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出现了一种较为普遍的道德评价标准的人我分离现象,即评价他人用较为理想的社会道德认知标准,而评价自己则用相对现实的个人道德认知标准,这带来了许多消极后果。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道德的理想化与人们行为现实化之间的冲突。要解决此问题,我们在提升人们行为道德性的同时,还得让理想道德向现实有所下放,即在改进思维方式、承认人性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建构全面、合理的道德认知系统,以提高道德评价原则的可渗透性,最终实现知行统一基础上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引领。  相似文献   

2.
在人们经济活动中会发生各种道德关系,需要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作出道德评价。但生产力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因此,要认识道德评价的特殊性,正确处理道德评价与生产力标准的关系,坚持生产力标准.  相似文献   

3.
一、道德、公民道德与公民道德教育 "道德"是社会生活中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以及个体的品行和素养.道德既具有维护社会经济生产秩序、社会生活秩序的功能,又具有提升人的思想品德的积极作用.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内容主要包括:以原则、规则评价和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现象;用善恶标准评价人们道德活动现象;形成并影响人们道德思想、道德观点、道德心理和理论体系等道德意识现象.在道德规范现象、道德活动现象和道德意识现象中,道德突出表现为规范价值,其功能在于调节人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道德评价标准不同,对行为和行为主体的评价及结论就不同。一般而言,道德评价标准有一般标准、具体标准和终极标准,它们与阶级标准及历史标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选择道德评价标准时,我们应该遵循主体性原则、科学化原则和普遍化原则;在道德评价尺度上,力争做到合规律性、合规范性以及合人性。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道德建设面临十分复杂而又艰难的局面。本文试就我国道德建设的几个难点问题作一些思考。一、当前道德建设的几个突出难点在新旧经济体制交替时期.社会道德建设遇到了诸多问题,而较为集中、突出的是以下几个问题:其一、道德评价标准失范。道德评价标准是指道德主体对自身行为的合理性、正义性、崇高性的理解;是人们对何者是优秀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理想因而令人产生敬意作出肯定,何者是卑下的行为、庸俗的品质、低级的趣味因而产生耻辱感作出否定所达到的认识。在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6.
网络道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道德是一种新的道德形态,是道德的组成部分。网络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与传统道德相比,网络道德具有多元性、开放性、自主性、自律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舆论宣传对人们的道德生活具有特殊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道德评价来体现的.舆论宣传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时候,总要对种种事件和行为表达一定的看法和态度,总要进行一定的道德评价.这种道德评价,第一,表达了社会对某种道德行为的善恶判断和褒贬态度;第二,向行为当事人的行为价值进行了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8.
道德评价方法辨析--从"道德失范"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失范"是一个价值判断,暗含了一个道德评价标准.这种道德评价标准自身是否合理;用不变的道德评价标准去评价变化着的道德实践是否合理;用单一的道德评价标准去评价多层次的"现有的道德实践"在方法上是否合理;用过去的或现有的观点来审视新的道德实践提出的道德要求是否合理,这是"道德失范"问题所关涉的,也是我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对"道德失范"这一结论的理论依据和所使用的方法作一辩证分析,使人们对目前的道德现状有一个更科学的、更明确的认识,同时对建立新的道德标准问题及科学地、客观地评价现有道德实践提出了方法论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标准不同,对事物的评价及结论就不同.如何正确评价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状况,关键是要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而对这个标准,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从理论的角度讨论道德定位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在注视着道德实践的定位问题,而从道德理论定位走向道德实践定位的过程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它就是我们所要谈及的道德评价。所谓道德评价,就是人们在社会道德活动中,通过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社会成员(包括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判断,从而达到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发生导向的目的。道德作为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它突出的特征是善与恶的矛盾,没有善恶矛盾就没有道德,取消善恶矛盾,也就取消了道德。善恶范畴是道德最一…  相似文献   

11.
社会价值观系指人们依据一定的世界观评价社会生活现象的标准以及由此而采取的行为趋向。它反映着人们的追求和向往。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价值观,它统帅无产阶级道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是衡量个人行为和品德的最高标准。它要求人们坚持个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标准是从自然、社会、思维三者统一角度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道德标准是从合乎历史必然性的社会经济或阶级利益中引申出来的道德原则、规范,来判断人们行为善恶的价值标准。社会进步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人总是按照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来改造世界,求得自身发展。一部文明史,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和潜能不断展现的历史,这就决定了评价社会进步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和道德标准的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其正面效应,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有其弱点和消极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它的迫切性和重大战略意义日益为事实所证明.从道德在精神文明中的地位来看,思想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而道德建设则又是思想建设的中心,这是由道德的特殊性决定的.首先,道德具有明确的规范性和强烈的实践性.任何一种道德总是要通过各式各样的规范去调节人们的行为,判断和评价人们行为的善恶.这些规范明确、具体,它使得人们在作每一件事情时,都能够直接获得自己和别人按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所进行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判断、道德评价总是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在影响、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这里我们反复强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评价道德进步与否的社会标准与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道德标准应加以区别,虽然两者都是针对道德问题,但提出问题的角度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完全不同。在社会发展与道德关系上的“二律反论”和两者完全“统一论”都有一定的片面性。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总体上讲是一致的,只有把道德放在社会整体当中,从道德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制约关系中,才能确定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道德的进步与发展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相似文献   

15.
所谓道德评价,就是指人们在道德意识的支配下,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通过社会舆论或个人心理活动等形式,对道德行为所进行的善恶评判。在生活中,人们对任何道德行为的善恶,总是有评价的。可见,道德评价不仅是一种单纯的道德意识,而且也是生活中一种广泛的、基本的道德活动。同时,道德评价还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有着引导、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作用。但是,道德评价的作用有着积极和消极的两重性。因此如何发挥道德评价应有的扬善抑恶、祛邪扶正的积极作用,以使道德评价成为一种推动社会道德进步的巨大力量,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就应该着意研究和解决道德评价的内在矛盾,具体分析起来,道德评价的内在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1959年"替曹操翻案"的大讨论不仅厘清了关于曹操的许多史实,而且推动了对曹操等历史人物的研究。其中,体现唯物史观这一评价总原则的多种具体标准与观念,如历史作用标准、阶级标准和历史主义观念得以综合运用。这不仅丰富了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而且推动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同时,本次讨论冲击、弱化了最基本的道德原则,这就需要正确看待历史人物评价中的道德评判,及事功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道德绑架"现象近年来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热切关注。道德绑架行为大多发生在公共生活领域,它隐含了对被绑架者较高的道德期待,是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的精神性强制。道德绑架行为的伪善性主要表现在:道德绑架者只说不做,只对他人布道,自己却不去做要求别人做到的道德行为;道德绑架者内心的道德愿望与其外部表露出来的行为不一致,往往口是心非;道德绑架者自以为是正义和善的化身,热衷于评价别人的行为,严以律人,宽以待己。道德绑架行为的伪善性与道德绑架者个人的道德经验密切相关,源于道德绑架者强调主观动机的善。道德绑架戕害了个体的道德自由和道德权利,模糊了社会生活中的善恶标准,破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  相似文献   

18.
道德评价作为重要的道德实践活动,是指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社会成员及其言行进行善恶判断和善恶评价.道德评价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杠杆和手段,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成为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道德评价究竟是依据什么呢?一个人的言行、一个社会的举措,……判断其善恶是依据其动机,还是依据其效果呢?对动机和效果的检验标准又是什么?对此,历史上的伦理学家莫衷一是.邓小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道德评价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评价理论.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原则     
道德原则是伦理行为应该如何的基本规范。由是观之,道德原则便是一种“应该”、一种“价值”,因而是道德客体(伦理行为)事实如何对道德主体(社会)制定道德目的的效用:伦理行为事实如何是伦理行为应该如何所由以产生和推导出的实体;道德目的则是衡量伦理行为事实如何的道德价值的标准。因此,要弄清道德原则,便必须一方面弄清伦理行为事实,另一方面弄清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这是道德原则所由以产生和推导出的两个前提。在此,我们只拟考察前者,因为道德目的在于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和满足每个人的个人需要已成人们的共识。 所谓伦理行为或道德行为,无疑是具有道德价值,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是对道德目的具有效用的行为,是对社会的存在发展和每个人需要的满足具有效用的行为,是有利或有害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和每个人需要满足的行为,说到底,也就是利害人己的行为。因此,伦理行为可分为利人、利己、害人、害己四类。另外,行为由目的与手段构成,所以,伦理行为便又可以进而分为目的利人、手段利人、目的利己、手段利己、目的害人、手段害人、目的害己、手段害己八类。不过,实际上,目的与手段相互依赖不能独存,而这八类的目的与手段结合起来,便形成如  相似文献   

20.
道德评价是社会道德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客观的道德评价对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道德评价中对动机的评价占有重要地位。动机具有主观性、内隐性的特点。思想史上"无人为恶"的观念主要是基于动机基础上的个人行为选择与自我评价。对动机的善恶评价还必须有社会评价;同时,我们还需要明确和统一什么是善、善的标准等问题。善是善和善的事物的统一;善的标准具有历史性、阶级性,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科学、准确地认识善和善恶评价标准,不断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人生社会阅历,在实践中我们就能对动机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对行为善恶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