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学散文的自觉出现在中唐时期,其突出的标志是韩、柳散文,尤其是柳宗元的文学散文.但是,散文的自觉是否完全因"古文运动"?笔者认为古文运动的出现,是儒学复兴和元和中兴这两大要求的必然,是新兴庶族地主阶级试图建构儒家道统和干预社会政治要求背景下的产物.中国古代散文在中唐古文运动之前经历了缺乏独立文学意识的散文阶段、较为自觉的骈散相间阶段、在纠正骈文之失中完成骈文向散文转变的阶段.韩、柳文学散文以其极高的文学价值确立了中国古代文学散文的完全自觉,其虽受古文运动的影响,但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已决定了它自觉的必然并非依赖于古文运动.  相似文献   

2.
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文坛再度兴起复古主义思潮。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韩孟诗派皆在复古的旗号下追求创新。中唐文坛的复古主义思潮与安史之乱以后的夷夏之辨有密切关系,胡汉关系的破坏导致汉民族本位文化的强化,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夷夏大防"和"尊王攘夷"的观点得到推崇。文化上的夷夏之辨反映在文学上,带来了文坛的复古主义思潮。民族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最终使得文化趋同,少数民族的汉化也使得文化上的夷夏之辨变得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3.
唐宋古文运动复古实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唐宋古文运动是复古而不是革新.其领袖不仅大张复古的旗帜,而且十分忌讳"新变",不可能为革新.唐宋古文运动伴随当时复兴儒学的思想运动,摧毁了魏晋以后新生的尊重人的个性的玄学,独尊了复古的儒学,不能为革新.古文对骈文的胜利乃文言战胜口语,古代句法、词汇战胜时下流行的语汇,只能为复古.二、唐宋古文运动是对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时代"的反动和倒退.1.终止了魏晋以来未能完成的"文笔之辨",使文学观念趋向模糊;2.贬低文学,使魏晋时几乎独立的文学,又成儒道的附庸和工具;3.从"化成天下"角度论文,有意模糊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4.
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国势倾颓之时期待王朝中兴,推动儒学复兴,积极参与政治革新,在经世致用的需要下大力进行古文的创作。其中有很多人任当时的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他们利用掌书王命的职权,或以理论相号召,或以实践相支持,对诏敕进行了文体方面的改良和革新,使这一封建王朝的最高政令文体能够更好地为君主统治服务,同时也起到了推广古文写作的作用,构成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虽然是一场文化运动,但是其目的并非单纯为改变当时的文风、文体,其更主要的用意在于以变革文风为契机,对魏晋以来的士族门阀制度、佛老大行其道而儒教衰落、中央集权不稳固等社会弊端进行革新,同时也是新兴庶族集团争取自身利益实现人生价值的举措。因此韩柳古文运动的背景除了古文文体自身发展的趋势之外,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中唐国家中兴、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以及庶族地主集团争取既得利益的需要。通过对这一运动背景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说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是依托于政治革新的,是中唐政治革新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中唐贞元、元和之际,新乐府运动和古文运动相并崛起于文坛。“新乐府”领袖之白居易,不仅以丰硕的创作实绩辉耀当代,而且用有系统,有纲领的诗歌理论启发和指导了新乐府的诗歌创作。白居易的诗论有个显著特点——政治色彩很鲜明。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谈些个人的浅见,以求教于各位师长。  相似文献   

7.
新乐府和新乐府运动是中唐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继1950--60年代的研究高潮之后,在1980年代初期至1990年代中期又掀起了另一个高潮,至今对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仍在中唐文学研究中占著着重要地位.从诸多学者对这一文学现象研究的著作和论文看,可以发现,近30年对于新乐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辨论"新乐府"运动之有无;研究"新乐府"的概念与界定,"新乐府"与其他文体之关系,以及"新乐府"的特点与价值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一、唐宋古文运动是复古而不是革新。其领袖不仅大张复古的旗帜 ,而且十分忌讳“新变” ,不可能为革新。唐宋古文运动伴随当时复兴儒学的思想运动 ,摧毁了魏晋以后新生的尊重人的个性的玄学 ,独尊了复古的儒学 ,不能为革新。古文对骈文的胜利乃文言战胜口语 ,古代句法、词汇战胜时下流行的语汇 ,只能为复古。二、唐宋古文运动是对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时代”的反动和倒退。 1 终止了魏晋以来未能完成的“文笔之辨” ,使文学观念趋向模糊 ;2 贬低文学 ,使魏晋时几乎独立的文学 ,又成儒道的附庸和工具 ;3 从“化成天下”角度论文 ,有意模糊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9.
“皮陆”诗派是晚唐后期最重要的文学流派 ,它得名于皮日休、陆龟蒙 ,也可包括创作倾向与之一致的罗隐、杜荀鹤、聂夷中等。“皮陆”派在文学思想上操儒家实用的功利主义文学观 ,继承中唐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的传统 ,强调文学要服务于社会政治 ,要批判现实 ,有补政教。其诗歌最引人注目的是批判现实、反映民瘼的作品 ;数量最大的是抒写个人遭遇和内心情感的作品 ,有闲适诗、干谒诗、下第诗、咏史诗等。他们诗歌的艺术风格并不相同 ,大体上皮、陆属博奥奇险一路 ;罗、杜、聂属浅易明畅一路。  相似文献   

10.
独孤及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在古文运动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他提倡宗经复古,文质并重,强调作家道德修养,主张化骈为散。不但提出了系统的古文观,而且创作了许多富于现实针对性、极具革新风貌的散文,为中唐古文运动高潮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