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故宫建筑在布局、色彩等方面体现了中和、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神人以和的传统思想。人们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意蕴中去认识故宫 ,才能体会其韵味美感。  相似文献   

2.
以清初、清代中期沈阳故宫各主要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时期建筑格局、建筑结构的比较研究,提出沈阳故宫宫殿建筑是以中原地区传统的宫殿建筑为本,使用汉族工匠和传统材料、工艺而建造,宫殿建筑将满汉文化融合一体,反映了满族发展进程中对汉族文化的继承与兼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沈阳故宫东路和中路建筑的分析,强调了骑猎经济和征战政治背景下的东路建筑与农耕经济和集权政治背景下的中路建筑特色,透视出它们背后的政治与经济背景对建筑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媒介整合社会”角度来阐述媒介功能理论 ,是对媒介功能研究的新发展。本文以“媒介整合社会”为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分析模式的原型 ,对传统媒介功能理论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进行参照剖析 ,论述“媒介整合社会”对传统媒介功能理论的三点创新和突破 :其一、构建一个全方位视野来审视媒介功能 ;其二、形成一个真实的互动体系 ,来衡量媒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其三 ,构建了媒介生产力理论。  相似文献   

5.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传统建筑也深受易学思想的影响。以传统宫殿建筑的代表--故宫,阴阳五行思想深入其中。以《周易》思想为根基,追踪故宫建筑中所深寓的哲学意蕴,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的思想根源和卓异品貌,对当前中国建筑文化的守护和发展来说,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  相似文献   

6.
造成文学变迁的因素很多,其中媒介变革的影响是巨大的.就媒介形态的发展而言,从远古到今天,其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关于这一点,西方不同学者包括中国学者都有各自不同的分类标准.但不论哪一种标准,都可以从其演变过程中透视出媒介变革对文学变迁的影响.首先,文学作用于接受者的体验和感受效果会发生改变;其次,文学创作和传播主体伴随着新媒介的出现会不断改变;再次,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和角色也发生了变异.在当今数字媒介时代,如何看待经典文学的命运,如何促进文学的新生,这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媒介环境与现代人的生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环境是大众传播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论圆之一 ,由媒介内容环境和媒介工具环境组成的媒介环境在信息社会中与现代人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探究这一问题对减少媒介环境污染、消除媒介环境失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及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的特点,如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具有对象性、双向互动性、兼容性、科技性和经济性.提出了媒介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通过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可实现信息的全社会共享,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9.
媒介环境学派以文化、科技与人类传播三者之间的互动共生关系为研究导向,从其理论溯源层面来说,城市生态学理论与技术哲学是其立论的基础;媒介即环境是其核心命题,亦即其本体概念;而从因果型和实践型两种解释路径,可阐释媒介即环境命题中诸要素之间的动态联接;媒介/技术至上和人文主义价值观则是其贯穿始终的研究原则,体现了媒介环境学派宽广的知识视野、厚重的价值关切与细腻的理论情怀。  相似文献   

10.
根据CGSS2013数据,本文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考察了社会资本和大众传播媒介对公众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的社会资本、媒介的使用情况对公众的环境行为均施加显著的影响,其中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对公众环境行为具有深刻持久的正向影响,传统媒介和新型媒介与公众的环境行为密切相关,但传统媒介对于公众环境行为起到动员作用大于新型媒介。  相似文献   

11.
媒介:讯息还是权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肯定了媒介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然而它过分强调了媒介技术对社会的压倒性影响,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对媒介技术的塑造作用,从而陷入了强技术决定论的泥沼。同时,麦克卢汉将媒介的影响片面地归结为媒介对人的行为和思维的影响,特别是对心理和感官的塑造和延伸,而忽视了其所包含的更为广阔的社会内涵。文章试图以"权力"的概念为中心,建构一种更为全面的分析框架,从权力的媒介和媒介的权力两个方面来对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进行解释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
这篇研究报告 ,以实证材料为基础 ,以职业为基础 ,从经济资源、社会声望或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的三要素 ,加上自我认同等因素做了探讨 ,界定了合肥市中等收入者的年收入为 80 0 0~ 5 0 0 0 0元人民币 ,确定了其规模 ,分析了合肥市老的中等收入者逐渐演化和新的中等收入者兴起的历史变迁过程及其特点。同时 ,通过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对比分析 ,指出中等收入者的社会地位及其在构筑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作用 ,并就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提出了一些政策设想  相似文献   

13.
这篇研究报告,以实证材料为基础,以职业为基础,从经济资源、社会声望或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的三要素,加上自我认同等因素做了探讨,界定了合肥市中等收入者的年收入为8000-50000元人民币,确定了其规模,分析了合肥市老的中等收入者逐渐演化和新的中等收入者兴起的历史变迁过程及其特点。同时,通过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对比分析,指出中等收入者的社会地位及其在构筑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作用,并就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提出了一些政策设想。  相似文献   

14.
这篇研究报告,以实证材料为基础,以职业为基础,从经济资源、社会声望或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的三要素,加上自我认同等因素做了探讨,界定了合肥市中等收入者的年收入为8000-50000元人民币,确定了其规模,分析了合肥市老的中等收入者逐渐演化和新的中等收入者兴起的历史变迁过程及其特点。同时,通过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对比分析,指出中等收入者的社会地位及其在构筑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作用,并就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提出了一些政策设想。  相似文献   

15.
明清晋商群体依靠一个地域性职业经理人团队及这一团队统领下的服务人众,在商业贸易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商帮群体内部凝聚力的形成,以及对外所产生的影响,有赖于群体对其传媒属性的发挥。晋商通过分布各地的会馆及贸易分支机构,将大众传媒对社会意识的掌控作用和社会教化功能,近乎完美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政府在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与经济体制转型和政府改革密切相关。在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兴起和初步发展中,政府发挥了直接的和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在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中存在着许多亟待加以解决的问题。其原因与政府作用有关。通过清理整顿、脱钩改制,明晰和规范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消除政府在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中的消极作用。在强化社会中介组织社会性、独立性和自律性的同时,必须加强政府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周代宫室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代士、卿大夫、诸侯、天子等不同爵位者在住宅上存在着不可逾越的等级制度:贫苦人民只有一间房子,一室、一门;无宗庙.士是一室一房一堂,有正寝无燕寝而有下室,二门(外门、寝门);宗庙有一.卿大夫是一室二房一堂,有正寝又有燕寝一,二门(外门、寝门);宗庙有三.诸侯有正(路)寝,又有燕寝三,三门(皋门、应门、路门)三朝(燕朝、内朝、外朝),设二观;宗庙有五.天子有正(路)寝,又有燕寝五,五门(皋门、雉门、库门、应门、路门)三朝,设二观;宗庙有五,别有二祧庙.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艺术是中国式思维的外在信息化,它满足着这个民族的心理需要,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而艺术法则和内容的传承以教育信息的形式存在。中国的封建政治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异化教育信息的手段规诫艺术,艺术信息再作用于人的心理,形成顺应封建政治的价值信念、情感态度,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曾经顽韧地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秩序稳定。今天,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政治文化资源,构建先进的社会文化,建立社会稳定的平衡机制,以促进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存日本古代宫殿建筑群——京都御所。从平安时代开始 ,历代天皇就在京都定居 ,平安宫仿中国唐代长安的大明宫 ,京都御所也继续受其影响。平安宫多次遭火灾 ,多次修复 ,1 371年 ,天皇选中了平安京的东北作为新的皇宫 ,这就是京都御所。到 1 868年 ,即天皇迁都到东京的时候 ,共有2 8位天皇在此即位。京都御所经过 1 2次改造、几乎失去了原来的面貌。然而 ,1 788年 ,由于在社会上兴起平安复古的潮流 ,京都御所重新采用仿平安宫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其中 ,把紫宸殿一组院落布局改为对称 ,但其余的没有轴线 ,极其错落。日本宫殿与中国宫殿的建筑样式、布局、材料有很大的区别 ,日本宫殿没有华贵的材料、鲜艳的色彩、精巧的装饰 ,始终保持着离宫的特色。京都御所也不例外。日本宫殿这种不求华美而崇尚雅洁的建筑 ,在世界建筑中也是少见的。这与日本皇权名存实亡及幕府专政有关  相似文献   

20.
汉代皇宫宿卫运作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云华 《南都学坛》2006,26(3):8-11
汉代是中国古代皇宫宿卫运作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较为系统、周密的皇宫宿卫运作制度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其中宫省制度严格规定了皇宫宫殿和省中等各处的出入和活动准则,不仅如此,皇帝出行和宿止皇宫之外时,同样需要严格执行宫省制度;符籍制度用查验门籍和合符等方式确保经常出入皇宫各宫殿人员的准确性和正当性,临时出入皇宫者需要有柴传或引籍;更值制度以宫卫令等法令规范宿卫职官和卫士的宿卫时间、宿卫方式、宿卫职责、值卫交接等以保障皇宫宿卫的高度严密性;警跸制度规定在皇帝出行过程中宿卫职官和卫士需要以警戒和清道等方式护卫皇帝及其属车,保持高度警惕,以戒不虞;静室制度规定对于皇帝准备宿止的处所,由静室令负责预先对其进行严格清查,排除一切潜伏的危险因素,保证皇帝居止处所的绝对安全。这些具体的规章制度相辅相成,不仅使汉代的皇宫宿卫更为规范,同时成为汉代皇权安全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