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自 70年代中后期以来 ,在数字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 ,世界经济逐渐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孕育出一种新型经济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把它称之为“后工业经济”。到 80年代 ,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又称之为“信息经济”。 90年代初 ,联合国有关研究机构把它称之为“知识经济”。 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中明确指出 :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 (智力 )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 (消费 )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 1997年 2月 ,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了被称之为 2 1世纪美国…  相似文献   

2.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斌  王原 《社会福利》2003,(11):14-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中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部分居民收入下降、下岗失业、生活困难,城市贫困人口不断增加。为保障城市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我国在90年代开始建立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救助城市贫困人口的新路子。但随着制度的逐步推进,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小词典     
千年发展目标所谓千年发展目标,是指2000年9月联合国召开的世界首脑会议所制定的以发展和消除贫困为主题的1990—2015世界发展目标,简称MDG。主要包括:(1)根除极度贫困和饥饿。将每天生活费用不足l美元的人口数量减半;将遭受饥饿威胁的人口数量减半。(2)普及初等教育。确保男孩和女孩都能够完成初等教育。(3)促进性别平等,提高妇女权益,在所有教育中消除性别歧视。(4)降低儿童死亡率,将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2/3。(5)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将女性死亡率降低3/4。(6)对付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国…  相似文献   

4.
印度自独立后 ,历届政府都把消除贫困作为一项重要的施政纲领。几十年过去了 ,印度的贫困问题依然令人担忧。据印度计划委员会的统计 ,1 973— 1 974年度 ,印度贫困人口总计 3.2亿 ,占人口总数的 5 4.9%。其中 ,农村贫困人口 2 .6 1 3亿 ,占农村人口总数的 5 6 .4%。到了 1 993—1 994年度 ,印度总的贫困人口仍然有 3.2亿 ,其中农村贫困人口保持在 2 .44亿。尽管印度政府每年都制定各种消除贫困的计划 ,向表列种姓、表列部族和落后阶层提供各种福利和援助 ,但贫困人口总数并没有大幅度减少。虽然贫困人口在人口总数中所占百分比由 5 0 %以上…  相似文献   

5.
一、90年代的南亚政治格局笔者曾在《80年代南亚区域合作》一文(91年第1期《南亚研究》)中指出,80年代,南亚区域合作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其原因主要在政治方面。因此,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首先取决于政治因素,即主要取决于印度及其邻国之间政治关系得到实质性的改善,那么,我们首先应当看看进入90年代后印度与其邻国关系的发展。印巴关系印巴不和的根源较深,它可追溯到分治前的民族、宗教、社会和政治方面的种种因素。贝·布托执政初期,印巴两国关系出现好转,但是1989与1990年交接之际在克什米尔爆发的动乱又使两国关系趋于紧张。巴基斯坦强调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接受联合国关于在克什米尔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该地区人民意愿的决议,力促印度按照联合国决议和《西姆拉协定》的精神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度则极力强调印巴必须根据1972年达成的《西姆拉协定》,通过双方谈判解决分歧。两国的立场差距甚大。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的是印巴两国政府  相似文献   

6.
社工点滴     
林毅夫认为,现在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最难的问题还是在农村。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贫困人口已经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目前的2610万,贫困人口减少了2.2亿。但是,随着扶贫实践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贫困人口总量的不断减少,我国贫困问题的特征出现了一些变化,2003年以来,我国极端贫困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扶贫的任务越来越艰巨,需要对有一些新举措,对当前的扶贫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他提出多项具体的扶贫建议:在做好  相似文献   

7.
自30年代关税战以来人们坚信不移的信条是:实行保护主义的国家不会有好邻国。因此,以关贸总协定为主旨的战后国际贸易制定的主要目标一直是减少贸易壁垒,降低冲突的可能性。从这一点看,90年代的贸易关系将具有一种矛盾的特征:伴随贸易壁垒的削弱,贸易摩擦和争议将会加剧。这一预测并非由于主要贸易国家对外政策目前趋势而产生的杞人忧天,而是在经济一体化日益增强的年代,缺乏必要的国际制度和规范必然出现的  相似文献   

8.
探究中国的反贫困与返贫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反贫困工作取得很大进展,解决了两亿多人的温饱问题。但近几年贫困人口减少的数量呈递减趋势,出现大量的返贫困人口。2003年我国贫困人口新增80万,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我国返贫困人口的产生主要有环境、文化、制度三个方面的因素。我们应加大反贫困力度,减少返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9.
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就业增长战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伴随经济体制转型 ,我国开始进入高失业率阶段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经济进入了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期 ,与此伴生出高失业这一极难解决的负面现象。在“九五”期间 ,我国城镇在职职工人数由 1 .4 90 8亿人减少到 1 .1 773亿人 ,净减少 3 1 3 5万人 ,下降幅度为 2 1 .0 % ,其中国有单位净减少 2 689万人 ,集体单位净减少 1 43 5万人 ,合计净减少 4 1 2 4万人。尽管同期全国城镇私人企业就业增长了 1 1 7.1 % ,个体经济就业人数增长了 54 .7% ,三资企就业人数增长了 1 9.5% 1 。但大部分新增就业岗位吸纳的是新生劳动力、大中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且出现了一“低”一“高”的趋势,即犯罪青少年的年龄在降低,发案率则在提高。1989年,联合国在一份《青少年犯罪和待遇及社区参与国际讨论会的报告》中呼吁:“各地应当重视青少年犯罪问题。”香港,青少年犯罪的严重性也不例外。尽管香港政府在各区设立了惩教所、教养院,对犯罪青少年进行监管、惩罚;教会和社区福利机构也办了青少年辅  相似文献   

11.
汪中华  彭涌 《学术交流》2005,(1):122-124
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是少数民族地区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鉴于其经济增速缓慢、贫困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性障碍,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在于:国家应加大对民族地区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入,尤其是对生态建设予以补偿,减少生态压力;通过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结构调整,从而激活资源,实现效益倍增;通过降低成本、主辅分离,突出主业,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1996年是联合国宣布的“国际消除贫困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去年12月18日作此宣布时敦促所有国家遵守在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所作的承诺,呼吁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帮助贫困者改善生活,并再次强调贫困问题影响着全球的和平、安全和稳定。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过去的50年中,世界财富增加了7倍,但世界范围内的贫困问题也日渐突出。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3亿贫困人口,比5年前增加了3亿;有10多亿人缺乏安全饮水等基本生活条件;每年约有1800万人死于饥饿、营养不良和与贫困有关的其它原因,远远超过战争造成的死亡;每年还有300多万人死于肺结核、疟疾等可预防疾病。第三世界的贫困问题尤为严重。非洲6.3亿人口中,约有一半挣  相似文献   

13.
论印度模式及其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模式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即从印度独立至 80年代末 ,统称为尼赫鲁混合经济模式时期。第二阶段从 90年代初开始后至今为走向自由市场经济改革时期 ,即印度模式转型时期。两个时期特征有着明显差异。一、90年代前印度模式基本特征经济发展模式基本特征 :尼赫鲁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公营企业、消除贫困 ) 混合经济体制 土地改革、绿色革命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1 )以尼赫鲁式的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方针尼赫鲁自 5 0年代开始 ,便大力宣传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1 95 6年 1 2月 ,尼赫鲁宣称 :“我们正在努力建设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一、非意识形态化与全球模式近二十年来,发展问题成为国际学术界和政治家们最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和发展组织、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联合国国际工业发展组织和东京的联合国大学等国际机构主持召开了一系列关于开发问题的专题会议、学术讨论和圆桌座谈,编写和印发过大量的有关文件和报告。在西方国家,相继出现了一些著名的研究团体和机构,如:美国的赫德森研究所、罗马俱乐部、巴黎的未来研究世界联合会、日内瓦社会远景世界协会和瑞典的哈马舍尔德基金会等。第三世界  相似文献   

15.
曹令军 《探求》2003,(2):42-45
冷战结束以后,联合国对美国的重要性降低,与此同时,美国感到越来越难以控制联合国。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一方面力图通过改革联合国来控制联合国;另一方面,美国准备用八国集团和西方八国首脑会议来取代联合国和安理会,从而使八国集团形成“小型超级联合国”。对于美国的这种战略,我们中国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应对:一方面要积极推动联合国的改革,力争让联合国的改革按照我们的方案进行;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加强与八国集团的对话与合作,可以考虑逐步加入八国集团,在八国集团的内部对其机制施加影响,以便防止我们在将来被边缘化,从而更好的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与政策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0年代初期泡沫景气崩溃之后 ,日本经济开始了长期的调整阶段 ,经济增长持续低迷 ,整个 90年代被称为“失去的十年”。1 特别是自 1997年以来 ,日本经济的停滞进一步深化 ,到目前为止 ,已出现了战后未曾有过的连续两年的负增长 ,消费、投资低迷、失业率提高 ,金融体制不稳和信用收缩 ,至今尚未能够实现真正的复苏。在进入新世纪之际 ,对过去十年日本经济发生的问题进行回顾和分析 ,对于认识日本经济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90年代的经济波动及其特点  自 80年代中后期到 90年代初 ,日本经济经历了长达 5 1个月的景气扩张期 ,被…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社会救济对象是一个庞大的人群:平均每年灾民1.2亿至3.7亿人(民政部1998年~200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慢性病患病率85%,病区人口约有4.2亿人;常年极端贫困人口2900万人,贫困人口8517万人:残疾人4300多万,处于贫困状态的残疾人1700多万,处于特困状态的重度残疾人270万多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296.8万人:家居农村的六十年代精简退职的老职工和特殊救济对象50多万人:以上6类人合计7.1亿至9.6亿人次(有部分人为重合的)。面对这一庞大而又沉重的救助群体,传统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显得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社会工作者专业培训的定位1、题解:中国社会工作与专业培训在我们讨论中国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培训这一问题之前,理清中国社会工作者和专业培训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是必要的。在中国大陆,社会正作者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的概念。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建立将这一概念运用于全国范围内,同时也“标定”了一批人——中国社会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正> 国际技术贸易从广义来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成套设备的贸易;二是生产技术知识的贸易,包括设计图纸、工艺资料、专利权和商标使用权的买卖,以及因指导技术或培训技术人员的需要而对专家们聘请和雇用等。一、90年代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前景在60年代和70年代,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贸易约占国际技术贸易总额的90%,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技术贸易仅占10%。近年来这种情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前者已降至82%左右,后者上升到约18%,而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前些时间,美国一家致力于帮助流浪者的非政府组织"全国流浪者联盟"给出一份全面的调查报告。根据这个报告,美国大约有350万流浪者,占美国总人口的1%和贫困人口的10%。其中,单身男性占41%,单身女性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