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的渊源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后现代主义诗歌不是一个具有确切内涵和统一标准的概念 ,但后现代主义诗歌仍具有某些共同的精神特征和创作特色。我们首先应该在与现代主义诗歌的比较中来理解和把握后现代主义诗歌。庞德与威廉斯是跨越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个时代的诗人 ,通过他们的思想和创作 ,我们可以理解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诗歌。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基本特征是 :意义悬置、平面化与零散化、拼贴与反讽性复制、即兴式写作与表演式创作、语言游戏与语言实验、东方化情结等  相似文献   

2.
菲利普·拉金与后现代主义有诸多会通之处。拉金诗歌中对深度模式和意义的消解及消解之后诗歌所呈现的平面化、零散化和非逻辑化与后现代主义消除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努力殊途同归;拉金对多元的内在追求使他的诗歌中的语言游戏与试验又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通过后现代主义来理解拉金或通过拉金来思考后现代主义,我们不但可以丰富对拉金创作思想和其诗作在当代价值的认识,而且也可以深化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3.
近二三十年的英国诗歌被描述为“后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冲突”之中,但是,这种描述在解释本土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与外来的后现代主义的活力时不免存在简单化的危险。后现代主义与本土的成规并非相互抵触。而是相得益彰,充满了活力和想象力,具有了关注社会现实和民族身份以及在形式上进行后现代实验的特点。妇女诗歌和黑人诗歌也为英国诗歌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试析《在路上》中的文化情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凯鲁亚克和他的《在路上》以及整个“垮掉的一代”是现代主义文化在美国发展的阶段性表征,它们参与了美国现代文化的继续建构与传播,同时又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前驱。  相似文献   

5.
约翰·阿什贝利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诗人,其诗歌作品在美国文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影响。不少的学者和批评家通过对其作品深入的研读和评论,认为他在诗歌创作中新颖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意义内涵,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发挥着强烈的时代先锋作用。本文从创作来源、创作理念和主要特征来探讨他的诗歌作品在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中发挥的先锋性。  相似文献   

6.
岑参是唐代流寓四川的重要诗人。他在川五秋,创作了六十余首诗歌,这些诗歌除继承了他早年题材以写景为主,风格以“造奇”为主外,还表现出浓郁的思乡情怀与对佛老法门的向往和皈依。其特色的形成与诗人的晚年心态、蜀地时局动乱、早年礼佛的思想回归等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对多丽丝·莱辛的《青草在歌唱》中的后现代主义策略进行解读,分析莱辛打破传统的逻各斯二元对立模式,解构以男性和宗主国为话语权的思想价值体系,重新架构起女性和黑人等少数话语者的自我本位意识的意图。  相似文献   

8.
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后现代主义成为中国学界的显学,对先锋文学的影响十分深远,可是,在第三代诗人的诗论文章以及众多中国当代诗史的学术论著,如洪子诚、刘登翰合著的《中国当代诗歌史》以及程光炜的《中国当代新诗史》等书之中,后现代主义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或讨论,形同隐匿。对于当代诗史发展的分期问题,这些著作往往舍弃后现代主义,改以诗歌群落和思潮流派的兴替,作为先锋诗歌的主要分期依据,刻意忽视第三代诗歌所蕴含的后现代特质。事实上,对于中国当代诗史的"后现代时期",依旧存在相当可观的诠释空间。  相似文献   

9.
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后现代主义诗歌观念在中国当代诗歌领域经历了从"后现代主义"到向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回归的富有戏剧性的演绎过程.它的引入与流行,不是对于西方思潮的简单移植与原样展开,而是根植于充分的本土经验的依据和现实语境的确定指向,它已经成为当代诗歌观念史的一部分.而它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从"后现代"到"古典"的戏剧性演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立体化的思想空间,在彰显历史的丰富性的同时,直到今天也仍然具有激发思想灵感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诗歌思想与诗歌张力方面比较了朦胧派诗人舒婷、美国后现代主义诗人E.E.肯明斯诗歌创作的相似点。两位诗人引 领时代潮流,肩负时代重任,圆满展现了诗歌的独特价值,完成了诗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在诗学阐释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在历代特别是宋代诗歌注释重视诗学研究的学术背景下,以任渊《山谷内集诗注》为参照,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认为:史容《山谷外集诗注》总结了黄庭坚诗的重要用典技巧,并以"心解"的方法阐释言外之意,从而高度评价了《山谷外集》的整体价值;总结了黄庭坚诗高古、含蓄委婉的艺术风格,讨论了"换骨"说这一重要的诗歌创作理论;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对黄庭坚诗歌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洪堡特的语言观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诗歌翻译也有重要的启示。语言既同一又有差异的观点揭示了诗歌的可译性;语言具有创造性说明诗歌翻译是译者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语言的相关性理论说明诗歌翻译是一种复杂的活动,需要译者深入了解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3.
《竹林中》的后现代主义阐释不但是一个假设与尝试,而且也试图证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态势和艺术手法在后现代之前的极具创造性和叛逆性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竹林中》的后现代主义显征主要表现为:去中心化、表征危机或语言游戏、情节的不确定性、形象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诗歌的艺术符号。它首先通过语词的"裂变"带来一个诗意的审美空间,再指引读者在感受语言之美的同时,体会到更多层面更蕴藉丰富的超语言之美。然而,语言始终是走进诗歌的唯一途径。本文以诗歌语言为基点,从诗写作和诗阅读两个方面,展开对诗歌语言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宋琬是清初诗坛上的重要诗人,创作颇丰,尤以诗胜,诗学思想亦独具一格。本文结合宋琬复杂的人生经历,来分析他对儒家传统诗学、唐宋诗之争的态度及其诗歌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诗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其一是关于诗体的理论,其二是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论。前者阐释了自由诗与格律诗、歌谣与朗诵诗、短诗与长诗等问题,后者论述了新诗要反映现实人生,要表现情感、感觉、哲理,要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等问题。在具体阐释这些问题时,较好地结合了历史和时代的特点,具有“集成”性和辩证性。它对新诗及现代诗论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柯勒律治作为第一代浪漫主义者的杰出代表,既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又是一位天才的文论大家,在其流传于世的唯一一部长篇叙事诗《古舟子咏》中很好地彰显了他这一双重身份.文章拟以《古舟子咏》1817年版为对象深入探讨此诗是如何将诗人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完美结合起来以展现诗歌创作基本原则的,并由此重读《古舟子咏》及柯勒律治之为天才诗人文论家的独特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在宋代诗学批评中,“鬼诗”“鬼语”成为常用术语。诗歌内容摹写幽冥世界、诗风凄艳幽冷且空幻飘逸、情感基调以悲为美是宋代文人对“鬼诗”基本内涵的确认。以“鬼”论诗强调诗境的清迈出尘、诗人的妙手灵心,多为正面评价。以“鬼”论诗的流行受宋代谈鬼的社会风尚及传统诗学神秘化思维的影响较大,也与宋人对李贺的阐释和接受有关。  相似文献   

19.
在宋代诗歌批评史上,北宋诗歌评论家张表臣的诗学观占有一席之地。《珊瑚钩诗话》是张表臣的代表作,他结合多位诗人的诗歌作品和事迹,论述了其基本诗学观。在《珊瑚钩诗话》中,张表臣就“诗能穷人”提出异议,认为诗人创作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外在的“穷”或“达”的境遇,而在于诗人内在的创作天赋,即“能诗与不能诗”;张表臣提出,创作应祖述前人,但又必须创新,而创新的首要问题在于立意,次则须炼句、炼字;张表臣强调,诗歌的风格追求应以含蓄天成、平夷恬淡为上,反对支离破碎、怪险蹶趋。在《珊瑚钩诗话》中,张表臣还对一些文体、作家、作品作了具体的分析,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歌中,人称指示词常常被隐匿省略;而英语诗歌中,人称指示词往往不可或缺。因此,英译中国古典诗歌时,译者往往需要补译人称指示词,从而使译文指称明确,再现原诗的主旨和意境。补译人称指示词时,译者既应考虑原诗的创作背景、情景语境和文化内涵,也应考虑译诗的情趣与意境,从而正确地补译人称,达到再现、重构原诗的主旨与意境的目的;有时,译者也可以用恰当的人称指示词来隐替原诗中反复出现、或者不太重要的人名地名、历史典故或者含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从而使译诗文字简洁、意义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