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语用平面歧义指同一语句可以解释为不同的预设义,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法歧义.研究语用平面歧义可以精细地考察句子的意义,深入揭示某些副词的句法语义功能.随着语法研究中语用分析的逐步深入,语用平面歧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近十几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对否定句、"也"字句和"最"字句歧义的研究最为全面深入,对"更"字句和"又"字句也有较多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句法、语义和语用角度划分英语歧义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歧义产生的根源,从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角度将英语歧义分为句法性歧义、语义性歧义和语用性歧义三种类型。大量实例表明句法多义是歧义产生的基础,语义上的多义是歧义产生的条件,而语用则为歧义提供成立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英语歧义现象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歧义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英语中歧义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产生歧义的不同原因将其归结为四个方面: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境歧义,并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探讨了排除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汉日歧义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汉语和日语在语音、语义、句法、语用四个平面上的歧义现象的对比分析 ,阐述了汉日语歧义式的种种差异和关联 ,为语言歧义式的机器编码和翻译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5.
“被”字句作为现代汉语语法中特殊句式之一,其句型结构规律及特点的研究已较为系统、深入,但对于“被”字句所表述的语义和语用方面的问题论述相对较少。“被”字句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丰富多样,探讨其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主要是为了适应语言表达的需要,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种特殊句式。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把”已语法化为功能投射的中心语,“致使性”是“把”字句句式义,它附着在“把”字上。使用句法替换标准或语义指向标准易于把两类汉语“把”字句即致使义“把”字句和处置义“把”字句区分开来。“把”字句的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错综复杂,也因此产生了歧义性“把”字句。设计“分解型”词条指派方法,借助广义斯科伦项理论,在多模态组合范畴语法MMCCG中不仅可以将各种“把”后VR区分开来,还可以精确地刻画“把”字句的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特别是能成功地处理两种歧义性“把”字句,弥补了句法分析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研究汉语歧义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性质、条件、范畴等方面论述歧义和多义的区别 ;主张从分析歧义产生的根源出发 ,按照三个平面来归纳歧义的类型 ;大量实例表明句法多义为歧义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语义上的多义性为歧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而语用则为歧义提供成立的依据 ,可见歧义现象把句法、语义、语用这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8.
蓄意歧义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语料,它体现了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规则。通过分析言语交际过程中产生的蓄意歧义现象及其制造的不同效果,可以促进语言使用者更好地了解整个语言体系,以及包含语用学、词汇学、语音学和语法在内的语言体系分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语法、语义、语用角度划分英语歧义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歧义产生的根源出发,来探讨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将英语歧义分为语法歧义、语义歧叉、语用歧义三种类型.句法多义及多层次性是歧义产生的基础.语义上的多义为歧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而语用则为歧义提供成立的依据及多种解释的可能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语音特征、语义结构、语义角色、语义特征、句法结构几个方面对歧义结构“写你的”进行了分析, 说明语音特征是分化歧义的关键因素, 由此论证了在句子分析时, 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法界关于"呢"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语用的角度,重新考察疑问句句末语气助词"呢",认为它是疑问语气词,有时也能传达其他语用信息。  相似文献   

12.
歧义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 ,歧义就是双重意思或者某个单词或某个句子所暗示的更多的意思。歧义在多种语言中普遍存在。英语的歧义现象大体反映在语音、词汇、语法、俗语等方面。不断探讨歧义现象 ,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 ,而且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歧义指一个词、短语或句子表达不止一个意义。在英语法律文书中 ,歧义主要表现为词汇歧义、句法歧义和上下文歧义。作为法律的载体和具体体现 ,英语法律文书应用词准确 ,语句通顺 ,层次分明 ,防止产生歧义。如避免使用人称代词、避免使用and短语、用复杂的介词结构代替简单形式等  相似文献   

14.
方言中带宾语的反复问句具有方言类型学上的意义 ,但边缘方言的情况却是比较复杂的。如广西桂南平话 (横县 )的反复问句 ,有“V -neg -VO”和“VO -neg - (V)”两种反复问句在横县平话中共存 ,此外还有一种 :“VO -neg -VO”。它们在语法、语义及语用方面有着细微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句型的限度     
句型是句子划分出来的类型。但是 ,超出“语法”上划分出来的“句型” ,是空泛化“句型” ;一次划分而用多项标准划分出来的“句型” ,是混杂化“句型” ;只对某一成分着眼划分出来的“句型” ,是单目化的句型。句型划分应确指化 :句型是句子在语法上划分出来的类型。句型划分应层次化 :句型是依特定语法标准按层次划分出来的类型。句型划分应多目化 :句型是以句子中各成分的语法特征划分出来的类型。这些就是句型的限度。  相似文献   

16.
歧义现象在英语中是普遍存在的,尤其语法中的歧义甚多。通过对英语语法中歧义现象的研究,探讨了其产生原因,认为可以采用将省略部分补充完整,改变语序,改换句型和结构等方式来消除歧义。  相似文献   

17.
选取了汉语中常见的偏正和述宾两种能引起歧义的句型,以反应时和正确率作为因变量探讨在这两种句型中句子理解的策略。采用VB编程语言,对所选句子用移动视窗的方法进行呈现。实验结果表明:1在这两种句子中,被试的阅读时间和正确率均没有差异;2在这两种结构句子中,歧义词和解歧词反应时上均有显著差异;3在两种句型中两个歧义词之间的反应时差异非常显著;4偏正结构和述宾结构的句子在不同位置上的解岐词的反应时差异显著;5性别因素的主效应不显著,并且和句型之间也不存在交互作用。以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人们在阅读刚开始时就已经建立起句法结构,并且对句子的理解是整合的结果,但是对歧义部分的阅读却是即时的。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颜色词的语义和语用意义有时很难确定,具有模糊性。其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多义项颜色词、单一颜色词、非概念意义颜色词。从语言模糊性的视角探讨文学作品中颜色词及其翻译策略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语法学教科书和语法学著作中 ,关于转折句的定义 ,几乎都强调了前后两个分句的意思必须相反、相对 ,或者部分相反相对 ,但在语言现象中 ,有些转折句前后两部分的意思并不相反相对。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呢 ?如果能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去观察、去分析 ,则能对转折句里出现的A、B之间所具有的相反相对的意思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语用歧义的问题 ,重点分析了含义歧义 ,其主要内容包括量歧义、说话歧义及质歧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