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往对大学生基督徒的研究多关注于其背后的社会结构动因,缺乏对农村大学生基督徒的专门研究,也缺少对皈依历程中内在心理机制的探索。通过对农村大学生为主体的"约瑟"团契和"天使"教会进行的参与观察和后续访谈发现,"祷告"仪式对信仰的发生及维系起着关键作用。皈依即是人格结构中的"超我"逐步转变为上帝的过程。同时,基督教信仰中的平等、关爱等理念对农村大学生有着格外的吸引力,帮助他们在大学场域之外融入有相似经济社会地位的同辈群体,免于由于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匮乏而面临的社会排斥。通过教会,他们融入了一种联合生活,获得了归属感、秩序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大多与在校大学生年龄相仿,学习与生活场域接近,被誉为大学生身心成长与政治成熟的"第一导师"。辅导员的媒介素养将直接对大学生产生影响。辅导员的媒介使用习惯符合青年学生的新媒介使用特点,具有较强的贴近性和互动性。辅导员应当利用这种优势,提升媒介素养,如加强关注信息专注力、提升信息识别力,提高媒介参与力和提升舆论引导力,在舆论引导、网络思政等方面发挥"人生导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提起传销,人们都谈虎色变.虽然国家三令五申、高压打击、全面禁止,但传销的形式与手段却逐步衍生、变异,更加隐蔽,更具欺骗性.近年来,一种打着国家旗号招摇撞骗的变相传销"自愿连锁经营业"迅速在全国蔓延,危害巨大.笔者结合自身经历,总结了"自愿连锁经营业"的特征和打击传销活动存在的现实困境,对如何有效打击传销活动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上海和台湾地区在校大学生对象的调查数据,从"家庭资本"和"个人资本"两个维度探讨了现实资本与大学生期望薪资的关系以及不同资本因素对不同社会背景大学生期望薪资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家庭资本和个人资本共同对大学生期望薪资产生影响,但在沪台两地呈现影响因素差异和作用方向差异;个人人力资本对台湾地区大学生期望薪资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家庭资本对上海大学生期望薪资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心理文化学的"伦人"认为中国人是以"我"为中心构建亲疏不同的圈子,不同圈子行事规矩也不同。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信息行为的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在利用图书馆纸质资源时,和馆员越亲,在图书馆越能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行为上也能做到彬彬有礼,反之则不然。喜欢电子资源、喜欢上网是当代大学生信息行为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对在校大学生来说,仅仅凭借毕业证和学位证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竞争形势的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为了在就业竞争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于是选择考取各式各样的证书,这种"考证热"现象目前已经受到了全社会及各大高校的高度关注。依据以往众多学者对"考证热"问题的研究,本次通过对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的学生也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成功收回190份,其中186份是有效问卷。经过对本次调查结果的剖析,本文对大学生考证的现实状况、成因及影响有了一个根本认识,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及建议,以便更好地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对待考证,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7.
称呼语"亲"在交际过程中发生了语义泛化,这一现象在年轻人中特别明显。本文以杭州市在校大学生为例,结合社会语言学关于言语社区的理论,对这一称呼语做了调查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8.
当前"95后"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力军,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后备力量。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高校在校"95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实证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影响因素,尝试提出提升其认同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传统,还是非传统?——对116名同居大学生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同居现象呈逐步上升趋势,这引起了学校、社会、家庭、个人等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对在校大学生同居生活的网络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大学生同居这种"非传统"生活方式与"传统"家庭观念与家庭模式之间的联系,以期达到对大学生同居生活较为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并就大学生同居的社会控制机制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是向世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形象的一个契机,世博会中广大志愿者的辛劳与付出为这样的展示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以"小白菜"、"蓝精灵"为代表的大学生志愿者更是广泛分布于园区内外为游客排忧解难,他们将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又一次推向了高潮。志愿动机是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反映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参与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动机的实证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类型,从而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以期为更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