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生日是人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个人生之最,有时甚至是肩负着多少代人的期待、盼望、渴求和责任,在周围无以数计的人们的祝福声中迎来的。生日的内涵,随着岁月的推移、真正生命过程的展开而日趋丰富,所以才有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的人生感悟。生日是真正值得纪念的日子。生日的礼物虽然多姿多彩,可背后的故事是什么,您知道吗?  相似文献   

2.
华青 《当代老年》2008,(3):43-43
“论语”有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自己转眼间已进入了古稀之年,对人生不敢说大彻大悟,可我感悟到,只有活得明白,才能过得从容,活得潇洒。遗憾的是,不少人至今还难得明白!我愿把这点“小明白”写出来献给老年朋友,以期换来些“大明白”,共勉之。  相似文献   

3.
确实,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往往,“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竟”二字。迄今为止,世上出版过许许多多解答许许多多问题的书籍,证明一直有许许多多的人思考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依我想来,在同样许许多多的“世界之最”中,“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一个问题,是人的头脑中所产生的最古老、最难以简要回答明白的一个问题吧?而如此这般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又是一年的“三·八妇女节”,在这个女人的季节里,我们勿因自己年龄的增欧而叹息。女人过了三十照样可以“花样年华”,女人也同样可以“三十而立”。“三十而立”,不是要你三十而富,不是要你三十而贵,只是要女人们有一份三十而立的生活态度。任何事情都没有太晚的道理,只要你想就绝对可以。  相似文献   

5.
与“三十而立”的传统观念相比,“80后”纷纷步入结婚礼堂,是否为时过早?对此,“80后”自有一番见解。  相似文献   

6.
万志友 《职业》2011,(31):56-56
说到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让人难免想起赵本山和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里的对白。小沈阳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花完!”当然这是笑谈,从古至今国人认为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一个人不论获得多大的财富,如果不能与家人、朋友、社会分享,那么财富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钱生不带来,也死不带去。  相似文献   

7.
职场“漂流瓶”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这是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很多大学生认可的一个观点。虽然有些“跳早族”大学生通过不断选择,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理想人生坐标,可有很多人却成了职场“漂流瓶”。张斌,这个来自河南平顶山的2009年大学毕业生至今仍未就业,在这个熟悉的城市过着漂泊的生活,成为了一名职场“漂流瓶”。  相似文献   

8.
三十而立,尤其作为职场女性,此阶段面临事业、家庭、生育等种种人生关键问题,容易产生困惑、迷惘、无从取舍的矛盾状态,如果不能有效地规划和梳理,很有可能给未来的家庭生活和事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闫岭即是处于此矛盾当口的典型代表之一,她无疑是幸运的,把握住了成功转行的各方面的要素,最终找到了她职业中的“Mr.Right”。  相似文献   

9.
“三十而立”立的是家室是事业,“六十而立”立的是身心,是情趣,是为社会再作贡献的壮志与豪情  相似文献   

10.
人到老年,退归林下,人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个时候,老年人可以从做“翁”中,点亮自己的暮年:“开明翁”、“长寿翁”、“逍遥翁”、“多情翁”。  相似文献   

11.
当代我国部分青年受存在主义思潮影响较深,列举如下: 1.在“人生是虚无的,世界是荒谬的”思想影响下,有些青年对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党的领导缺乏信心。据统计,青年学生中52.86%的人对于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还没有考虑,14.36%的人明确表示不予考虑;82%的人只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想。 2.在萨特“人的存在先于本质”,“确定自身价值靠自由选择”的理论影响下,不少青年把“自我设计——自我奋斗成才——实现自我价值”视为人才成长之路和人生向导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青年——“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正如“早晨”一样,是个模糊的概念。它是指人的一生中介于童年与进入劳动世界,获得自立能力而为成年人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狭义的理解,常将它定义为十五至二十五岁,在现代社会,这大致是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一届大会提出的综合报告指出,许多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将那些没有稳定的职业,未能结婚和建立家庭,因而不能完全承担劳动者的责任、充分享受相应权利的人也划入青年范围,把这个年限提高到三十或三十五岁。我国的共青团员可保留团籍至二十八岁。习惯上将三十岁作为青年的上限,称“三十而立”;而在我国的政治学术语中,青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季羡林先生为人处世一直很低调,但是近一段时期,关于季羡林先生的文选、文集如雨后春笋,这自然是由于先生的人格魅力使然。手头这部《我的人生感悟》是一个独具匠心的选本。该书融合了季羡林先生在不同时期所写的人生经历、人生体验与人生回忆,内容侧重于“人生”二字,以指导青年一代树立崇高的人  相似文献   

14.
男人如衣裳     
画眉 《现代交际》2002,(6):10-11
与“心灵揭秘”一样,“冷眼看人”也是本刊本期所推出的一个新的栏目。“冷眼看人”与“心灵揭秘”不同的是:“心灵揭秘”是作者作为当事人,身临其中的心灵秘密的袒露,说的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认知;而“冷眼看人”则是作者以置身事外的眼光去审识人生,多少带有哲人的思索。希望对读者的人际交往行为也能有所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有话直说     
我有话直说□樊希安在北京有一个相当要好的朋友,在一次闲谈中,他向我传授了一条人生经验,这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话直说”。有话直说,开“直通车”,往往有好的效果。反之,“口将言而嗫嚅”,有话曲里拐弯,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就好比一个人深爱着另一个人,但憋闷...  相似文献   

16.
寒山手问拾得:“人生最需要学习哪门功课?” 拾得答道:“人生首先要学会原谅两个人。”  相似文献   

17.
减法做人     
贾天 《当代老年》2008,(2):39-39
有位作家曾这样说过:“人生的快乐在于你会不会减法做人。” 人生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哲人说人生如车,其载重量有限,超负荷运行促使人生走向其反面。人的生命有限,而欲望无限。如此看来,学会辩证看待人生,看待得失是十分必要的,有时,我们也应用减法,减去人生过重的负担,否则,负担太重,人生不堪重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成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因为“成功”往往与人生理想联系在一起,所以,具有不同的人生理想的人会用不同的意思来解释成功。在现代社会,大部分家长、教师喜欢将具有“高学历”或“高职称”,具有一定权力和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威望等视为“成功”。认为只有获得这样的成功,孩子将来才能有人生幸福。那么,  相似文献   

19.
开栏语 古龙说:“有人,就有江湖。” 烽烟四起,群雄逐鹿,多少侠客在培市亮剑,把乾坤于谈笑,运筹策于帷幄,浮沉于培市。成也兴,败也荣,不论他们在培训江湖成败如何,身后留下的是一段百味人生。 “风云人物”记录这样一群人的风雨人生,为拼搏者书写一段回忆。假如你身在培市,有传奇经历,请与我们联系,讲述你“背后的故事”。 采访热线:13558862611 早就耳闻他是四川广汉的“名人”,他以242元起家,开始了自己的传奇人生。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  相似文献   

20.
人生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件事:谋生与乐生。“谋生”是一个苦涩的词语,它意味着忍受、付出、疲累、无奈、受气、披星戴月、流汗流泪……谋生是人为之“人”必需的本事,会谋生才不会成为社会的负累,才能担当家庭的各种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