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江 《公共关系》2001,(2):52-53
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应聘期又到了。让人惊讶的是,来自大学校园里的消息说,毕业生现在越来越把“工夫”用在了应聘时给对方的“第一印象”上——想“露脸”,先“做脸”。  相似文献   

2.
经一年试行,长春师范学院决定于今年6月起正式实行毕业生“召回制”。作为东北高校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媒体对长春师范学院众说纷纭。据了解,长春师范学院这一“召回”制度始于2005届毕业生招聘洽谈会。当时学校向各招聘单位分发“召回承诺书”,承诺写明,两种情况下学校将召回毕业生:一是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存在某方面欠缺;二是毕业生本人发现自身不  相似文献   

3.
据说,今年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局势很严峻。已有预测数字称,2007年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在500万人以上。按照去年约30%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比例推算,今年如果仍有类似比例的“待业率”——那就是,会有150多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150多万受过大学教育的“社会闲散人员”,也会连累那些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中国青年报》有一篇报道引述新疆  相似文献   

4.
我对话费查询台很有意见,每当我拨通后,电脑都会指引你按这个键那个键,查询一次话费需要按上很多次,最后还经常出现“系统忙,请稍后再拨……”一天,家里电话响,来电显示上提示是人工催缴话费的号码。“您好,这里是X X话费中心。”我对答:“您好,这里是X X家……”“我想通知……”“现在启动语音转接系统。”没等她说完,我便用机械的声音说:“如果您需要男主人接听,请喊1;女主人接听,请喊2;小主人接听,请喊3;如果操作错误,请喊返回。”话音刚落,只听那边女子兴奋地叫来同事,纷纷议论:“这家电话够先进的。”于是她喊“3”。“对不起,您选…  相似文献   

5.
慧眼识商机一天,在长沙工作的何玲玲到一个朋友家去玩。朋友的房子收拾得整齐干净,桌上的花瓶里还插了一束花。花已经凋谢了。朋友见何玲玲盯着花瓶不放,解释说:“工作太忙,没时间换鲜花。”何玲玲见他很尴尬的样子,觉得有趣,故意打趣说:“那我来帮你买鲜花怎么样?劳务费由你给好了。”朋友一本正经地说:“说真的,如果你愿意干,一次给10块钱我也愿意!”  相似文献   

6.
说“格”     
古人的造字命义很有意思,往往暗合着现代哲学揭示的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由具体到一般(抽象),或者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就说“格”字吧,“格”傍木,本义为方形的框子,由此很自然地引申为一定的标准和式样,或曰“品格”;及于人,则为人品、风度等,其意义益见重要,直至为人及世间万物存在价值之所系。人们常说的“国有国格,人有人格”,更将“格”的神圣与庄严表露无  相似文献   

7.
王延俊 《职业》2014,(33):107-107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使用“说”教与“做”教的教学方法,力争使中职教育更贴近企业实际.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毕业生。  相似文献   

8.
美国心理学家罗宾森教授说过一段话:“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有人当众说他错了,他会恼火,从而固执己见,甚至会全心全意地去维护自己的看法。这不是因为那种看法本身多么珍贵,而是因为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罗宾森教授的论述告诉我们,“顺”在人际交往中是很重要的。与对方交往,若能顺着他的意见说,会让他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反之,如果逆着对方说,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使双方关系紧张,从而导致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9.
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普遍面临就业压力。众多毕业生及其家庭对此已深有感触,一些专家学者也为之忧虑。但时至今日,仍有人在坚持扩招,并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出一整套看法。其论点可大体归纳为:一、“大学生待业事属平常”。持此论者认为,我国扩招前就有大学毕业生待业现象,发达国家也不乏待业者,因此,现在有大学生待业也不足为怪。对这一问题,我们  相似文献   

10.
没有人喜欢雷梦佳。 高年级的男生听到她的名字会露出发怵的表情,因为这个初一女生“打起架来比男生还厉害”;曾经的中学校长叫她“惹事妖精”,并且没过几天就开除了她;老师对她很“无奈”,家长说她很难管,连亲弟弟在讲起她时,都是一副害怕的表情,因为“姐姐总打我”。  相似文献   

11.
张建平的脸一向比较严肃,但并不黑。至于“黑脸”外号的由来,谁也说不准,只是有一小事确实让他的“脸”黑了起来。那是2002年底的事情,他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彭某,因在安源开挖露天煤,被镇上的安全员“送”到了派出所。彭某心中窃喜:“我的朋友当所长,看能把我怎么的!”  相似文献   

12.
每期文摘     
《伴侣(A版)》2007,(2):48-49
<正>元帅与班禅济最1困96难1的年时,是期我。国有经一次,陈毅、贺龙两位元帅一起看望班禅,大师用苹果招待客人。起初,大家都很客气,班禅就亲自递给他们。陈毅说了一句:“好久都没有吃到苹果了,真好吃”。班禅很惊奇,不禁问道:“真的没有苹果吃?”陈毅说:“连饭  相似文献   

13.
蔡成 《现代交际》2004,(4):32-33
“贝克汉姆”是一条狗,纯种北京狗。结婚几日,老婆说:“我想养条狗。”在商业步行街徘徊了七个来回后,我说:“随便买一个吧,又不是选老公,那样仔细!”老婆狠狠白我一眼:“我就是选老公没仔细,一失足成千古恨。”我赶紧噤口。那天没买。老婆说:“我要买又便宜又好玩的那种。”我  相似文献   

14.
“浙江人经济”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人经济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他们有能量巨大的商团,可以“小商品大市场”地运作。近日,参加中国民营经济高峰论坛,听到了一个新名词:“浙江人经济”。细细想来,很有道理:今天的浙人早已不再局限于浙江一域的发展,其足迹遍及全国以及世界各地,浙江经济自然而然也就走向了“浙江人经济”。大概说起来,有井水的地方就有生意可做,而有生意可做的地方,必有浙江人。“浙江人经济”着实是市场经济下全国统一人市场乃至全球化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5.
某大学的学生宿舍里发生一场不愉快的争论。家在湖南、四川、湖北的同学讲“黔驴技穷”的故事,口口声声把“黔驴”说成“贵州的驴子”。家在贵州的同学心里很不是滋味,越想越窝火,于是到处查找资料,予以“还击”:“成语‘黔驴技穷’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黔之驴》一文,文中‘黔’指唐代的黔中郡,管辖今贵州大部以及今湖南、四  相似文献   

16.
眼下,把活泼、时尚、开朗、健康的年轻人称“阳光女孩”、“阳光男孩”。我们说某少年很“阳光”是说这少年单纯,健康,积极向上,乐于助人;我们说某青媚艮“阳光”,是说他(她)正派,透明,乐观,热情奔放,心无杂念;  相似文献   

17.
看了这个标题,一定有人会说:这不是废话吗?当然是法治好。对于一个社会来说,人治好还是法治好?恐怕如今没有人不说法治好。但是我们现在说的是学术评价。在学术评价中,所谓的“法治”,如今自然就是“量化”——单位时间内发表了多少SCI、EI、CSSCI论文、出版了多少专著(许多地方还要统计字数)、得了多少数量多少级别的奖项、拿到多少”课题”、入账多少经费……这些数据是“硬杠杠”,有了这些“硬杠杠”,往上一套,人人平等,似乎优劣立判。各种各样的评估、申报等等,也都只看这些数据。这套做法近年愈演愈烈,许多有识之士都已经指出其种种弊端。然而维护这套做法的理由也很雄辩:你说这样不好,那怎样更好?!  相似文献   

18.
“五硬”浅说郭赛蓉明代进士支大纶,在《示儿》中说:“丈夫进权门须脚硬,在谏垣须口硬,入史局须手硬,值肤受之塑须心硬,浸润之谮须耳硬”。几百年过去了,支大纶早已化为黄土,但今天琢磨一下他的“五硬”,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先说“脚硬”。我们有些人一遇权门脚...  相似文献   

19.
《老人天地》2010,(2):38-38
近日,一篇名为《一个漂泊在外的应届毕业生写给农民工父亲的忏悔信》的帖子在一论坛上引发热议,发帖者“我是小猫猫一个”称,本科毕业工作了大半年.月工资只有一千左右,还不如当农民工的父亲.所以一直骗家里说自己在外生活很好,年底因为“连帮妈妈买件毛衣的钱都没有’只得骗家里’加班,就不回家了”。  相似文献   

20.
(1)最不该开的玩笑:看错对象的玩笑 某年轻人去公司应聘,见接待处是位老头,突然生出一种幽默感来。主持的经理也是位老年男子,一见面问他“你是怎么知道我们这里有空缺职位的啊?”那年轻人故意开玩笑,神秘地说:“有那么一只猫告诉我的。”主持人不明白:“猫?什么猫啊?”那小伙子眼睛瞅着门外接待处,说:“瞧,就是那个家伙!”结果他没能被录用。他的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