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乱的丰富无章的壮美──评匡燮《无标题散文》邰尚贤余秋雨在序言中称匡燮的《无标题散文》是一本奇特的书。仔细读后,我觉得秋雨的评价是从日常的、习惯了的意识范畴而论的。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无意识的范畴来阅读、领悟散文的全部内涵,这本书并没有什么“奇特”,它... 相似文献
2.
嵇山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1)
作者认为,“典型”属现实主义美学范畴,是现实主义创作规律的一种理论表现;将“典型”规定为创作的普遍规律、又进而规定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不容置疑的观点,其科学性很值得怀疑。本文即就其中若干论点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3.
《求是学刊》2017,(4):129-134
历来论者言及陶渊明在宋代的影响,多以梅尧臣始。然细察史料可知:梅尧臣前的宋初六十年,以宋初三体为代表之文人,就已开始接受陶渊明之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宋初三体对陶渊明诗风和人格的不同解读,使宋初诗坛呈现丰富多彩的面貌,这为宋代乃至宋代以后的各朝诗歌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白体诗师法陶渊明之吏隐态度,提倡知足保和、洁身自高的中隐态度,在诗作中表现为言行不一;晚唐体学习其洁身自好、情趣高雅的隐士之风,以不恋尘俗的隐士形象追求小隐的境界,使心灵与行为合一;西昆体对陶渊明的偶尔标举,主要是一种附庸风雅,其欲兼得仕禄与隐名之投机心态,可称之为大隐。 相似文献
4.
苏轼的散文理论,虽未有专著,多散见于书、序跋、杂论之中,但综合观之,还是比较全面系统的。在继承前人文论遗产的基础上,往往不囿于传统之见,能从文学本体的特征、规律出发,比较客观地进行探讨而有所发展和创新,自成一家之言。一 对于文学中“道”的概念及其与“文”的关系,一直是唐、宋时期的一些古文家所讨论的重点。不管是韩愈的“文以载道”或柳宗元的“文以明道”之“道”,也不论是以穆修、石介等所推尊的“道”和欧阳修所倡导的“文以充道”之“道”,基本内容、实质,不外乎“孔孟之道”,即儒家的理论核心。王安石虽曾提出了“有补于世… 相似文献
5.
6.
往岁读王摩诘辋川绝句:“独坐幽重里,弹琴复长啸。”以为“啸”可能是幽人逸士兴致勃发之际的狂呼大叫。及读岳武穆《满江红》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又以为“啸”无非是抒发英雄豪气的长叹之声。近年稍窥魏晋之学,干“啸”之问题方略有解会,始知畴昔所想谬误之极。所谓“啸”,乃是古人的一种特殊习尚,而在中古土林尤为风行。它与被时之中国文人生活契合无间,犹如丹葩之耀于芳林,白云之村于青天,别有风致。自魏晋之后,“啸”又升华为中国古典诗文的固定意象之一,尤其应受到治诗者的注意。而幽追深透的历史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7.
列宁在领导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多次表达关于“链条──环节”的思想,即关于全部政治生活就是一条无穷无尽的链条,必须在特定时机抓住链条上的特殊环节以掌握整个链条,并切实准备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理论。本文试图对列宁“链条──环节”论的提出和发展、哲学内涵和现实意义作一初步探讨。 一、列宁“链条──环节”论的提出和发展 把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转变成革命实践是列宁面临的时代主题,与此紧密联系,列宁提出并具体运用了“链条──环节”论。从理论上讲,“链条──环节”论是列宁提出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以及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8.
9.
东晋末年,陶渊明家乡寻阳郡战乱频繁,动荡不安,而陶诗却很少反映这些社会现实,他注重抒写"胸中天",表达对完美人格与理想人生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景物多具意象性特征,给人图画般的视觉享受,从而呈现出理想化倾向。这与陶渊明儒道思想的交织、避害保命思想的萦绕以及对世风日下、壮志未酬的痛心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论萧统对陶渊明的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传>是现存最完备的陶渊明传记.<文选>第一次以缜密的哲学与艺术思维对陶渊明的作品进行开创性的遴选和艺术价值的判断.<陶渊明集序>是陶学史上第一篇学术论文,它使陶学进入了哲学研究的层次.萧统的文学创作对陶渊明的接受有新成就.萧统的陶学成就达到了南北朝时期的顶峰. 相似文献
12.
13.
魏崇武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3,(4):22-27
“羁管山东”时期,元好问的散文创作表现了他的“以文存史”之思、对文化遗产的守望之情、对真情美德的赞颂和呼唤以及对佛道的复杂心态,虽然总体质量上与前一阶段相比略显逊色,但在取材和表现手法上却颇有特别之处,其中以小品短文为佳。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陶渊明诗歌中明确地存在着对老庄道家之“道”的深深追求。这种追求是一种精神境界,具有独特的感受,有时在宇宙大自然环境中获得,大都是在饮酒中获得,故称之为“酒道”。作者结合具体作品对这种“道”的精神进行了分析,其主要内含是无为而任自然,求“真”而脱世俗。他不断追求的“道”的境界,从生活实践来讲是他在“大济苍生”之志不断受到打击的结果;从思想上来讲是他在两骨思想意识新觉醒潮流中对人生价值不断追求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和杜甫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山峰,两者有着深层的诗学渊源关系。杜甫涵纳百川转益多师,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滋养了杜甫的诗歌。而诗圣杜甫对陶渊明及其诗歌的评价、阐释、接受和发展自然提升了陶渊明的诗学地位,光大了田园诗的成就。虽然杜甫认为陶渊明“未必能达道”,且这一观点引发了学术史上的长期争论,但是杜甫同时又充分肯定陶诗的崇高地位,在诗学史上第一次将陶渊明列于谢灵运之前,认为陶诗完全合乎《诗》、《骚》的诗学精神,且在自己的田家诗中自觉接受并发展了陶诗的体恤万物的情怀、“真”的诗学精神和恬淡的审美风范。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士人对陶渊明人生模式和诗歌艺术的认同接受,批评陶渊明的声音也一直未断。这些批评涉及了除陶渊明的人品和道德以外的所有方面,包括陶渊明的思想信仰、人生观、价值观、生存方式、生活态度、社会理想,以及陶渊明的“酒”。“拒陶”现象从侧面反映了唐代文化的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的创作与东晋玄言诗风格迥异,南朝的文论家和史学家对他的诗人身份没有给予应有的认可和评价.陶渊明的家世影响、交游情况以及他质性自然的人生观,是他与东晋诗坛疏隔的原因.田园题材的创新,士大夫精神家园的找寻、获得与传播,昭示了陶渊明与东晋文学疏隔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虚构与纪实,是人类叙述活动乃至思维方式的最基本的两个范畴。演示类叙述作为与人性最相契合的叙述方式,其现在在场性、受述者参与等特点容易致使人们搁置或漠视叙述框架,甚至将一切还原成经验事实。通过考察演示类叙述的展示、即兴与不可预测、受述者参与、非特有媒介等体裁特征,可以将虚构变为真实的种种可能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20.
“闲情”自当属真情——论陶渊明《闲情赋》的人格意义张廷银在现代人关于陶渊明《闲情赋》的研究文章中,我认为袁行先生《陶渊明的〈闲情赋〉与辞赋中的爱情闲情主题》①最值得一读。它不仅肯定了《闲情赋》淋漓尽致地描写男女情思的单篇艺术成就,而且指出了该赋在古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