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现代人际交往,就是要创造一个“人和”的环境,争取更多的朋友,广结人缘,使人喜欢你,信任你,愿与你交往,从而得到尊重、理解、支持、合作。那么,受人欢迎的“秘诀”是什么呢? 坦诚诚实待人是一种十分有魅力的交际品格,真诚的人使人感到可靠,放心。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如果“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躲躲闪闪,讳莫如深,人们就很难了解你,贴近你。待人以诚就不能披上铠甲、戴上  相似文献   

2.
在人际交往中.有真诚、善良.也有虚伪、邪恶。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嫉妒、攻击和误解.就是人际交往这轮太阳中的“黑子”。那么,在人际交往中,当这类不如意的阴云遮襄着你时,你当如何处之?回答是:唱起“宽宏”这支歌。嫉妒:当你在学业中取得了出众的成绩;当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出类拔草的成就;当你的才能比别人略胜一筹时,也许便会招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的嫉妒。这时,你应该唱起“宽宏”这支歌:首先,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嫉妒。应该说,自己的成功或才能被人嫉妒不仅仅都是坏事。因为,别人没有的成就而你有…  相似文献   

3.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只要一提到男女同居, 就必然会让人联想到“性”。可是,随着 人类交往方式的进步和日益文明化,一种 纯洁高尚的生活模式正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观和交际观,这就是“无性同居”。 新名词“无性同居”虽说不雅,但颇能说明问题,可谓一语中的,让不明就理的人不致胡思乱想。都市男女为工作方便,干脆同住一个屋檐下,搭伴过日子,共同支撑琐碎的日常生活,这种简单而不暧昧的同居生活你能理解吗? 翻起上个世纪的老皇历,真让人不忍细看。不要说“试婚”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遭世人唾弃的事,就是孤男寡女偶然同处一室,也将…  相似文献   

4.
你受周围人欢迎吗?你能很好地融入到团队中吗?你会熟练运用人际交往的技巧吗?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极为重要的,有人讲话很“感人”,有人讲话却“赶人”,同样一句话,有人说得中听,有人说得不中听,因而有人成事,有人败事。“没有成功的个人,只有成功的团队”,要想成为强者、成功人士, 就必须要懂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让自己变成一个受欢迎的人。  相似文献   

5.
无声的密语     
心理学家们经过严格的观察研究得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绝不是人们简单的主观感受,而是确实存在于人们之间的事实。在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中,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实现的,而这其中,手势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手势语是人们非语言交际中最灵活、最显而易见的、使用最为广泛的身体语言之一,也是人们了解他人、洞悉他人心理,以及有效地表述自己的意图的一种交际密码。它不但能够表达清晰的意思,而且还能表达强烈的情感,常常有着话语所不能够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会“与人为乐”永华所谓与人为乐,就是在人际交往中,自觉以善意的态度,友好的言行,着意营造和谐美好的交际氛围,让交际对象感到愉快欢乐,把交际活动引向深入。事实证明,与人为乐是聪明人的交际选择。心理学认为,人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互惠心理倾向。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7.
一样的商品挂上不同的品牌,身份会截然不同。企业之所以不惜代价创立品牌,就是因为一旦品牌创立,商品的价值就会随之水涨船高。其实,人也有品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时听到某某“好”,某某“坏” 的评语,这就是人的品牌。 他人的评价,就是你留给他人的交际形象。你的个人品牌如何,直接关系到你在交际场中的得失成败。  相似文献   

8.
社交增辉术     
在人际交往中,提高个人形象,是每个人都努力追求的目标。要想实现它,只需要你说出一两句简单的话语,做出一两个简单的动作。与别人进行交谈,不妨高兴时就扬起眉毛,严肃时就瞪大眼睛,疑问处率直询问,听完后简要复述。这样的话,就会给人留下头脑灵活、擅长交际的印象。反之,如果你无动于衷,则可能给人反应迟钝的感觉。某歌唱演员在舞台上挥笔写就了一幅漂亮对联,数千名观众为此掌声如潮。这件事给人的启发是:如果你在合适的时机,大胆亮出你的“绝活”,就能大大提高你的声望,最好,这项“绝活”离你所从事的专业越远越好。“味…  相似文献   

9.
交往的双方,在一定时间内对对方的认识判项中,都可能只根据对方的风度、仪表、姿态、表情等将对方归类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并引起相应的情感体验,这就是交际学所讲的“认识偏差”。应用“心理名片”去转化对方对你的“第一印象”偏差在现实的交际活动中,“第一印象”先入为主的作用经常发生,它对个人或团体、组织既可带来益处,也可造成危害.“趋利避害”的办法很多,视情应用“心理名片”就是颇为有效的一看。林肯曾经说过;“不论人们如何仇视我,只要他们能给我一个说几句话的机会,我就可以把他说服.”请看他在竞选总统论辩中的一…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说真话容易,讲对话难;而只讲真话不讲对话的人,要想在社交中取得成功则是难上加难。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的确,就一般意义而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欣赏说对话的人。 有人不赞成这个观点,认为在人际交往中,能实话实说是真诚所在,更何况在某种情况下,说实话是需要勇气的;那种说对话的人,肯定是巧舌之辈。正是由于人们不了解“真话”和“对话”的分野所在,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可能要遇到因说“实话实说”所带来的尴尬:说真话原本是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11.
潇潇 《女性天地》2005,(2):18-19
撒娇是女人的天赋,但也不是“娇”通无极限。职场交际,别以为只要凭自己漂亮的脸蛋,就可以天下无敌。否则,即使你行得端走得正,也难免在职场交际中给人留下谄媚的印象。交通有规则,“娇”通也有规则,一切全在分寸之间。  相似文献   

12.
言语中称谓视点与社交指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言语交际中,用语言形式指称或者区别不同的交际上作不何能够使人明了县谁和谁在交际,而已使交际的主题领域、言语表现形式都呈现出某种特征。因此在社交中注意使用对人的称谓语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称谓包括三个方面:说话人的自我称呼;对听话人的称呼;说话人对听话人以外的第三者的称呼。言语交际中出现的称谓词语实际上是一种“指示”,这些称谓有效地区别了谈话的双方以及谈话中出现的其他人。仅就称谓的“区别”作用来说,它有点象每个人的姓名,如果不把重名重姓的因素算在内,姓名就是最好的一种互相区别的称呼。与姓名不同的是每…  相似文献   

13.
所有的人都希望取得成功,但不可能没有别人的帮助就成功,如果有一位“伯乐”指点迷津,会减少很多麻烦。当你遇到一位赏识你、愿意帮助你发展的领导,自然就是遇到了“伯乐”。但是,并不是说你前进路上的所有领导,都是你的伯乐,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的伯乐呢?  相似文献   

14.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粗心大意的人,往往由于对言行考虑不周,致使交际对象陷入难堪的境地。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这里抛砖引玉地为你介绍几种具体做法,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1.答非所问人总是有自尊心和虚荣心的。希望别人尊重自己,而不希望别人见面就提自己不愉快的事,诸如生理的缺陷,家庭的不幸,个人的隐私等都是不  相似文献   

15.
惯用语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的汉语词汇之一,它是中国学生口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但因为其特殊性却成了留学生学习和理解汉语的一大难点。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语音、语义特征和语用特点对惯用语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并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使用惯用语不当出现的偏误现象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和使用惯用语。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常用问话。一般情况下,当然要提倡开门见山,要了解什么,就问什么。但有时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它问会筹出是非,招来麻烦。所以,就需要曲问。曲问就是绕着弯子问,或无疑而问。曲问是交际中的一枚“石子”。有时,为了了解对方心中秘密,又不便直问,人们就投出这枚“石子”,去“声东去西”。例如,一个小伙子想了解某姑娘是否喜欢自己,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他试探地问:“我可以陪你走走吗?”这许问,姑娘即忙不愿意与他交往,也可以婉言谢绝,见方都不足难堪。又如,有的人健忘,自己的东西不知丢到哪里去了,但直接…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密码已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各种各样的信用卡、银行存单、电子信箱、个人电脑、保险箱乃至手提箱包都需要使用密码,于是乎,记住一串串不同的密码也就成了现代人生活中一件不大不小的烦心事,一旦遗忘其中一组密码就有可能带来麻烦甚至遭受意外的损失。令人可喜的是现在人们无需再费力地去记各种各样的密码,因为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一种利用人体密码鉴别身份的虹膜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上下级之间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人们历来重视交际之道自在精理之中。作为长期在中华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学派,尽管特别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类道德规范,视人伦等级为天经地义之事,但其交际之道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如《周易·系辞下》所说的“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读”,就是一例。即从今天的眼光天看,这一原则也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所谓“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意思是,正直的人寻地位高者交际,不巴结,不奉承;与地位低者交际,不读,不轻慢。这可说是儒家心目中理想的上下级之间的交际准则,恐怕今人也很难…  相似文献   

19.
人际交往中,往往会遇到一些让人生气的人或事,这时候,有的人免不了要宣泄一番自己的愤怒情绪。这就难免给人际关系蒙上一层阴影。那么。怎样化解愤怒情绪以保证交际的成功呢?心理学家指出,无论是发泄、宣泄,还是抑制、隐忍,都容易给自己和人际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愤怒情绪面前,只有适当地调节与化解,才有可能做到平息怒气,改善人际交往的氛围。做到这点,既需要良好的修养,也需要针对具体情形采用不同的化解手段。 以自嘲解怒气 当别人冒犯、顶撞你或有不礼貌行为时,你一定会有愤怒情绪。这时候你应该冷静下来,选…  相似文献   

20.
从交际学角度看,“同事”反映的是一种人际关系。当一个人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就加入了一定的工作集体──由此拥有了人们常说的“同事”。同事关系与上下级关系相比,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同事之间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等级关系;二是同事关系意味着他们在工作中既是天然的“合作者”,又是潜在的“竞争者”。 虚心求教做“徒弟” 很多人在第一天上班都有此遭遇:自己被领到一张桌前坐下,发下几页介绍、手册或材料让你看,然后,一整天就不会有人再来管你。周围的人都忙忙碌碌,进进出出,偶尔会问你两句诸如“新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