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资产阶级革命派理论家朱执信,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之一。他在阐发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时,着力论述了民生主义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采纳、吸收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使他对民生主义的解释更激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思想,作为从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潮向共产主义思潮过渡的先声,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一在朱执信的著作中,民生主义和社会主义含义相同。而在更多的情况下,他把实现这一革命的过程,称为“社会革命”或“社会政策”。这和孙中山所说的“民生主义者,即国家社会主义也”是一致的。但朱执信对社会革命的原因、实现的道路及其内容的论述,不仅丰  相似文献   

2.
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之一,朱执信热情赞颂救国运动中的阶级斗争方式。他从社会革命的主、客体角度,将社会成员划分为“细民”与“豪右”,并用接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细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对其寄予深切同情,他还强调了“细民”在社会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的“细民”思想,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期,即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时期,以孙中山、黄兴、朱执信、宋教仁、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邓演达等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派在从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看到了欧美日本资本主义国家在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的过程中出现了贫...  相似文献   

4.
列宁离度评价孙中山,誉为“革命的民主主义者”;毛泽东同志肯定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的先行者;宋庆龄同志推颂孙中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这些都是十分确切的科学论断。张磊同志在所著《孙中山思想研究》中力图严格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  相似文献   

5.
朱执信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杰出的理论家和活动家。他的革命生涯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高涨、低潮和破产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轫阶段。朱执信名大符,诞生于1885年。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广州渡过的。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朝政府的统治所造成的深重民族危机和窳败社会政治在年青的朱执信胸中激起了变革现实的热望。1902年,考入当时新式的“教忠学堂”。他热衷于探求新知识,并且和一些志同道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家斯诺夫人在回忆宋庆龄的文章中写道,宋庆龄作为孙中山夫人“照她的性格来说,她是应该受到孙中山保护和爱怜,而不是要投身去为孙中山战斗的”。但严酷的斗争现实,却使得宋庆龄成了捍卫孙中山的坚强战士。民主革命时期宋庆龄几十年的斗争生涯正是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宋庆龄是孙中山革命思想最忠实的继承者,继承和捍卫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宋庆龄民主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之一。本文试图从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论述一下宋庆龄为捍卫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国民党右派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史上,曾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仁人志士,其中朱执信算是一位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革命者的典型。 为深入探究朱执信一生所作所为和整个思想,有必要理清其思想发展的脉络,分析其思想特征,以便作出实事求是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朱执信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个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可以1917年十月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为标志区划为前后两个阶段。这样划分是符合他自身思想演进特点的。  相似文献   

8.
最近,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陶季邑所著《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派与社会主义思潮》一书.这本内分7章、近32万字的学术著作是作者在多年锲而不舍地研究中外社会主义思想史有关问题的基础上,勤苦研究的又一成果.作者以20世纪开始以来的辛亥革命时期、民国初年、五四时期、大革命时期、大革命失败后等不同历史时期为经线,以孙中山、朱执信、黄兴、宋教仁、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邓演达、柳亚子、陈友仁等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为纬线,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派因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努力探索中国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是国内学术界中对此课题比较系统、比较全面研究的首创之作.  相似文献   

9.
宋庆龄是中国妇女的楷模,“国之瑰宝”。她的一生是英勇战斗、无私奉献的一生。本文主要谈宋庆龄在孙中山逝世之后,继承与发展孙中山的思想和事业,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正确立场,同一切违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反对国共合作的行为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为创建新中国建立的不朽功勋。1孙中山于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后,宋庆龄没有被悲痛压倒,也没有像当时有些人所希望的那样,因此消沉,“悄然退居幕后”①。她化悲痛为力量,很快地振作起革命精神,勇敢地投入了为实现孙中山未竟事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与孙中山研宪蓬勃开展相并行,宋庆龄研究也欣欣向荣。未庆龄传记、年谱、论文、图片集纷纷问世,呈百花争妍之状。盛永华同志积多年辛勤研究之成果,汇成<宋庆龄论》又以探索宋庆龄思想和实践的有创获的新著而引人注目。把孙中山和宋庆龄紧密联在一起研究,是本书的一大鲜明特点。诚如作者开头所指出药:“在长夜漫漫的旧中国,宋庆龄和他的导师、战友、同志、伴侣——孙中山,宛如黑暗天幕中的一对‘双子星座给灾难深重的民众带来希望、信心和力量”,“当其中一颖巨星报落后,另一颗星辰依然高是天际”,“照耀着民众的长期的、…  相似文献   

11.
民主革命派与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学术界首次系统地研究了从辛亥革命时期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以孙中山、朱执信、宋教仁、廖仲恺等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派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这一课题,指出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早期国民党人传播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地位陶季邑从辛亥革命时期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朱执信、廖仲恺、宋教仁、胡汉民、戴季陶等早期国民党人一直在探索与宣传社会主义学说。他们传播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史...  相似文献   

13.
论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博大精深 ,而他的经济思想是在古今中外多种经济思想或流派的影响下形成的。本文认为 ,促成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形成 ,主要有三个理论渊源 :一是对中国固有思想的“因袭” ;二是对西方近代经济学说的“规扶” ;三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宋庆龄与何香凝在几十年革命斗争中所建立的深厚友谊,分析她们的性格特征及政治倾向,指出她们之间的革命情谊,是以炽热的爱国思想为扎实的基础,并在捍卫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和反帝斗争中不断得到巩固与发展,由于她们独特的身份和崇高的威望,她们团结战斗,作山了特殊的贡献,从而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1920年1月底至2月初,上海厚生纱厂到湖南招收女工一事在湖南省会长沙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各界在长沙《大公报》、《湖南日报》、上海《时事新报》、《星期评论》等报刊上就此事展开了激烈辩论。时任《新青年》主编的陈独秀选择其中的15篇文章,加上自己的评论《我的意见》一起以“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编入《新青年》的劳动节纪念号(第七卷第六号),这组文章反响甚大,影响深远。后人甚至认为此文标志着陈独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形成。而参与其中的穆藕初、朱执信等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朱执信(1885-1920)是孙中山先…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充分肯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理论家朱执信是我国最早的社会主义研究者和他的历史地位之后 ,着重分析了他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科学性、完整性与内容的丰富性方面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极大差距 ,并指出他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两个特征 :其一为中国历史上传统思潮的平均主义倾向 ;其二为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国家主义表现。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 ,中国社会被迫进入了一个缓慢而又艰辛的转型时期。在道德方面 ,中国始终处于继承传统和学习西方的两难境地。为解开这一矛盾 ,许多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与讨论。然而真能在思想上自成系统 ,有所创获者并不多见。其中孙中山先生便是这少数人中的佼佼者。1  孙中山从中国革命需要出发 ,对中西方道德思想进行了认真地研究 ,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的传统道德 ,孙中山认为 :“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 ,首是忠孝 ,次是仁爱 ,其次是信义 ,其次是和平”。① 对此 ,孙中山的价值取向是“古为今用”。他指出 :“使…  相似文献   

18.
试论孙中山与宋庆龄研究宋戈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领袖、政治家和思想家;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亲密伴侣和战友、政治家、思想家,是孙中山革命理想、事业忠诚的继承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之一。这两位时代的巨人,对于近现代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中国人的革命观念实现了由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从而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清王朝的覆灭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中国现代革命观念形成中,既承继了中国古代革命观念的有生命力有影响力的内容,又引入了西方近代革命观念、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无政府主义革命理论,更有中国革命派思想家综合中西古今思想资源所进行的融贯与创新,如邹容初步提出的中国民主革命纲领、孙中山确立的三民主义、陈天华主张的国民革命与英雄革命相区分、朱执信主张的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相并行,其中不仅包含了反清的内容,也不仅包含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容,还包含了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社会主义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20.
国民党民主派包括两部份人。一是国民党左派,他们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始终遵循与坚持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他们是最初的民主派,一贯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一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背离反动营垒的反蒋派,他们曾受过孙中山先生革命三民主义的熏陶和教育,又从亲身经历中认清了蒋介石的反动本质,幡然醒悔而站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阵线上来。组织政治力量,高举联共抗日旗帜,呼吁国共合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的震撼下,以宋庆龄、何香凝为代表的国民党民主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奔走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