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涉江》"邸余车兮方林."王逸《章句》云:"方林,地名."历代楚辞研究者均承王说,唯明人王夫之提出异议,谓方林是"方丘树林"(《通释》).不过释"方"为"方丘"似无明证.按:《广雅·释诂》:"方,大也."《国语·晋语》:"今晋国之方".注:"方,大也."又,"方"有"长"义,当为楚地方言.例如楚人称"长城"为"方城",郦道元《水经注·沅水注》  相似文献   

2.
一、传统与复兴 景点命名、地名命名,共属于地名学研究的范畴。对于地名学的研究,我国源远流长,早在战国就已经流传,而于西汉成书的《谷梁传》中,就提出了“水北为阳,山南为阳”的地方命名原则;汉代《越绝书》,不仅解释地名,而且还总结地名命名的方式,如“因事命之”;《水经注》对地名渊源研  相似文献   

3.
地名是一个语言词汇,语言是有民族性的。不同民族分布区域内的地名,一般总是由生息繁衍在当地的土著居民以其语言命名。地名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民族迁走后,其地名往往被后来者沿用而不发生改变;一个民族迁到一个新的无人区时也会带入原来的老地名,或用本民族语命名新的地名。1、从异地同名中发现民族迁徙的踪迹钱穆先生在《再论楚辞地名答方君》一文中详细介绍了这种探寻民族踪迹的方法①。他说:“异地同名,决非时同并起,亦非偶然巧合,古人迁居无常,由此至彼,往往以故地名新邑,如殷人所都皆曰‘亳’之类是也,故鄙论谓探索古史地名,可以…  相似文献   

4.
<正> 有研究生来质疑。他们说,新出版的《夏史论丛》(齐鲁书社出版)在页6、102、248—249、313—315处都谈到夏史上的两个地名:斟寻和斟灌,在书中除页6处涉及较详外,余均一掠而过。斟寻和斟灌究在山东,抑在河南,我们还是不清楚,请予讲解。我回答说,要弄清楚,光在两个地名上打交道不成,要看旁枝旁叶的许多书,才能有收获。例如顾炎武《日知录》卷六中有“因国”一条,略曰:“有胜国;有因国。《周礼·媒氏》: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左传》:凡胜国曰‘灭之’,是也。……(《礼记》)《王制》:天子诸侯祭因国之在其地而无主后者。……”这是说,“胜国”,是被征服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人民政府于一九八二年四月在沈阳召开了辽宁省第二次地名工作会议暨首届地名学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一百二十余人。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谢荒田同志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中国地名委员会八十多岁高龄的曾世英老先生给大会作了学术报告,中国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际桐和李汉杰二位同志也先后讲了话。省测绘局副局长、地名委员会副主任过庆增同志作了《关于辽宁省地名普查工作的基本总结》。会议讨论了《辽宁省近期地名工作安排要点》。在首届辽宁省地名学学术讨论会上,代表们广泛交流了各种学术见解,宣读了二十多篇学术论文。属于地名命名研究的有《谈谈中国地名的起源和演变》(熊树梅)、《新宾满语地名的特点及释义》(刘庆华)、《试论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语专名的命名特征》(乌广聚)、  相似文献   

6.
上邽何处寻     
一、问题之提出 甘肃古县“邽”与“上邽”是同地异名,还是两个地名?具体位置在那里?学术界至今没有弄清楚。例如新版《辞海》有关这两个地名的条目就是自相矛盾的。试将《辞海》“邽”“上邽”“赵充国”三条辞目释文表列排比如下:  相似文献   

7.
秦汉文献中的“青阳”不在安徽——与何光岳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阳”地名,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一句中;《汉书·邹阳传》中也有“越水长沙,还舟青阳”一语;三国时的苏林注《汉书》,称“肯阳,长沙县也。”后世学者多以长沙为战国末和秦汉时期的青阳。  相似文献   

8.
由著名语言学家张涤华教授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古籍部出版的五卷本《全唐诗大词典》,是我国首部大型诗词典,汇集了唐诗歌语言研究之精粹,系古今学者辛勤考索之结晶,收录《全唐诗》、《全唐诗外编》(中华书局)词目;以词语为主,广收成语典故、人名地名、官职、古代文物典章制度词目及名旬、习惯用语等;按《康熙字典》214部首归部,依《广韵》、《集韵》标中古音反切、声类、韵部,每一项先本义,后引申义、通假义;书证按初、盛、中、晚唐和五代顺序选例,同时收录《全唐诗》和《外编》所收2200多作者近五万首之多的唐诗词目。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9.
古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本出汉语考王雪樵《汉书·霍去病传》:“元狩二年,去病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扬武呼得。”颜师古注曰:“祁连山,即天山也。匈奴呼天为祁连。”这种说法后来被迭加引述,沿袭不辍。例如《辞源》“祁连”条曰:“匈奴语呼天为祁连。”《中国地名大...  相似文献   

10.
刘章以诗名世。他的诗面向生活,抒发真情,风格质朴,流美有味。这些特点也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因为无论从内容观照还是形式表现来看,他的散文都具有被生活和艺术的法则所肯定的独特美质。首先,就作品内容看,这种独特美质更多地体现为“真诚”二字,或者说,更多地体现于作者的赤子之情。 刘章的散文按题材可以划分为家乡生活和家乡以外的生活这样两大类。这两类作品的具体内容可以说是五色杂陈。有饱蘸笔墨直接抒写乡情的,如《乡情》、《归家忆》、《山行忆》等。也有通过赞美家乡的山川、风物侧面流露乡恋之情的,如《雾灵春色》、《烟豹二洞志》、《石砚潭记》等;有随作者游踪履痕记述四方风景名胜的,如《天下第一盆景》、《观响山》;也有借描写乡里故实、民间风俗采溯人生百味的,如《黑石》、《家狗记》、《掏獾》、《搭石》等;还有作者感抚世事、追怀故人的篇什,如《风筝魂》、《芳草魂》、《千岁叔叔》等。然而在这些各不相同、异采纷呈的作品中却贯注着一条鲜明的“血脉”,这就是真诚。  相似文献   

11.
在诗歌中巧妙地插入地名是诗人们常用的手法之一。中国古典诗歌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等,不胜枚举;西洋诗人也深谙地名之用,钱钟书《谈艺录》中曾论及此:“李特(H.READ)《诗态》复增广举柯尔律治In Xanadn did Kubla Khan及白朗宁Childe Rolande to the Dard Tower came等句,论之曰:‘此数论无深意而有妙趣,以其善用前代人名,外国地名,使读者悠然中生怀古之幽情,思志之逸致也。’余按神秘经验中,常有此事。”李特氏敏锐地抓住了地名人诗的文化内涵——或发思古之幽情,或启思志之逸致,其功用非轻。不过这也给诗词的翻译出了一道难题:如何在翻译中尽量传达出地名的独特意韵?本文拟结合国内外一些名家的译例及评论,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1965年开始有了国际地名标准化会议,目的是推行单一罗马化,即不要在国际事务中一个地名有多种罗马字母的拼写形式。1975年我国应邀参加了联合国这个会议。参加的条件之一是要有个代表国家的地名权力机构。因此,由国家测绘总局、公安部、外交部、文字改革委员会、新华社于1977年报请国务院成立了中国地名委员会。不过,早在建国初期由于报纸、课本、地图上外国地名的译写存在分歧混乱,对各方面都带来工作上的困难;后来在展开全国测绘工作中,对于少数民族语地名的汉字译写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关部门对此都很重视。例如国家科委于1963年就已向国务院提出关于成  相似文献   

13.
唐末,福建观察使王审知,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开辟了甘棠港.据宋欧阳修《新五代史·闽世家》云:"海上黄岐,波涛为阻,一夕风雨雷电震击,开以为港,闽人以审知德政所致,号为甘棠港."说明甘棠港在黄岐.但是,在唐宋时期福州管辖地区内,自古至今,曾号称黄岐的地名很多,如连江有黄岐,福安有黄岐,宁德有黄岐,福鼎也有黄岐:至于甘棠,不但福安有,霞浦也有.所以王审知所开辟的甘棠港在什么地方,就有闽县、福鼎、连  相似文献   

14.
1978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与外交部、测绘总局、地名委员会共同制订的《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指出: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的中国人名、地名,适用于罗马字母书写的各种语文,如英语、法语、德语、  相似文献   

15.
1978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与外交部、测绘总局、地名委员会共同制订的《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指出: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的中国人名、地名,适用于罗马字母书写的各种语文,如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世界语等。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史记》中的《太史公自序》对其出生地交代得很清楚,只因为后人对少梁、夏阳、龙门等古地名的具体所在和所指认识不同,才产生了对司马迁的出生地有种种说法。如:山陕之争的河津说和韩城说;在韩城境内的五种说法是华池、高门、芝川镇、夏阳城内和龙门砦等。  相似文献   

17.
1978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与外交部、测绘总局、地名委员会共同制订的《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指出: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的中国人名、地名,适用于罗马字母书写的各种语文,如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世界语等。  相似文献   

18.
1978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与外交部、测绘总局、地名委员会共同制订的《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指出: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的中国人名、地名,适用于罗马字母书写的各种语文,如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世界语等。  相似文献   

19.
1978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与外交部、测绘总局、地名委员会共同制订的《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指出: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的中国人名、地名,适用于罗马字母书写的各种语文,如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世界语等。  相似文献   

20.
1978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与外交部、测绘总局、地名委员会共同制订的《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指出: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的中国人名、地名,适用于罗马字母书写的各种语文,如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世界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