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激进学者进一步扩展了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处于福特主义阶段。以流水线作业、劳资集体谈判为特征的福特主义大规模生产存在着内在缺陷,这种内在缺陷导致的福特主义危机使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向后福特主义转变。后福特主义劳动过程使资本主义社会中劳资之间、资本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兴起于 2 0世纪 6 0年代末至 70年代初的新保守主义近几年已成为美国社会的主导思潮。作为共和党的保守主义者 ,布什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在新保守主义影响下的外交举动 ,以一种傲慢的美国主义界定美国的世界地位、外交政策的道义目标和与其它大国的关系 ,片面地强调意识形态和战略优势对维持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的作用。在当前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 ,国家间经济合作与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国际背景下 ,新保守派在理论上的这种缺陷 ,将从根本上限制其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引起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破产,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滞胀并存”危机的出现又结束了凯恩斯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新古典化趋势,尤其理性预期学派几乎全面复兴了新古典经济学。但是,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各种痼疾,主流经济学的这一新古典化趋势,同样提不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效药方,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凯恩斯主义。  相似文献   

4.
新保守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潮。它的兴起有重要的社会背景,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滞胀危机,各种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人心思变的产物。新保守主义的内容繁多,其宗旨是为医治资本主义弊端提供良方。新保守主义否认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危机,通过肯定资本主义固有价值来焕发其生命力,它对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引起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破产,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滞胀并存”危机的出现又结束了凯恩斯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新古典化趋势,尤其理性预期学派几乎全面复兴了新古典经济学。但是,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各种痼疾,主流经济学的这一新古典化趋势,同样提不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效药方,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凯恩斯主义。  相似文献   

6.
从全球化与 2 0世纪 3 0年代大危机的关系中 ,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造成的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中断 ,战前资本主义自由贸易体系的破坏和金本位制的削弱 ,构成了 3 0年代大危机症结之一 ;大危机是全球化时代的一场“私人垄断经济体系的危机” ,是 2 0年代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的结果 ;全球化造成的欧美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对滞后的矛盾、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的不平衡 ,对 3 0年代大危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20世纪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功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 ,2 0世纪以来发生了两次深刻的变革。 2 0世纪 30年代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的改革之路 ,开始了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第一次转型。二战后西方各国纷纷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确立了政府干预的自由主义的现代化道路。2 0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撒切尔主义”、“里根革命” ,标志着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升为主流经济政策取向。英美新保守主义政府上台之后 ,以哈耶克、弗里德曼的学说取代了凯恩斯主义 ,推动了欧美国家反滞胀的改革 ,引发了西方世界 2 0余年历久不衰的“新自由主义”浪潮。新自由主义中确有一些反映市场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内容 ,它的一些政策主张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从本质上看 ,它是代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根本利益的意识形态 ,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 ;其基本功能是调节西方社会政治观念 ,维护西方社会政治制度 ,欺骗和控制发展中国家。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蔓延 ,是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扩张的理论表现 ,同时又是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走向国际垄断阶段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全球化运动风起云涌, 反全球化呼声越来越高。当代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在向全球扩张的同时, 也将资本主义的种种矛盾和弊端扩散到了全世界。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则进一步暴露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危机, 表明资本主义与全球化进程的矛盾性和根本对立性。反全球化运动的迅猛发展, 也为社会主义运动创造了一些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普京新保守主义"日益成为与俄罗斯命运攸关的关键词。在俄罗斯新保守主义复兴与发展的潮流中,在衰败的俄罗斯成长为崛起的俄罗斯的道路上,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普京新保守主义。普京新保守主义实质上是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强国理念,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政治上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主义;经济上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和灵活的、目的明确的保护主义;社会文化上实行反西方主义和恢复传统主义。普京新保守主义的战略目标是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建立一个以俄罗斯为核心的欧亚联盟,谋求与西方世界平等对话,成为未来多极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但是,2014年以来不断升级的乌克兰危机和美欧对俄罗斯的联合制裁表明,俄罗斯陷入冷战后最激烈的地缘政治冲突,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普京新保守主义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学”成为了中国新保守主义的一种话语资源。一些学者使用“后学”的话语理论,提出“中华性”的建设方案,对新启蒙主义的现代性立场进行解构,以本土文化的重建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后学”的新保守主义文化姿态以及自身存在的悖论,引发了新启蒙主义者的强烈不满,导致了“后学”与新启蒙主义的话语对抗。“后学”与新启蒙主义是新时期知识分子面对现代化、西化与民族化的错综问题,所做出的两种重要的回应姿态。在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建立中华的文化形象,有效推进现代化的文化进程,以化解内外的文化、精神困境,是“后学”批评家和新启蒙主义者必须共同谋划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0世纪 90年代在西方国家鹊起的“第三条道路” ,是当代西方最时髦的“政治标签” ,是西方政治家和资产阶级学者新的理论、政策的集合 ,是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对资本主义新走向的最具代表性的探索 ,是当代资本主义令人瞩目的新变化。为把握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 ,我们有必要对“第三道路”的主张和实践作一番冷静观察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包括文化心理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和大众文化批判三个维度。文化心理批判维度主要是在坚持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原理的基础上,援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极权人格、法西斯主义兴起的文化心理根源展开分析,探索了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中介机制;技术理性批判维度主要揭示了启蒙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本质与缺陷,探讨了科学技术在当代西方社会异化使用的哲学世界观基础与现实根源,强调科学技术已经沦为一种控制和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工具;大众文化批判维度主要揭示了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不仅揭示了当代西方社会统治方式的变化,而且反驳了资产阶级学者所宣称的西方社会是一个物质丰裕、无矛盾的理想社会的观点,认为当代西方社会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不过其危机的表现形式已经从古典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危机或者转化为社会发展日益总体化和个人自由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或者转化为合法性危机,因而西方社会仍然存在着革命的可能性。革命的前提就是通过对当代西方社会采取“大拒绝”的革命方略,并通过文化意识形态批判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政治意识和革命意识...  相似文献   

13.
西方现代社会的演进与科技发展的进程紧密结合。第一次科学革命首先为人类心智的开启和思想的解放提供了先导,科学理性的不断壮大促使神权与君权的势力日渐衰弱。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与理性的精神共同开辟了西方通向现代社会的新纪元。伴随西方几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不断壮大,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三大政治思潮相继产生。这充分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亦即有关社会阶级间的斗争引起历史变革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突出特征是:资本的全球扩张使资本主义进入到一个国际金融垄断阶段;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转型,跨国资本掌握着全球经济的“命脉”,并强行规定全世界生产的总方向,决定世界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性质。资本全球化虽然为缓解旧有矛盾提供了某种契机,但资本超时空限制地对剩余价值的榨取,使得当代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在新的基础上日益积累和深化。  相似文献   

15.
在关于现当代资本主义问题上,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晚期马克思主义之间并不存在断裂。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确延续了黑格尔的哲学精神并且发扬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以及哲学人类学,但同时也展开了对现代资本主义人性以及社会文化结构的深入剖析与批判。这些批判对整个资本主义而言具有一般的性质,也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稳定的社会批判传统,不仅为法兰克福学派所发扬,也为7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扬。晚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离弃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哲学批判的基本主线。晚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更多地关注后现代性、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符号、身份、地方性、空间政治、技术—意识形态。这些变化表明,文化越来越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总体现象,但对于此类现象的分析批判,依然有赖于贯彻和深化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特别是展开政治经济学批判及资本(主义)批判。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学术界的视阈中,马克思为人类社会留下的精神遗产主要是: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继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从而改变了20世纪的国际政治格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特别是对其中工厂及其企业家的分析,比以往的任何描述都更为生动和深刻,并对当今的现实经济生活仍然具有解释力;马克思的学术思想,综合了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诸多学科,已经并将继续在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重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可以看到,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对资本主义既有客观现实社会的批判,另一方面又是通过现实批判建构未来的理想社会。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建构,更加本质地体现着马克思对人类的历史贡献。马克思关于社会的思想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形:第一,社会存在——与自然相区别的人类总体存在;第二,社会形态——人类历史进程变化中的经济关系和由这种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政治国家制度等的总体称谓;第三,人类社会——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相联结的人的彻底解放状态。在马克思那里,社会本身不再仅仅作为一个客观实在的构成,同时也是人类可欲求的价值目标,它为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供了一个内在的道德基础和人性的动力。重温马克思的社会思想,对我们目前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劳动作为重大的理论课题,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后果。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黑格尔的劳动辩证法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之间,保持着一种深刻的思想传承关系。简言之,古典政治经济学第一次揭示了劳动的社会历史内容,以此表达了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时代精神;黑格尔将其上升为现代性的一个哲学问题,进一步描述了近代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结构及其矛盾;最后,马克思把劳动理论推进为一个彻底的批判理论,达到了对资本主义的彻底否定性理解。在马克思全部理论中,哲学的“劳动”概念和经济学的“生产”概念构成了表征理想和批判现实这两个不同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民族国家是近现代最为普遍的国家形态,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学说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列宁对资本主义民族国家有着丰富及极具洞见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述,分析了其初起及嬗变的历史进程及经济、政治诸因素的重要作用,在列宁看来,民族联系的建立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离不开一定的经济-政治条件。列宁肯定了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兴起的历史进步性和必然性,揭示其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到帝国主义阶段所涉及的民主和民族问题的实质,并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立场出发,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民族自决"的建设性主张,在基本理论与实践方略上兼顾了民族国家之自决与无产阶级之联合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