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MichaelE.Stinson 《上海科学生活》2001,(2):32-33
一个19岁的孩子虽然没有成为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却仍然吸引了媒体的视线。当《时代》杂志于去年10月刊登了关于范宁的报道时,他已经渐渐厌倦了这种媒体关注。范宁18岁的时候为NAPSTER编写的程序,使他迅速地在以知识产权为主的行业内成为名人。首先站出来的是音像业,他们试图用法律手段阻止NAPSTER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希区柯克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11,(7):51-53
站在房门口的那个女人的身影,是不是比芭比高一点,瘦一点?他开枪时,心里还隐约有点不对劲的模糊印象。现在,那种印象被重新拾回来,而且在他焦躁不安的想象中,越变越大,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为了稳妥起见,哈德森提前赶到那儿。天色昏暗,下着毛毛雨。当他从紧急楼梯爬到三楼时,有点儿喘气,他在楼梯上蹲下来。过了一会儿,他爬到窗户边,窗户没有锁。既然窗户没有锁,他就不必费心去撬开它了。哈德森觉得芭比太大意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特殊的打呼噜,非常危险,甚至有可能会夺去我们的生命。这种特别的呼噜在医学上叫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或者简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用老百姓通俗的话讲叫打呼噜憋气。我国大约有5000万例睡眠呼吸暂停患者,50%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同时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睡眠呼吸暂停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上游原因,形成两者的恶性循环。什 相似文献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03,(1)
节日期间,有人介绍对象,蜜里加油地说,那人是美籍华人,某某名人之后,全家人都在美国,姐姐妹妹都是小有成就的服装设计师,那男人咋老实规矩,又咋靠得住,长得又男子汉啦,年龄又相当啦……绕着圈说了半天,弄得我十分纳闷,不由得问了一句:"那人是干啥的?"介绍人发虚了,说正在北京帮助家人料理生意呢。听介绍人天花乱坠地一通说,终于挑动了我的好奇心。咱还没跟美籍华人打过交道呢,想起我们杂志经常登"美籍华人找华籍美人"之类的故事,想着说不定还真有个馅饼掉到我头上了呢,尤其是那人还问,女方愿不愿意跟他出去定居?想当然地认为,那边真有花园别墅、珠宝钻戒等着女主人呢。 相似文献
15.
17.
18.
19.
正如今拥有私人飞机的赵本山不仅带给我们一个真实的励志故事,更为我们梳理出了一个真实可行的文化品牌发展模式,但其商业模式中也埋着种种危机。1990年经过姜昆的引荐,赵本山凭借小品《相亲》走进了央视春晚的大门,随后他迅速在全国走红。通过春晚的影响力赵本山迅速成为中国一线笑星,也使赵本山明白了平台对演员的巨大影响力。从此赵本山不遗余力地将春晚作为自己延续品牌知名度的最佳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