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价值中立是一个见仁见智有价值的话题。本文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对它的接受史进行了考察,认为批判“价值中立”是由于“现在”,解释“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尽管“价值中立、具有局部的合理性,在崇尚科学的今天应该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2.
“价值中立(Value free)”接受史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中立是一个见仁见智有价值的话题.本文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对它的接受史进行了考察,认为批判"价值中立"是由于"现在",解释"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尽管"价值中立"具有局部的合理性,在崇尚科学的今天应该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3.
作者不同意一种流行的看法,即认为科学是价值中性的。作者认为科学是具有价值合理性的,易言之,科学是非价值中立性的。本文首先从主体性、利益及真善美的统一等三个方面论证了科学是非价值中性的。然后,对科学价值合理性的表现形式,作出了深层分析。通过科学知识系统的价值取向的宏观、微观考察,论述了科学价值合理性的第一种表现形式。通过科学社会建制的价值规范,论述了科学价值合理性的第二种表现形式。文章最后重点考察了科学价值合理性的第三种表现形式,即科学是如何经过三种途径来实现其意识形态功能的。  相似文献   

4.
科学知识的文化研究是与科学知识的社会研究不同的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思潮。主要有六个研究主题,分别是:科学的反本质主义;科学实践的非解释性;强调科学知识的物质性;强调科学实践的文化开放性;颠覆科学实在论或科学的"价值中立说";对认识批评或政治批评的承诺等。这一与众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传统命题的合理性提出挑战;丰富了科学研究的主题;开辟了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我国科技伦理研究领域存在两种思想倾向:一种认为科技是中性的工具,另一种认为应在科学与技术之间作出区分,科学是求真的,从而是至善的。但实际上科学与技术是不可分割的,科学也不可能与政治、军事、商业等截然分开。科学既不是至善的也不是价值中立的,科学有好坏之好。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传统政策科学方法论受到了越来越严厉的批评。围绕回到拉斯威尔“民主的政策科学”这一中心议题,新的政策研究范式、方法和途径不断涌现。这些新兴理论在方法论上,不仅对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学说提出了质疑,而且对政策研究中的客观实在假设、基础理论和方法都提出了最为激烈的批评,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政策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曾经一度被视为政策科学方法论基石的科学合理性理论,也因此被一种外延更为宽泛的社会合理性理论所取代,这种政策研究方法论上的范式转向,最终导致了“政策科学”向“政策研究”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除方法论迥然有别外,韦伯与法兰克福学派之间非常相似。在概述两者之间关系和比较两者的方法论基础上,发现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合理性批判的核心就是对韦伯价值中立批判。但是不同的法兰克福学派学者对价值中立批判的视角并非一致,不同的研究视角获取的研究结论也就存在差异。通过对价值中立和技术中立关系问题的澄明,意欲勘察法兰克福学派内部价值中立批判的逻辑规律。  相似文献   

8.
价值中立论批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价值中立论是在西方具有较大影响的一种社会科学方法论,它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论,认为社会科学只能陈述事实,不能做价值判断;第二,马克斯·韦伯系统化了的价值中立论,一方面反对把价值完全逐出科学之外,同时坚持社会科学家必须保持价值中立;第三,当代西方的价值中立论,把真理和价值,科学和意识形态完全对立起来,并以前者反对后者,借以否定和攻击马克思主义。价价中立论的根本错误在于:1.在社会科学领域,价值中立是根本不可能的;2.它在理论上割裂了真理和价值、科学和意识形态的统一;3.它会导致歪曲和否定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从一般的学理上来说,哲学因其拥有应然不具备必然的属性而区别于实证科学。如果说哲学也具有某种必然性的话,也是一种依据其立论的现实性而具备的一种合理性,或者说是一种价值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科学进步中价值标准的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进步的合理牲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们就科学进步的标准也提出了多种看法。本文旨在说明,科学价值有其特殊的内容,科学进步的合理性始终是一个认识论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引进伦理价值因素是值得商榷的,纯粹的科学探索仍然属于一项理性事业。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立场不应仅限于是否坚持价值中立的争论,而应扩展思维,从社会科学本身的学科性质入手,在广阔的问题论域中把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多元价值观。社会科学研究的多元传统决定了价值立场的多样性,实证主义倡导价值中立,人本主义主张价值理解与价值判断,批判主义更是力求价值批判与革新。社会科学的客观性、规律性和可检验性等科学性质决定了在研究规范层面坚持价值中立的必要性。社会科学研究特有的主体间性以及主、客体的情感性、价值性要求价值关联的涉入。同时,社会科学的实践性强调对人类生活和社会价值的引导.使社会科学做到求真、求实与求善、求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中目前存在着重视科学精神而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科学在价值上中立性质的分析,强调当代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受教育者学会“正确地做事”,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其明确“做正确的事”,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试析马克斯· 韦伯的“价值中立”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斯·韦伯的"价值中立"学说对当代社会科学的影响很大,也有很多的争论,文章系统地分析了"价值中立"学说,指出其矛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传统政策科学方法论受到了越来越严厉的批评。围绕回到拉斯威尔“民主的政策科学”这一中心议题,新的政策研究范式、方法和途径不断涌现。这些新兴理论在方法论上,不仅对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学说提出了质疑,而且对政策研究中的客观实在假设、基础理论和方法都提出了最为激烈的批评,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政策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曾经一度被视为政策科学方法论基石的科学合理性理论,也因此被一种外延更为宽泛的社会合理性理论所取代,这种政策研究方法论上的范式转向,最终导致了“政策科学”向“政策研究”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开创了不同科学编史学传统的两位著名的科学史家柯瓦雷与库恩的科学观进行了哲学反思与比较。提示了两种科学观根本特征,分析他们的两种不同的西方哲学思想传统来源,论述了两种科学观之间的差异性所产生的理性与非理性、价值中立与非中立性等张力是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行政哲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学科性质而言,行政哲学是一种面向行政实践、以行政问题研究为主的实践哲学,其理论活动方式在于对时代提出的行政问题进行解构和批判。行政哲学研究具有批判性、反思性和价值性三个方面的特性:批判性主要体现为对行政现象及其背后原因的分析与批判,对行政理论合理性的检讨、反思与批判;反思性表明指导行政哲学研究的是一种体现着研究者价值立场的“反思性知识”;价值性则说明任何行政哲学的活动并非“价值无涉”或“价值中立”,而总是在一定的价值基础或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选择现代主义是科林斯和埃文斯提出的一种审度科学的新立场,对理解科学研究的第三波的理论取向和当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简而言之,选择现代主义意指,从道德和价值的层面来看,现代社会依然应选择科学作为认识可观察世界的基本方式。选择现代主义不仅主张选择科学作为认识可观察世界的方式,而且要求应从价值和道德层面对科学进行辩护,重视专长与经验,从应然而非实然审视科学规范,技术决策应基于专家共识而非真理,应将技术决策划分为技术阶段和政治阶段,反对技治主义和民粹主义,维护和贯彻科学的传统与价值是科学家与所有人的道德责任。之所以力倡选择现代主义,一是因为要抵御社会对科学的道德价值的侵蚀,进而捍卫科学;二是因为民主社会离不开科学。在科林斯那里,选择现代主义的合理性被认为是不言而喻的。由此,选择现代主义面临立论基础薄弱、诉诸非理性主义、倒向新基础主义、是一种智者统治等多种批评。然而,选择现代主义也颇具启发意义,提示STS学者,是时候深入反思STS的历史了,但这种反思是一种避免绝对主义的审度,也是一种兼顾STS理论与实践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8.
马克斯·韦伯的"价值中立"学说对当代社会科学的影响很大,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争论,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价值中立"学说,并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话语,它是对现代理性的一种反思,无具体、本质的定义.而作为后现代主义理论发展的后现代科学同样也无标准的定义.它对现代科学进行了批判,但却不是肆意攻击.在价值观方面,现代科学的主流们主张价值中立,而后现代科学则继承了库恩以来的科学是有价值负载的观念,强调科学、科学家们应后现代  相似文献   

20.
科学价值中立说从关于事实与价值的“自然主义谬误”理论出发,经过科学价值负荷说的洗礼,从简单地由科学的真理属性否定其价值属性,走向了认为科学的认知价值,以及在科学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价值和制度价值具有中立性的观点.这种观点在本质上是科学价值超越或高于其他一切社会价值的价值论,而非价值中立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