后即进入到成都川剧院工作,从事川剧评论五十余年,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戏剧》、《戏曲研究》、《戏曲艺术》、《文艺报》等刊物发表川剧评论、川剧论文数百篇,共计百万字。其评论、论文多次获得全国、省、市不同奖项,显示了他对川剧浓厚的感情与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邱永和,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理事.从事川剧艺术教学和创腔、作曲五十余年.善于处理传统与创新、戏与曲等关系.1973年进入四川音乐学院进修.发表多篇川剧音乐创作与研究的论文.  相似文献   

20.
晚清羌族诗人董湘琴《松游小唱》的"小唱"唱词艺术,深刻反映了川西地方川剧对改造古典诗歌艺术的影响。本文从文本出发,分析了《松游小唱》在内容题材、艺术手法、雅俗结合、生活意蕴等方面和川剧的共鸣之处,说明了传统戏剧有着对古典诗歌改造的功能,而且不仅是戏曲对古诗的改造,同时这部长诗也是将民间小唱艺术和古典诗歌相结合的重要尝试。诗人的这一次尝试,说明了在晚清社会将变的现实面前,诗变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