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08,(1):40-41
中华民族对“年”特别重视,在新年的第一天很讲究“吃”,大年初一吃什么,全国各地的习俗不同。  相似文献   

2.
建石 《百姓生活》2008,(2):51-51
进入冬季,很多人身体的某些小部位如手、脚、耳朵、小腿等感觉特别寒冷,医学上把这种反应称为寒症。其主要原因不是摄入热量不够或身体脂肪不够,而是身体血液循环不好或缺乏某种维生素导致。有这方面苦恼的人,不妨试试以下几条具有抗寒作用的暖身攻略。  相似文献   

3.
刘岩 《社区》2013,(33):43-43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大驿坝社区党校自今年3月15日成立以来,面向广大群众,定期开展党课学习,采取“主菜+点餐”式授课,在宣传党的章程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通报社区工作的同时,通过意见反馈箱、调查表、QQ群和居民小组长,收集民意,针对居民所需开课,做到服务于民,扩大党校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在上古,"为"字常有"谋取"之义。以郭店楚简本为依托,通过文本内外语境的分析,可知《老子》中"无为"之"为",应该采取这一含义。所谓"为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等说法,意指执政者"爱民治国",代表公利而不谋求私利。这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即"道"的实质。它是针对春秋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提出的政治要求,也是在当时一种突出的社会思潮中形成的,老子把它看作虽不具形质却真实存在的永恒规律性。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大音希声,大象亡形"、"不言"等涉及艺术与美的观点,都是《老子》核心思想的延伸;以往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史中,基于对老子思想玄虚化的理解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并不符合艺术和美的规律,需要加以清理。  相似文献   

5.
感受“美”     
“美”,人皆有之,外表美,内心美,具有美的人举不胜举,可是,整个大自然里,却不仅仅只有人类具有这种美。花草有之,动物有之,益虫有之,就连害虫不也一样吗?谈起“美”,无不让人想到很多很多,可是,却很难令人想起生物圈里的美,那种默默的美,无私的美。我家里养了一只小狗,名字叫小寒,非常可爱。每当看到它,我脑子里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邻居以前那只令我又讨厌又感到惋惜的狗。它,相貌丑陋,可以说,跟小寒差了十万八千里,以前,我十分讨厌它,看到它时,我甚至会觉得恶心,可是,因为那一个晚上,它死的那一个晚上,却令我对它改变了看法。那是一个深秋的…  相似文献   

6.
7.
尹云霞  周键森 《社区》2012,(2):26-27
南京市福润社区坐落于美丽的秦淮新河两岸,总面积1.3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13000余人,其中户籍人口2200余人,是2009年成立的一个新型农村社区。为全面满足新农村新居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新需求,社区从硬件提档升级、软件规范创新两方面同时着手,探索一条符合民愿、凝聚民心、发扬民主的特色品牌文化发展道路。福润社区"电子书房"便是社区两委在深化文明创建新载体方面的一个尝试,旨在为社区居民、尤其是社区的失地农民和离退休老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8.
尹云霞  周键森 《社区》2012,(3):26-27
南京市福润社区坐落于美丽的秦淮新河两岸,总面积1.3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13000余人,其中户籍人口2200余人,是2009年成立的一个新型农村社区。为全面满足新农村新居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新需求,社区从硬件提档升级、软件规范创新两方面同时着手,探索一条符合民愿、凝聚民心、发扬民主的特色品牌文化发展道路。福润社区“电子书房”便是社区两委在深化文明创建新载体方面的一个尝试,旨在为社区居民、尤其是社区的失地农民和离退休老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9.
苏格拉底“美是什么”追问本体,要求一个本质定义作为回答,是西方式的美学话语模式;希庇阿斯“什么是美的”以指示定义的方式指出美的形态,是中国式的美学话语模式。前者表现为封闭的终极模式,后者表现为开放的生成模式。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一场问答预示了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对话的不可能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围绕“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美学现象,学术界形成了“泛化”论和“异化”论两种截然对立的立场。如若从美的本质和美的范围这两个方面来衡量,“异化”论比“泛化”论更显合情合理。之所以说更为合情,是因为“异化”论在对美的本质的认识上,体现出比“泛化”论更为执著的人文追求和更为浓厚的人文情怀;之所以更为合理,是因为“异化”论在对美的范围的理解上,比“泛化”论具有更多的学理性。  相似文献   

11.
姜娜 《社区》2010,(30):16-17
前两年,如果你路过大连市的甘井子街头,便会发现一名五十开外、污秽不堪、面容苍老的男子,他终日精神萎靡地游荡街头,每每走到靠近食杂店、饭店的垃圾桶跟前,他总是火速跑过去埋头扒拉起来,如果捡拾出一些尚好的残羹剩饭,就会一边“咯咯”地笑,一边坐在墙角不顾众人的目光,狼吞虎咽地狂吃起来。  相似文献   

12.
孔遥遥 《百姓生活》2008,(10):59-60
顽,指的是顽强。我们将最近几年世界范围内一些平凡女性的不凡故事,做了一次梳理。这些普通女性,面对灾难、不幸和各种意外,以顽强的意志求生存、谋幸福,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的、爱的奇迹。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在德国境内的最高级别情报人员,不得不面临被驱逐出境的事实. 此前,从未发生过美国的亲密盟国驱逐中央情报局(CIA)驻外站长这样的事。  相似文献   

14.
“残缺美”是个老话题了,有不少人已经写文章论述过。但对于“残缺美”是否存在、“残缺美”的本质及其范畴是什么等问题,还没有形成大致相同的看法。因此,笔者不揣孤陋,把对“残缺美”的探索写出来就教于大家。为了探讨“残缺美”的一般规律,本文所说的艺术品的残缺,包括由于主、客观种种复杂原因而使原来完好无损的艺术品产生的残缺和文学艺术家在文艺作品中所再现的事物本身具象的残缺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一) 本文提出这样的论题,很可能被看作是对美学的一种唐突和亵渎,被当作一种违背常识不懂美学的荒诞念头。因为在谈到美的时候,人们总是把它同直观、同事物的具体的感性形象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不但一致认为美只能是形象的、感性的,而且把任何抽象的、理性的东西排除在美和审美活动的范畴之外:“美总是指某种具体形象,抽象的东西即使是真的或善的,也不是美。”(施昌东)“‘精神美’、‘心灵美’、‘内在美’等等是指‘美德’,应在美学研究对象(美丑)之外”,“‘真’‘善’只有当其有能唤起审美知觉的形式时,才与审美活动有关。”(蔡师勇)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审美经验也在不断地证明着美的形象性和具体性:难道不是  相似文献   

16.
武文 《新少年》2015,(3):8-9
她记得,自己刚当老师时,孩子们称她为"美姐姐",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口中的"美姐姐"已变成了"美妈妈"。称呼的改变不仅仅见证了岁月的流逝,更多的是孩子心中真情的呼唤。结缘少先队——美好开端她的名字叫刘美,1998年成为一名小学教师,那时她就有幸与少先队结缘,担任了沈阳市和平区南京一校大队辅导员。满怀着激情和青春的朝气,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由于  相似文献   

17.
时尚,是青春的翅膀,它使青春变得更缤纷多彩;时尚是美丽的浪花,一波不去,另一波又紧跟着来了;时尚,是海滩边的细沙,你总是很难去抓住它的全部。时尚,是一种艺术,它会让你有“蒙娜丽莎”般的美丽。或许,你是时尚的“追求者”,你总想赶上它的步伐,与它同行。但它又好像一直让你落在后面。时尚,是一种创新,它会使你失去原先的自己,而创出新的“自我”。或许,你是时尚忠诚的“维护者”,在家长指出你某个地方的不对时,你会说:“这是时尚,是个性,你不懂”。时尚,是一种“痴迷”,它会使你的心灵失去理智。或许,你是时尚的“迷恋者”,你被它所摆布,…  相似文献   

18.
岁逢戊子,生肖属鼠。俗名“耗子”的老鼠,相貌丑陋,劣迹斑斑,历来名声不好,故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之说。  相似文献   

19.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静心考览,不难洞见:美无处不存,俨然一种生活态度,无声无息间静静影响着生活,沁润着我们的点滴细节。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和动情演绎渊源已久,使得美逐渐演变为一门学问——美学。美是一种感受和心理体验,亦或和谐与默契的暧昧缠绵,但凡予人欢愉  相似文献   

20.
“美”是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是一个争论最多 ,却最不能达成共识的概念。文章通过对传统和现代的“美”的概念的梳理、审美经验的分析 ,指出对“美”的系统阐释应当在审美人类学、审美文化学和审美个性三个层次进行。以这三个层次为基础 ,文章坚持“人是美的尺度”的基本观点。在对“美”的阐释中 ,放弃流行的以“真善美三统一”为基本框架的静态的横向阐释模式 ,而代之以上述三个层次的动力的纵向阐释模式。文章批评了一些国内当前流行的观念 ,反对“以美为真”,混淆科学与美学 ;反对把形式美原则抽象、绝对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