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从休闲的角度来讨论两性平等的隐蔽现象,即女性在工作歧视之外,是否还存在着“休闲歧视”,是一种更深层化的女性视角,因为女性在争取到生存权后,与男性一样享有更高层次的选择的权利——“休闲”只是其中一项内容,如果我们承认女性的社会地位将是文明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一文(简称郑文)的积极意义是引发了学者们对男女平等问题的再思考。但郑文的论据是难以成立的,他的结论也是难以接受的。 1.郑文对男女不平等下了一个错误的定义:男女不平等不外乎两种:女性凌驾于男性之日和男性凌驾于女性之日。但“不平等”的含义要比“凌驾”宽得多。女生入学要求的分数比男生高,并不能说男生凌驾于女生,而且这种不平等的标准也不是那些男生规定的,说不定是一个女性决策者作出的决定呢!解决了谁“凌驾”谁的问题不等于解决了其他“不平等”的问题。在当今世界上,女性当了总统或总理,是否这个国家就女性“凌驾”于男性,或男女平等了呢?完全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种男女平等的信念和意识形态,旨在反对包括性别歧视在内的一切不平等,但这与自然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不能形成对话。本文运用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分析《古兰经》的社会性别观,通过支持性女性观和压抑性女性观两个方面的文本分析,对现代女性主义者和极端女权主义者做出历史视角、唯物视角的回应。  相似文献   

4.
电视作为现实生活的一种观照,可以直观地、感性地反映出各个领域中女性地位和角色的变化。正如JuliaKristeva指出的,女性要求与男性享有平等的象征秩序,而非从属。那么,电视中的女性地位究竟如何?她们跟实际生活中的女性相比较,主要是模仿还是相距甚远呢?在电视中,女性角色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男性。在我的手中,是一本关于女性问题的书:《关于性别的追问》。我翻开书,阅读;合上书,思考。正如女性有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一样,男性也有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在社会中,男性也有不同的角色。男性怎样看女性,这要由男性的不同角色决定,不能一概而论。这是就一个人而言。众多的人,更有不同的层面。但《追问》给我的感觉是作者似乎想给出一些定义,对“女人”,对“女性美”……尽管封面上就有作者引用的雨果《九三年》中的名句“我说的是平等,我没有说相同”,但我读完书,还是有些疑惑:作者是倡导平等,还是倡导相同?作家、女作家,诗人、…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家茶座》在总第十二期和总第十三期连续刊登了两篇文章,讨论男女不平等与两性生理差异之间的关系问题。其中夏星的文章认为:“男童玩弄自己生殖器会受到大人呵斥,从而产生被阉割的恐惧和焦虑而不得不压抑自己,此所谓‘俄狄浦斯情结’。男孩在经历俄狄浦斯情结以后会产生一种君临天下的优越感,这是男性在社会上处于强权地位的根本原因。而女孩注意到自己没有阴茎,而且自己的阴蒂也比男童阴茎小,从而产生一种‘阴茎羡慕’,对母亲的、对女性产生一种疏离,而对父亲、对男性产生出敬畏,这就是女性被动顺从人格的由来。弗洛伊德关于儿童性意识的概念,解释了父权社会里男女不平等的根本原因……”王澄霞的文章则对此观点进行了反驳。王澄霞认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从属地位与男女两性之间生殖器官的解剖差异是没有关系的,  相似文献   

7.
因为是一本强调女性视角和女性立场的时尚杂志,一段时间里,我们将特别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那些在女性的一生中显得十分重要的生活元素上。比如母亲的角色之于女性、遮风挡雨带来安全感的房子之于女性、分离快乐纾解苦闷的女朋友之于女性,等等。不乏有真知灼见时时闪现,引起阅读者的共鸣。而这一次我们试图来谈一谈爱情,更准确点说是现如今这个被称作“物质时代”的爱情。因为,不论有多少人感叹“爱情它是个难题”,也不论有多少为爱所伤所苦所痛的女子声称不相信爱情的存在,但当爱情真的来时,是会透过层层物质的外壳散发出内里的光彩的。如果没有了爱情哪怕是微弱的理想之光的映照,男人女人间凡俗琐碎的婚姻生活又如何抵得住平淡风貌的日日侵袭呢?所以说爱情本身没有错,只是物质时代的众多男女对爱情一词的界定不再纯粹罢了。  相似文献   

8.
消费时代,女性身体以各种姿态进入媒介镜像,成为最美消费品。对镜像中的“美女”有两种解读,一是女性身体被“物化”,成为男性观赏的对象,成为商业资本利用的工具。另一种观点则肯定女性的出场,有助于女性的自我表达。在互联网时代,镜像中女性的身体符号,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消费社会的“物化”商品或是女性的解放,而是要在具体语境中进行多元化解读。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社工课堂上,我们一起讨论加州的最新法律“是,意味着是”.这个法律是针对性爱关系中性别文化对于女性的限制而设的.即便是在美国,性爱文化也不鼓励女性主动提出亲密要求.这样的“沉默文化”,造成很多沟通不畅,男性尤其容易将女性的沉默甚至是拒绝,理解成“默许”或者“欲迎还拒”.约会强奸的实施者,经常用“她其实很乐意”“她心里是同意的”,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是,意味着是”的法令明确规定,只有女性以语言明确表示自己同意,性行为才能发生,这样的行为才不算约会强奸.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医疗人类学的视角对一个青年女性打工者的疾病叙事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病痛的意义、个人生活世界、地方医疗系统以及外出务工这一社会过程之间的关联。本文主张,对青年女工病痛的关怀要关注结构性的不平等如何塑造个体生命历程与道德体验,但不应只是将关注点放在户籍制度,而应将农村青年女工与城市之间的连接视为一种生命的互惠,转向更加以人为本的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游戏亚文化中,女性逐渐成为我国游戏市场重要的消费群体。以女性玩家为目标受众群体,设计、研发和运营的女性向游戏受到了女性消费市场的欢迎。目前国产女性向游戏的发展可以划分为起步阶段与成熟阶段,通过对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游戏进行文本分析,研究从外形、性格、能力、社会身份四个维度归纳出不同阶段下国产女性向游戏所塑造的女性角色的总体特征。研究发现,随着国产女性向游戏的发展,其女性角色形象塑造呈现出从单一化、刻板化转向多元化、立体化的进步趋势,丰富和重构了以往游戏中的女性角色形象,对父权话语与男权文化提出了反抗。然而,现阶段女性向游戏对男性凝视和传统女性刻板印象的解构是初步且不完整的,它是对男权文化主导下的性别二元对立模式的一种协商式抵抗。  相似文献   

12.
耽美消费是青年女性自主书写、消费认同的,形容男性与男性之间的情感关系与性关系的一种话语和文化的消费方式。早期关于青年女性的耽美研究主要围绕着耽美消费的大众化、低俗化、低龄化等伦理问题展开文化批评,凸显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年女性自我意识的压抑与控制。为了对抗公共生活的文化霸权和论证耽美消费的合法性,当前学者主要从耽美消费的身体性、话语性和时空性三个重要视角分析其抵抗的合理性以及可能性手段。同时,要进一步实现性别自觉与理论自觉,还更加需要反思和面对当前耽美研究所存在的本体论混淆、认识论不清、价值论偏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早期作品《霸王别姬》策略性地从传统的男性中心历史叙事突围出来,以现代女性视角重新感受与书写历史,体现女性书写者对男性中心历史叙事的消解与女性意识基础上的历史想象,在时代语境下赋予小说女主人公虞姬一定的女性自主意识。这一意识的萌芽与走向通过对虞姬心理与行为的描写,以及赋予黑夜与月亮意象深刻的内涵而表现出来,含蓄而清晰地发出了女性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事业线”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有了全新的意涵与表征。它从手掌这一中性的身体意象中“逸出”而投射到了女性的胸部,同时形成了对女性身体的物化和贬损,而这种现象在青年女性的职场生活中显得尤为突出。在身体社会学的视野中看来,“事业线“是一种青年女性的职场新污名。这一污名来源于男性的凝视、身体资本的积累逻辑以及身体消费便利性等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并负面地影响了青年女性的身体健康。探索新污名的生成机制、社会后果以及治理策略对青年女性在职场中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女性意识的崛起,当代女性艺术也逐渐开始吸引大家的眼球。在男性话语权影响下,中国女性艺术经历了怎样的审美变化?在这种不平等的语境下,女性艺术家应当有怎样的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16.
与女同事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在工作中得到她们的支持,这是许多人都期望的。学会与女同事打交道,建议做到以下几点:建立一种平等和尊重的关系谁都希望自己被人尊重,尤其是女性,她们不仅希望男性能平等相待,更希望男性能尊重她们的性别。办公室的女性,她们从事的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工作,但这不可以成为男性轻视她们的理由。很多单位,重要职务由男性担任,关键岗位由男性把持,女性的业绩常常难以显现,事实上这已经造成了不平等,但女性们大多尊重这一客观事实。此时说的平等是另一层意义上的,即人格上的平等。哪怕办公室的女性做的是最琐碎、最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尝试用性别分析的工具,从文化的视角把身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巨大变迁中的弱势群体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就业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状况,揭露了性别不平等背后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分析了社会制度和结构中造成和影响性别不平等的文化机制,认为经济转轨时期社会文化的堕距是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根源,提出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对解决性别歧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熟女盛世     
罗西 《现代交际》2004,(7):44-45
往往盛世熟女吃香,比如唐朝,比如当今。所谓“熟女”,就是泛指30岁以上的成熟女性,她们还有一个更绯红温暖的名字,那就是“姐姐”,比如王菲对谢霆锋而言,麦当娜对私人司机而言……在网络上,不少年轻男人不但热衷于在各大网站聊天室里大侃“姐弟情”这一“时尚话题”,而且当中有  相似文献   

19.
柯南 《现代交际》2003,(8):21-22
看到过一则漫画的对白:女士对给自己开门的男士说:“别因为我是女人而替我开门!”男士回道:“不,夫人,是因为我是男人!” 这就是典型的有绅士风度的男人。当然,在欧美国家,这样的绅士男人不是稀有动物,因为他们有“女士优先”的传统。但在国内,虽然一些有知识、有文化的男性群体已经具备了这样的修养和风度,但毕竟对这一传统“拿来”的时日尚短,很多男士不曾意识到这也是考查其素质的一个方面,所以,当尊重女性成为一种社会公德时,我们有必要为男士提供一点儿帮助,让他们的魅力在女士面前一展无余。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中亲密关系的缔结与维护深受商品经济逻辑的影响。在这一趋势下,青年女性在择偶约会中的性别实践随不同的情境变化。以商业性相亲场域为例,受市场化思维影响,大多数女性会突破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展现出与男性参与者平等的消费者形象。然而,当面对该领域里由传统性别角色固化带来的困境时,部分女性采取了自主客体化的策略,利用传统的性别角色来丰富自己在相亲活动中的收益。通过分析这种情境化性别实践的动因与自主客体化策略的局限性,揭示了当前我国商业化相亲场域普遍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