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可 《女性天地》2006,(4):52-52
最易让MM们发胖的冬季过去了,这里向你推荐一款瘦身操,每天只需1分钟,就可以让双腿告别冬季堆积起来的脂肪。大腿瘦身操1.瘦整个大腿以立正的姿势站着,两手放在身体两侧。弯曲膝盖,两手碰触脚趾(此时不要太用力)。诀窍在于,不弯曲背部肌肉,只弯曲膝盖。再轻轻回到原来的姿势。这个动作大约为3秒,刚开始做的时候,以10秒钟做3次为目标,习惯后再加速吧。2.瘦大腿内侧从立正的姿势开始,将右脚向前跨一步,轻弯膝盖。两手插在腰上。跳起的同时左右脚互换(此时注意背部要挺直)。边数一二边跳起来两脚互换。刚开始做的时候质燥吗脂血时是鲜给脉腿海…  相似文献   

2.
仿生学认为蹲的姿势与胎儿在子宫里的姿势是非常相像的,这是人类寻求舒适和庇护的本能姿势。只是可惜,现在人已经不太喜欢蹲这个姿势,因其不雅。可在医学上却认为,蹲可以极大地促进身体两个最大的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折叠,其折叠程度在蹲的时候达到最大程度,并使躯干部肌肉得到活动。因此,尽管过去负重作业很多,腰肌劳损和退行性病变很少,  相似文献   

3.
后背发胖的原因 一、内衣过紧 女性平日里一直穿着过紧的内衣,会阻碍血液和淋巴循环,降低新陈代谢率,从而导致身体堆积各种老化废物,其中背部也容易堆积脂肪,让后背看起来肥胖. 二、经常"葛优躺"这个姿势虽然很舒服,但是这样的姿势,很容易导致女性的骨盆出现歪斜,进而导致身体整体歪斜,而歪斜部分则很容易囤积脂肪.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不爱运动、高龄及腿脚不便者,我推荐练"坐操",可强心肺,轻松防衰老。坐位扩胸:坐于椅子上,上身挺直,两手保持握拳状态,吸气,两臂往身体两侧缓缓展开。随后呼气,两臂缓缓向前并拢。重复进行10次。坐位屈伸:取坐位,一手自然垂放体侧,另一手紧贴墙壁,并使同侧肩关节向对侧转动,持续进行5~10秒,使墙壁及肩关节进行对抗运动。两侧轮换,重复进行10次。  相似文献   

5.
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预防各种运动损伤、提高肢体的协调度;运动运动负荷低、训练时间短、动作相对简单、对场地器材要求低是其开展的优势;核心力量体系的不完整性及在学校普及度不高,训练的长期性和效果的不明显性是其开展的难点。  相似文献   

6.
正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捏脊,疗效较好。先趴在床上露出背部,身体放平,尽量让肌肉放松。然后先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腰椎两旁的皮肤、肌肉,再用食指及中指在前导引,拇指往前推,一松一紧,慢慢往肩颈部有规律地捏。每次从下往上捏6遍,每日两次,七天为一个疗程。捏脊还可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  相似文献   

7.
《老人天地》2008,(1):7-7
起步姿势五花八门首届奥运会上,100米跑还没有统一起跑姿势,有的站着,有的双手叉腰,有的弯着腰……只有美国选手托·伯克在地上挖两个坑,双手撑地,两腿前后分开,臀部高抬准备起跑,这个引起观众好奇和哄笑的起跑姿势却使他赢得了冠军。  相似文献   

8.
《伴侣(A版)》2014,(2):I0002-I0002
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女性把大部分精力投入职场,与男人们"并肩作战",而忽略了自身的健康。那么,生活中最伤害女性身体的姿势有哪些呢?一、工作现象:很多女性工作时姿势不正确,喜欢含胸驼背,看不清楚电脑就弓背伸头。危害:弓背伸头最伤身体。这会导致颈椎、肩膀前屈,诱发严重的腰、背、颈椎疼痛。正确姿势:选择高度、后背角度可调节的座椅;坐时保持膝盖、大腿、后背和肘关节呈90度角;将下巴向内收,使胸腔、肩膀打开,有助于呼吸顺畅。二、看电视现象:看电视对很多女性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休闲,采用最舒服的姿势是窝在沙发里,抱着喜欢的零食边吃边看。殊不知,这种姿势对身体的伤害极大。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治疗上,步态训练是脑病患者康复的重要课题,许多脑病患者通过有效的走姿训练,使大脑恢复了正常的功能,可见正确的走姿是多么重要。走路抬头挺胸才利于周身与大脑的气血回流,也就是说,抬头挺胸走路时,是让大脑得到休息的机会,这个姿势使低头工作的状态变为"阳气升发"的抬头状态,正好补偿了人因为低头工作,给大脑造成的紧张以及气血流通不畅。低头走路造成的结果就是阳气不升,从而影响大脑正常的气血供应。很多家长从来都不注意孩子走路的姿势,低头、弯腰、外八字……这些走路的姿势不仅难看,还会影响大脑的健康。不论是在伏案工作还是走路时,大脑都处于紧张状态,白天的这种不得缓解的紧张,造成大脑过劳,会影响夜间的睡眠。  相似文献   

10.
正在室外运动中,稍有不慎身体可能会受伤,有些人觉得只要不是疼痛难忍就放一放过去了,其实,这些"小伤"关乎生命健康。运动损伤一方面是由于运动前准备工作、运动后的康复运动没做到位或运动中姿势不正确。二是运动过于猛烈,不注意自我保护。三是周末突击训练。  相似文献   

11.
听人家说孕妇适度的锻炼可以保持身体的柔软和可塑性,使身心得到放松,还能减轻怀孕期间身体的不适感.如背部疼痛或便秘.产后也更容易恢复。但也有人说,怀孕期间要尽量少动,否则动了胎气,影响宝宝健康。我是一个很喜欢运功的人,如果每天不活动活动,我就觉得身体是僵的,可我也担心出问题,不知道怎么两全其美。  相似文献   

12.
今秋流行色     
丹枫 《女性天地》2006,(10):56-56
祈祷式1.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记得挺胸抬头收腹,并随时注意调整呼吸。2.肩放平,手肘向外和手掌呈垂直状态。注意双手和胸前至少相距15~20cm。3.收腹,背部稍微弓起,合十的双手用力向前,边吐气边操作,一次大约10秒,重复5~6次。海豚式站在桌旁,将手肘伸直,撑在桌面上,将重心放低,身体慢慢向后仰,把力量集中在胸部和背部(但要注意手臂不要压迫到胸部,以免造成伤害),持续5秒钟。生长式1.将身体挺直,下巴往内缩,头往上拉似的抬高。2.深呼吸,憋气20秒,收紧臀部肌肉和小腹,不可驼背。双手互搏式将双手放在胸前,互相紧紧抠在一起,左右用力向相反的方…  相似文献   

13.
梁栋 《老人世界》2011,(7):51-51
据统计,90%的人曾经有过腰痛的经历。腰痛多是由于一次过度的损伤或长期同一个姿势造成的损伤所致,且以慢性的腰肌劳损多见。传统医学认为,腰为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引动。“站如松,坐如钟”,则是古代医家对坐与站最佳姿势的描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腰部肌肉就不易疲劳损伤。因此,注意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姿势,避免腰部肌肉的过度劳累和急性腰扭伤是十分必要的。下面介绍十种预防腰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澳洲专家──构想未来人类女性身体模样图倩倩编译爱子当你赤身站于镜前,你所看见的,是一具经过数百万年不断进化,并且总在不断变化的身体。我们在这里所谈的变化,并不是指你的发型和化妆,而是指你的身体各部分,包括姿势及肢体。镜中的你有两只眼睛,两条腿,一双乳...  相似文献   

15.
《女性天地》2009,(3):53-53
在做背部练习的时候,请你注意时刻检查姿势,注意背部不要弯曲。动作一:平躺在地板上,腹部紧贴地面。双手交叉置于脑后,轻轻地抬起头部,使胸部离开地面。注意不要用力过猛。然后回落,请际控制好速度。重复此动作两组15次。  相似文献   

16.
规律的运动可以给健康带来极大的好处。运动力量训练是运动所必需的,是运动的根本,同时也可以减少运动损伤,帮助身体康复,提高力量素质。力量素质强的运动员身体承受能力更好,受到损伤的概率比较小,身体的恢复能力更强,加强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骨骼的抗压抗阻能力,提高骨的硬度和密度,提高基础代谢率。本文介绍了力量训练的功能、力量训练与损伤的预防等。  相似文献   

17.
芭蕾基本功训练是舞蹈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练好芭蕾基础不仅可以使学生具有舞蹈所必须的"形体美",还可以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身体的重心,时刻掌握身体的平衡。本文就本科四年学习中,不同年级的芭蕾基训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女性肥大的臀部与基因遗传有关,但后天的体育锻炼也可以使臀部肌肉变得更加发达、强健,下面是锻炼臀部肌肉的几种方法。 1.下蹲运动:双腿叉开直立,双脚距离与肩同宽,脚跟平接地面,背部自然挺直,腰部肌肉放松,头自然抬起,面朝正前方,臀部渐渐下沉,呈下蹲姿态,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为止,然后起立,连续重复数次。 2.弓步运动:双腿并拢,背部挺直,肌肉放松,单脚前出,距离与肩同宽。然后曲膝呈前冲姿势,小腿垂直,膝部角度以不超过90度为宜,左右腿交换,连续重复数次。 3.提举运动:侧身躺在床上或地毯上,…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微运动",便是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动作达到忙里偷闲健身的目的。它们不仅能够促进消化,还可帮助大家避免困倦。饭后拍手:保持站立的姿势,双臂往上举高,在头顶上方击掌;然后右腿屈膝往上抬高,双臂往下摆,抬起在大腿下方击掌;最后不断变化抬起的脚。这个方法亦能促进消化,提神醒脑。饭后"罚站"半小时:午饭后的时间最易  相似文献   

20.
玫瑰 《公共关系》2001,(1):29-29
一个刚出来参加社会工作的女孩子,无论在写字楼或其它地方晋见一些比自己高级的人物时,在出入门这个简单动作上不可掉以轻心。倘若你要经过一道门才能晋见对方的话,开门之前必须轻轻叩门,听见有反应才可步人,胡乱闯进,便是无礼;进去后不要转身掩门,比较优美的姿势是身体站正,反手掩门,力度要轻,避免发出声响,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对方首先看到你的正面,并给人训练有素的职业风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