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在论争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被称为建国以来第三次美学论争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主要围绕美学自身问题展开,是一次真正的美学论争。在论争中形成的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各派相互碰撞、对话,产生了相互促进的效果。其中后实践美学借鉴西方现象学、存在论、解释学等思想资源,不断发展、完善。实践美学则步入了反思的阶段,回应后实践美学的批评,力图通过自我调节来弥补、修复自身的理论缺陷。而新实践美学,则对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各有批判,试图改造实践美学,并在实践观的基础上,重建新的实践美学理论体系。从各派自身理论的发展,也映现出学术的争鸣对推动学术研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美学原理写作的演变历程是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生态美学和文化美学思潮.美学30年来的发展是一个在哲学思潮、文化背景和政治气候下被影响的历史.美学的发展应该走向自身问题的解决,即寻找一种美学原理的经典讲述方式.  相似文献   

3.
从实践美学到美学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当代美学 ,特别是实践美学如何走出困境的问题。文章认为 ,实践美学的根本失误不是在它强调什么、忽略什么的问题 ,而是在它同时认可的那些相互矛盾的不同层次究竟怎样统一起来的问题。文章进而阐述了西方现代性美学的概念及其发展趋向 ,并认为只有借鉴现代性美学的精神 ,使实践美学的讨论转向美学实践的探索 ,才能真正走出一条新世纪美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实践转向与生态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转向对生态美学的产生和发展影响特别巨大,因为生态美学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美学.由于实践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实践,而生态美学的产生使美学转向对自然生态美、社会生态美和精神生态美的实践性分析和研究.实践转向使美学由传统的形而上的非实践性美学转向形而下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是对实践美学的新发展,是具有现代性和开放性的实践美学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5.
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答易中天先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新实践美学与旧实践美学没有本质的区别 ,它们都以实践哲学为基础 ,以实践作为美学的基本范畴。由此在对待审美、美学的逻辑起点、劳动与审美以及美的本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 ,新实践美学的观点仅仅是在实践美学体系内作修补 ,它注定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哲学,逻辑起点是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当前实践美学研究的不足是停留在一般的、宏观的、社会学的层面而未能进入特殊的、微观的、心理学的层面,所以尚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强调审美对于现世人生的意义,重申美学对于当今人的生存状况与心灵世界的深切关注,倡导美对人类灵魂与道德人格建构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美学研究与人生论的整合,才是丰富和发展实践美学的最终落脚点,才是美学研究的原点。  相似文献   

7.
实践美学在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新实践美学的特点就在于,它把实践美学全面地推向前进。这种前进,不仅表现在对以往实践美学的一些范畴、术语进行新的研究、拓展、开掘,而且也表现在把实践美学的基本思想观点运用到以往实践美学所没有来得及涉及的各种问题和相关领域,还表现在对实践美学的源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实践观和实践美学思想进行重新整理、理解、诠释。新实践美学的这些新发展、新开掘、新研究,本期新实践美学研究专题中都有鲜明的反映。通过新实践美学的研究,希望可以丰富和活跃中国当代美学,让一个真正的多元共存、繁荣兴旺的美学研究新格局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新实践美学——兼与杨春时先生商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站在“新实践美学”的立场 ,认为在何谓实践、何谓超越、何谓生存、何谓审美这些事关美与审美的根本问题上 ,新实践美学既与李泽厚等的实践美学有别 ,又与杨春时等的后实践美学不同。新实践美学坚持“美是人对自身的确证” ,“审美活动是人借助于人化对象而与别人交流情感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实践美学在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新实践美学的特点就在于,它把实践美学全面地推向前进。这种前进,不仅表现在对以往实践美学的一些范畴、术语进行新的研究、拓展、开掘,而且也表现在把实践美学的基本思想观点运用到以往实践美学所没有来得及涉及的各种问题和相关领域,还表现在对实践美学的源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实践观和实践美学思想进行重新整理、理解、诠释。新实践美学的这些新发展、新开掘、新研究,本期新实践美学研究专题中都有鲜明的反映。通过新实践美学的研究,希望可以丰富和活跃中国当代美学,让一个真正的多元共存、繁荣兴旺的美学研究新格局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
实践美学在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新实践美学的特点就在于,它把实践美学全面地推向前进。这种前进,不仅表现在对以往实践美学的一些范畴、术语进行新的研究、拓展、开掘,而且也表现在把实践美学的基本思想观点运用到以往实践美学所没有来得及涉及的各种问题和相关领域,还表现在对实践美学的源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实践观和实践美学思想进行重新整理、理解、诠释。新实践美学的这些新发展、新开掘、新研究,本期新实践美学研究专题中都有鲜明的反映。通过新实践美学的研究,希望可以丰富和活跃中国当代美学,让一个真正的多元共存、繁荣兴旺的美学研究新格局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论党的建设》一书共收入了54篇文稿,该书集中反映了江泽民同志的党建理论,这一理论体系完整,内容博大精深。作者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从4个方面阐述了其主要观点,揭示了6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梁艳萍  聂运伟 《云梦学刊》2001,22(2):107-110
"创造美学"是蒋孔阳先生建构的美学思想体系和美学学派.蒋孔阳美学体系所以卓然自成一家,就在于它的对于美与实践、美与创造、美与艺术和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独到的阐述和极具建树的概括,及其包容性、创造性、开放性的特点.蒋孔阳创造性地把"实践美学"推进、发展、延伸到"创造美学",拓展、丰富了"创造"概念在美学中的内涵,是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历史进程、研究现状、未来发展的思考性总结,也是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普罗文学和朝鲜新倾向派文学的代表作家蒋光慈与崔曙海的早期小说作品有着相似的社会内容和精神追求,但同时又有差异.崔的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抵抗精神是体验化的,而蒋的则是观念化的;崔的作品倾向于现实主义,笔触自然,而蒋的作品则趋向于浪漫主义,过于观念化.两者因生活实践的局限性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缺乏,在创作上都有公式化、概念化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吴仰湘 《云梦学刊》2007,28(2):31-35
蒋百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中国近代国防理论的奠基人。《军事常识》在内容上涉及战争理论、建军原则、国防原理、兵役制度、武器装备、编制原则、教育方法和军队管理等重大问题。蒋百里在书中借鉴西方各国的军事思想学说及其国防建设经验,总结并反思清末民初军事改革和国防建设的成败得失,为在中国建设近代化国防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探索。因此,《军事常识》的出版,不仅改变了中国近代长期没有自己的军事理论著作的落后面貌,成为中国近代军事理论的奠基性著作,也是蒋百里国防思想初成体系的标志性著作。  相似文献   

15.
原新梅 《殷都学刊》2001,(3):104-106
<阳阳交接>是蒋子龙90年代初出版的一本小说集.这本小说集中的长句有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突出的修辞效果.本文选取其中使用频率最高、表现力最强的多并列定语长句进行考察,从一个方面认识蒋子龙小说的语言变革.  相似文献   

16.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重要内容。作为与共产主义相关的理想,人的全面发展以个性化的人格为其承担者,以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论述为理论基础。作者阐明了个性化人格的基本内涵,提出了培养个性化人格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身体美学是目前国际美学界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介绍到中国后,中国美学研究界结合外来理论资源和自身特殊的学术背景对此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近四年来,中国美学界的相关研究者们围绕着有关身体美学的西方理论资源和学术观点的译介、身体美学兴起的原因、身体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中西方身体美学史的建构及身体美学研究和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互动等五个方面开展研究,努力推进着身体美学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 ,已经上升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思想教育工作坚持利益原则、维护和保障大学生的各种正当利益需要 ,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为此 ,要从多方面阐述如何运用激励原则 ,激发大学生对利益的内在需要 ,使之产生一种内在动力 ,调动内在积极性 ,从而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贯彻实施河北省"十五"计划纲要,将是未来五年河北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根据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文章就河北省"十五"期间经济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七个全局性问题,即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农业和农村经济、完善所有制结构、城镇化战略重点选择、抢抓奥运商机加快发展、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人才资源开发等,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苗祎 《河南社会科学》2002,10(4):157-158
杨绛散文一扫积弊,给沉闷的散文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称著当代文坛。反思历史她从容,冷静,散文抒写清新自然,淡泊中寓着浓郁,平静中饱含深情;进入斯时期,杨绛继承和发展五四时期的幽默文风,以《干校六记》打破了散文抒情的固定模式;在记人状物叙事中,她惯用冷静白描,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的轮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