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新闻教育要服务于新闻实践,就必须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当下,媒介形态、生态环境都促使各种媒介趋向融合,也对媒介从业者提出了新要求。新闻教育尤其是地方高校单一学科、单一技能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媒介融合的需要。地方高校新闻教育要紧跟媒介融合的趋势及新闻实践的变化,就必须打造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新闻实践教学平台,打破人才评价机制和引进机制,构建适合自身的学科架构,推行特色教育,积极探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培养具有融合理念、多种学科知识、多种媒介传播能力的高素质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2.
虚假新闻不仅误导受众,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破坏媒体的公信力,还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媒介融合趋势的不断加速,各种形式的虚假新闻有增无减,花样百出。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是遏制虚假新闻泛滥的治本之策。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对新闻媒体、媒体从业者、媒体受众以及媒体把关人等不同主体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体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制化水平,引导受众理性参与,净化公共媒介环境。  相似文献   

3.
新闻从业人员作为重要的"把关人",在新闻报道的采集阶段、加工阶段和发表阶段都掌握着信息传播的生杀大权.作为向媒介产业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的高等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新闻人才,是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本文从新闻把关人理论的角度探讨当前高校新闻人才培养问题,提出高校应强化"通识教育",与新闻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加强新闻实践环节,积极培养学生的媒介组织观念和政策观念.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范围内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以及媒介融合趋势的日益加速,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新闻教育,都感受到了改革新闻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新闻教育改革过程中,总体的发展趋势是:培养学生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其"记者意识";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解放思想,拓宽新闻教育的国际视野;顺应媒介加速融合及传播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趋势,培养"全能型"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不断融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媒介生产和传播平台,即全媒体。全媒体环境下,媒介内容的生产、传播、消费等传统形式已经被改造甚至被颠覆,传统新闻教育也因此需要作出重新的调整和规划。在全媒体环境下,新闻教育应该在重视社会学、哲学等人文综合素养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媒体技能培养和训练,同时又要适时调整,促使新闻教育向综合化、网络化、移动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以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需要的跨学科复合型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6.
从传播学视角看当代中国新闻教育的阙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传播与教育实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传播学的原理与方法也适应于教育研究,适应于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传播学总体上分为传者、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分析等5大领域。从传播学的独特视角,观照作为传播行为之一的新闻学教育,审视其存在的阙失,以期找到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从宏观性融合深入到微观性融合,本文通过观察媒介融合所带来的新闻传播变革,思考当下新闻教育的调整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智能媒体传播格局使得新技术日益成为关注热点,但媒介伦理对于技术的规制依然关键,新闻价值观的理性回归是新闻传播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技术变革和传媒格局重构的时代背景下,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实践中焕发生机与活力,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势在必行。以红色新闻资源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从价值引领创新、专业培养创新、教育平台创新三个维度,创新红色新闻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融合的教育模式,为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突飞猛进的新媒体正改变着新闻传播的方式和人们的生活空间,由此也为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民族新闻教育在传媒新格局下,怎样与时俱进地去适应传媒的变化,切实联系社会实际,为民族地区培养适时而合格的新闻传播人才,以加快各民族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这是摆在大学新闻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我们应努力去做好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新闻传播的专业性和专属性受到巨大冲击与挑战,令新闻传播的公共性在信息传播的社会化中得以凸显。对新闻报道而言,"观点"作为主观性意见和个体性认知,不仅以话语的姿态呈现于事实的逻辑表达中,也同时以一种选择性策略投射出社情民意,从而聚合成公民新闻和公共新闻的信息处理方式,它具体表现为媒体报道中的新闻观点化和观点新闻化取径。作为对媒介生态变迁的顺应,这样的报道取径可以概称为"作为新闻的观点"的话语生产与媒体话语实践。在此过程中,新闻传播的社会属性、社交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媒体与社会通过新闻生产的对话可能亦得到增进。以此媒体话语参与公共传播的社会表达实践来观照当下的观点新闻及意见生产,本文认为:新闻报道的范式转型将是媒介、技术、人文交互整合与调适之结晶,也是其形塑的媒体话语走向深度智识、助力心智和谐的重构公共理性的责任所在及能动回应。  相似文献   

11.
在利用数学的学科品质、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数学史料进行德育教育时应立足于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爱国主义教育与人格教育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的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应成为衡量高校是否按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高校能否担当起教育创新的重任 ,是关系到学校能否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健康、稳定地成长 ,进而影响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创新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创新教育是教育创新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种属人的社会活动 ,要研究教育 ,首先得理解人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 ,要进行改革 ,便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法规政策的解释度越是清晰,其权威性、贯彻性、约束性、公正性就越强。《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的本意是鼓励社会各种力量积极兴学,以解决我国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这与中央政府早些时期颁布的《教育法》中明确规定的“教育不以营利为目的”似乎有些矛盾,如何正确揭示其中的内涵是目前必须解释清楚的重大问题。通过对民办教育目的、学校管理、政策法规、现行操作、教育公平的维度进行有意义的探讨后的结论是:政府应该拿出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可操作性的而不是理想性的具体政策,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本文从素质教育的维度探讨高职教育的特点和高职艺术教育的必要性,论述了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职业能力的开发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创造教育能够培养起认知结构和人格结构中构成创造力所需的一切素质.提出素质教育应把创造力的培养作为核心,才能使人的本质得到真正发掘,以及展示人的社会价值.最后,对如何建立创新教学体系,从观念创新、教学过程创新、评价标准及模式创新、教师角色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在全世界范围内,教师教育已被公认为是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尤其在普及读写能力、职业技能及作为国家发展基础的公民意识等方面。对于教师教育改革的热情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周期性循环,但令人沮丧的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教师教育是复杂教育生态图景中的一部分,其变化部分源于教育改革者的努力,部分源于教育家们也无能为力的自然社会力量。拟通过探寻“叙事”、“理论与实践”及“互惠学习”等概念来描述这一教育图景及其潜在的指向性变化。同时,也将从国际教育图景中的沟通、交流、学习与竞争的角度思考教师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当今时代的学生承受、克服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越来越弱的现状,阐明挫折教育的必要性。从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教育,战胜挫折的信心、勇气教育,挑战挫折的能力培养三个方面,阐述了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性。同时,认为实施挫折教育,必须与爱国主义教育、生存教育、危机教育等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方法.在以往对教育行动研究的研究中,我们忽视了对教育主体的关注,但正是各教育主体在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各教育主体实际行为的改进,使教育行为研究真正能成为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优化学生的心理生活,为学生追求完满的生活作准备。中小学心理教育必须依据心理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及需要,科学地组织心理教育过程,通过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科学地选择心理教育的内容,善用各种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开发校本资源,才能保证心理教育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