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理念与光照--论柏拉图理念论对中世纪哲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溥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3-28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在柏拉图思想体系中,它也是对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产生最大影响的理论.它所表现出来的先验性则在中世纪发展为光照论,从而成为近代唯理论和先验论哲学的先驱.它和托马斯-亚里斯多德主义的分歧最终导致的是对上帝(神学)的两种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的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基调和核心,是具有唯心主义色彩的,曾是被抨击的对象.但是根据柏拉图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立场,其美学思想中也有不少的积极之处,并且对西方美学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研究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对当代美学也有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的"理念论"与当代社会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2):152-156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从 关注自然转向关注人本身。本文阐述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在人类文明史上的积极作用,认为其 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仍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呈衰败趋势的四种政治制度:荣誉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僭主政制.政制衰败的理论基础在于理念论和灵魂说.理念论揭示了现实政制衰败的可能性,灵魂说则解释了这种衰败的可能是如何成为现实的.理念论和灵魂说共同构成了柏拉图政制衰败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的理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继尧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柏拉图的哲学和美学的核心概念———理式论 :1 确定它的本原的初始的意义 ;2 寻求它引申的、在某种哲学体系中实际存在的意义 ;3 说明这种术语理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田晓瑜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25-26
柏拉图认为,灵感的源泉是"诗神附体",灵感的表现是失去理智的迷狂状态,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回忆"真善美的理性世界。灵感源于物质世界,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在大脑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相互作用下,经过人脑所具有的跃发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遥远的古希腊开始,先哲们已经开始歌颂爱神、探讨爱情。系统的爱情观在柏拉图的著述中已经论述得淋漓尽致。本文主要从《斐德罗篇》、《会饮篇》这两篇最伟大的柏拉图对话著作入手,来发掘柏拉图的爱情哲学观。 相似文献
8.
祁谕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Z1)
柏拉图理念论作为哲学与神学的交汇点,它的理念认知智慧不在于外在的神学与唯心形式,而在于吸取和彰显柏拉图理念论的合理内核。他对认识对象、认识来源、认识过程的理性洞见集中体现了他的理念认知智慧:认识主体的认识对象是共相、一般,不是表象、具体;关于认识来源肯定认识主体性,美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辩证过程。其实质: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彰显主客和谐性。这一认知智慧随着西方现代性的生长和扩张及对科学技术理性的盲目推崇而逐惭被遗忘,从而造成人类在生态危机中越陷越深。为能走出生存危机,今天有必要重申柏拉图的理念认知智慧,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人类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9.
陈迪泳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2):77-79
“道”与“理念”分别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庄子和古希腊的柏拉图对宇宙万物的认识。两者有相通之处 :本体论与价值论的含义相近。同时两者是相悖的 :“道法自然”与“理念命定一切”、“心与物游”与“艺术摹仿影子”、“心斋坐忘”与“迷狂回忆”,分别是庄子与柏拉图的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艺术特性及审美途径。庄子以“游”昭示世界本原、人生真谛 ,柏拉图以迷狂给理念世界寻找艺术的回家之路。 相似文献
10.
张映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6):43-46
理念论构成柏拉图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甚至全部思想的基础,其理性主义和本质主义的特质以及现象学直观的方法给胡塞尔建立严格科学的现象学哲学以重要的启示,构成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始源.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的自我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56-62
《巴门尼德篇》是柏拉图(Platon)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它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柏拉图对自己的以《斐多篇》—《国家篇》为代表的“相论”的错误的反思批判,在第二部分,柏拉图尝试重建“相论”,结果是一个初步的范畴论。 相似文献
12.
何丽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3):292-296
现代西方哲学是唯心主义否定之否定的发展。现代西方哲学放弃了单纯从时间和逻辑上论证精神第一性 ,不再在这两者范围内讨论形而上学问题。人本主义哲学从意义和价值上谈论精神第一性 ,科学主义则是从语言和实在的关系谈论精神第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都是对近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超越 ,但两者仍然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原则区别 相似文献
13.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政治思维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3):37-41
柏拉图的政治学说是政治化了的伦理学,是对苏格拉底思想的偷渡。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维正相反,他通过批判其师柏拉图而回归到苏格拉底的立场,换言之,与柏拉图相比,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维更接近于苏格拉底道德优先的原则。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政治思维更明显地趋向于形而上层面与形而下层面的对立,趋向于精神世界与行为世界的对立。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的“洞穴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海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16-21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洞穴喻”的哲学寓言。这是一个关于人从黑暗走向光明 ,从无知走向有知 ,从被遗弃状态走向被拯救状态的神话。它最形象地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理想 :“光源”是理念论的终极实在 ;“灵魂转向”是理念论的基本原理。柏拉图为西方思想精心设计了一个“光源隐喻” ,它是对光明的一种理解 ,是理性自主独立的凯歌 ,其核心是对“永恒在者”的“光源化”。西方现代文明之“根”一直可以回溯到柏拉图的这个最基本的哲学寓言。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易红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2):289-291
希腊大哲学家兼教育家柏拉图的名著《理想国》,蕴涵着丰富的、迄今仍熠放着启示光芒的教育思想。它对于我国教育的改革特别是长时期存在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德育水平滑坡、素质教育难以落实等问题的解决颇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柏拉图的“哲学修辞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志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5):539-545
在《高尔吉亚》《斐德若》《苏格拉底的申辩》对话著作中,柏拉图探讨并总结了在雅典民主制下,言辞技艺在政治领域的实践运用,创造出ρητορικη?一词指称公共政治领域的言辞技艺(即狭义的修辞术),并且从正反两面揭示了智术师派修辞家宣讲的修辞术存在的利弊。在哲学与修辞术的关系上,柏拉图并非简单地一概否认修辞术在政治领域的运用,而是在肯定修辞术作用的同时,一面强调政治修辞术必须为追求正义服务,不能以牺牲人们对美德的培养为代价,而败坏了城邦政治和人的灵魂的秩序。柏拉图在研究和批评智术师派的政治修辞术的同时,对自己的写作技艺也作出了正面的总结和归纳,推出了为哲学服务,化解哲人生活方式与城邦大众之间价值取向之间矛盾,流传哲学火种的哲学修辞术。 相似文献
17.
张学永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9(6):481-490
客观归责理论在因果关系理论领域派生出来,迅速为各国理论界密切关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因果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刑法理论中均给予重点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在各国的刑法理论体系中均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条件说,到相当因果关系说,再到客观归责理论,因果关系的理论体系相当庞杂,各种学说各抒己见、各有千秋。客观归责理论已经超越了因果关系的领域,触及到了责任阶层,使得因果关系的认定和归责相混淆,增加了阶层理论的混乱。我国四要件的犯罪论体系,对于因果关系的判断只能采用条件说,而无客观归责理论的适用空间。 相似文献
18.
刁克利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
柏拉图对诗人"迷狂说"和诗人"摹仿说"这两种朴素思想进行了认真的思辨,又在《理想国》中阐发了文艺"功用说"的观念,依此奠定了西方作家论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迷狂说"与诗人能否反映真理,"摹仿说"与诗人的知识是否可靠,"功用说"与对诗人教化作用的怀疑之间,也留下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和理论空白。柏拉图诗学的矛盾不仅在于柏拉图政治理想与诗人天性的矛盾、哲学与诗的冲突,而且,其核心在于人类追求现世功用与其自然天性的冲突,体现为诗人身上是否分有神性与如何表现人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一部“正义”论,为此柏拉图首先从个人的正义入手,然后通过理性的归纳,引导到对国家正义问题的讨论上,最终提出国家的正义就是和谐与秩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