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张九成,是为数不多状元出身在温州任过知州的人。他是哲人,其诗存丰富,诗做得即达理亦得趣。张九成(1092—1159年),字子韶,号无垢。其先开封人,后迁海宁盐官。张九成40岁时,即南宋绍兴二年(1132)殿试为状元。历任宗正少卿、侍讲、权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因他主张抗金,反对议和,为秦桧所忌,被谪守邵州,后复以"谤讪朝政"罪名又革职,谪居南安军14年。秦桧死,重新起用,于绍兴二十五年  相似文献   

2.
<正> 张之洞(1837—1909)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实业家和教育家。他为官40余年(1863—1909年),其中有三年(1881—1883年)是在山西渡过的(任山西巡抚),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是张之洞整个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在此之前的十八年,张之洞所担任的官职主要是:翰林院编修、浙江乡试副考官、湖北学政、翰林院庶吉士、四川学政、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讲、侍读学士、教习庶吉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衔。  相似文献   

3.
景龙二年戊申(708)三十九岁〔著作〕七月七日:《奉和七夕两仪殿应制》(见《纪事》卷九、《癸签》卷二七)十月四日,授修文馆学士。俄拜中书舍人。《会要》卷六四:景龙二年“十月四日……赵彦昭、给事中苏颋……并为学士。”《韩序》:“迁给事中,特制授修文馆学士。迁中书舍人,专知制诰。”《苏颋·初至益州上讫陈情表》:“臣……十有四年中书省。”按,开元八年,颋罢为礼部尚书(两《传》),由是年倒推十四年,(除去景云二年、太极元年、延和元年、先天元年丁忧,加上改元之先天  相似文献   

4.
苏东坡生活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他是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及徽宗五朝的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苏东坡自幼深得家学熏陶,博览文史,文如泉涌,加之深受西蜀文风和家乡外在文化环境的影响,早有济世之志。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年仅22岁的苏东坡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顺利登上了政治舞台,开始了他并不顺利的人生之路。入仕几十年来,他以超群的才华和崇高的人格屡受皇帝、太后及正直大臣们器重,历任制诰、侍读、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和龙图阁、端明殿学士之类的京  相似文献   

5.
苏颋年谱(六)陈钧玄宗开元十一年甲子(724)五十五岁在礼部尚书任。春,离蜀返京。《方镇年表.剑南西川》:“开元十二年,苏、张嘉贞。”《仆尚丞郎表》卷十一:“张嘉贞——开元十二年春夏,或上年,由幽州刺史迁内尚,兼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判都督事。十二年七月...  相似文献   

6.
沈文奎是清初政权中举足轻重的汉族名宦,他本是浙江会稽人,在天聪三年被掠回沈阳,自此入职文馆,充任弘文院学士,兵部、礼部侍郎,都察院副都御史,兵部尚书,保定巡抚,漕运总督等官职.这一系列的头衔,是沈文奎靠着对清朝的忠诚换来的,上疏陈事以匡政事,保定平乱以定畿南,出任督漕以稳军需,这些都为清朝政权的壮大及定鼎中原的稳固作出了贡献,成为清初不可多得的汉人能臣.  相似文献   

7.
况钟(公元1383——1442年)字伯律,号龙冈,江西靖安县人,出生于破落官僚家庭。他的仕途与众不同,走的不是一条科举成名的道路,而是“以吏起家”,即由书吏到礼部仪制司主事,进而为礼部仪制司郎中,后经内阁首辅杨士奇和尚书蹇义、胡濙等的推荐,被明宣宗朱瞻基擢为苏州府知府,前后在郡苏任职十三年(公元1430——1442年),直至卒于任上。  相似文献   

8.
徐光启治学方法初探姜观吾一、徐光启的生平和处境徐光启,号玄扈,上海人,生于明嘉靖41年(1562年)。万历25年(1597年),他35岁时考取第一名举人,七年后(1604年)又中进士,崇祯2年(1629年),任礼部左侍郎、尚书、内阁大学士。崇祯6年(...  相似文献   

9.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父陆侃,溧阳令,因贽贵而赠礼部尚书。陆贽自幼勤学,十八岁登进士,中博学宏词,授华州郑县尉。以书判拔萃,调渭南县主簿,迁监察御史。唐德宗为太子在东宫时,知名召对,授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发生朱泚之乱,从德宗至奉天(今陕西省乾县),被德宗所信任。此后,以学士身分参与起  相似文献   

10.
于慎行(1545.11.3-1608.1.9),享年63岁。字无可,更字无垢,又字可远,号谷山,世称于阁老。山东省东阿县人。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及第,选庶吉士,先后曾任修撰、侍讲、左谕德、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兼学士,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①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相似文献   

11.
龙溪淼 《老友》2012,(2):45-45
唐德宗贞元七年(公元791年),礼部侍郎杜黄裳任知贡举,主持辛未科会试。这本是一件大喜事,他却满脸愁云。愁什么?原来隋唐时代有种风俗。参加会试的人.会试前往往挑选出自己最得意的诗文.呈送给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物.请求他们举荐自己。举荐的人越有名气,越有权势,考生上榜的几率就越大。辛未科所录取的定额是30名.而杜黄裳得到的推荐信远远超过此数。该让谁落榜呢?写推荐信的人谁都得罪不起呀!杜黄裳绞尽脑汁,左右为难。直到第三场考试前,他才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向考生求助。他将实情告知考生。请大家出主意。众人听罢,一阵哄笑,当即把皮球踢回给主考官.弄得杜黄裳面红耳赤。  相似文献   

12.
刘晏与杨炎,都是唐朝中期著名的理财家,也都死于冤狱。不同的是,杨炎害死了刘晏,自己又被卢杞所害,这当是中国古代冤狱中的典型。刘晏(715—780),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他少有才华,年轻时授官秘书省正字,累迁河南尹。上元元年(760)任户部侍郎,充度支等使。广德元年(763),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盐铁转运使。不久罢相,授御史大夫,领东都、河南等道转运租庸盐铁  相似文献   

13.
荀悦(公元148—209年),字仲豫,东汉末年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人,系先秦荀况的十三世孙,为当时著名的地主阶级的政论家和史学家。他自幼好学,十二岁时,就能解说《春秋》;因家境贫寒,无钱买书,常借阅别人暂时不用之书,一览多能诵记。他成人之后,逐渐走入封建统治行列,曾应曹操征召,初任黄门侍郎,后迁为秘书监、侍中,为献帝刘协侍讲禁中。他曾奉献帝之命著《汉纪》三十卷,时人称  相似文献   

14.
杜甫一生只参加过一次进士考试。这次考试,他落第了。考试时间,旧的年谱都订在开元二十三年,依据是开元二十四年后,进士考试由原吏部考功员外郎转归礼部侍郎主持,而杜甫诗中有“忤下考功第”的句子,因此他这次应试必在这一年之前,于是旧谱就随意订在了开元二十三年。   关于这次考试,杜甫只在后来的回忆中提过一次,这就是写于大历元年(公元 766年)的《壮游》,有关的句子是:“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   这几句诗,说出了这次考试的时间--中岁,地点--京尹堂。   由“独辞京尹堂”,可以…  相似文献   

15.
李端棻(1833——1907),字苾园,贵州贵筑(今属贵阳市)人,是戊戌变法运动中一位赞助新政的上层官僚。他主张变法,曾上书建议开设学堂、图书馆、报馆、派遣留学生等,疏请改革政府则例,并向光绪皇帝引荐康有为、谭嗣同等一批维新仁人志士,为推动变法运动的进行和发展做了不少工作。《清史稿》曾有这方面记载: 李端棻……同治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年出督云南学政,……光绪五年,转御史,……累迁内阁学士。十八年迁刑部侍郎。越六年,调仓场。前后迭司文柄,四为乡试考官,一为会试副总裁,喜奖拔士类。典试广东,赏梁  相似文献   

16.
1830年正月里,46岁的林则徐在福州老家为亡父服制将满。自他迈入四十不惑的这道人生门槛以来,先是从江苏按察使布政使任上卸下,为母亲郑氏丁忧回籍;后又赴任陕西按察使布政使不久又擢迁江宁布政使,四月未逾,乃父林宾日便在衢州府城卒殁,年七十九。  相似文献   

17.
一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keray,1811—1863)生于加尔各答一个富裕的东印度公司职员的家庭。五岁时,他父亲去世了,留给他大笔遗产。萨克雷的财产存放在印度银行里。一八三三年冬,萨克雷存款的银行倒闭,存入这个银行的遗产丧失殆尽。他无以生存,从此被迫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徐致祥(1838—1899),字季和,江苏嘉定人,1860年进士。1881年丁忧,1884年再补内阁学士,“上书极言天下事”。①1885年1月因反对铁路,被降级。②历任通政使司副使、光禄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宗人府丞。1889年8月以后,任左副都御史、大理寺卿。1894年视学浙江,“有严名”。⑧1898年为安徽学政,11月迁兵部右侍郎。次年5月卒于安徽太平使院。陈启泰(?—1909),字鲁生,又字伯平,湖南长沙人,1868年进士。1881年至1883年任御史,屡劾腐朽官僚,热衷近代化建设,力主抗法。从1884年开始,在山西、直隶等省任知府、道台。1905年9月授安徽按察使,次年9月擢江苏布政使,1907年任江苏巡抚,1909年6月卒于任。④徐致祥和陈启泰都是光绪朝清议的积极分子。陈启泰议论朝政主要在中法战争结束之前,徐致祥则延  相似文献   

19.
婉约词派的一代宗师李清照,犹如一颗毫光四射的宝石,牢固地镶嵌在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九龙壁上,光辉灿烂,千古不朽。李清照(1084——1155年左右,即北宋神宗赵顼元丰七年至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左右),号易安居土,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擅长古文,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号称后四学士(王学初《李清照事迹编年》),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  相似文献   

20.
阮新波(1970-),教授、博导,国内著名电力电子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87—1996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并先后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07年7—10月在香港理工大学电子与资讯系任ResearchFellow,从事合作研究。1996年至今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任教,200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3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