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在我国现有各类宗教信徒中,农村女性信徒占绝大多数。考察她们信教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农村基层组织宣教工作不力、妇女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宗教文化诱导乡村文化环境失范等。农村女性信教对社会造成了诸如削弱基层民主政权、危及社会治安、妨碍脱贫致富、制约精神文明建设、异化亲情友情等危害。因此,应采取提高认识,落实齐抓共管机制;强化载体,提升妇女思想道德境界;加大力度,提升妇女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建设,丰富农村文化活动,优化素质、提高队伍管理水平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考察安徽省农村(以马鞍山市李庄村、吴山村为例)各类宗教信徒现状,女性占其中的绝大多数。从经济学层面透视她们信教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追寻致富愿景、文化设施衰颓、教育条件堪忧、基层组织管理失住、市场经济冲击、宗教组织经济诱使等。因此,应采取提高认识,强化领导;严格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经济,首抓不怠;教育为基,固本增效;加大投入,占领阵地;完善制度,减少担忧;提升素质,全心服务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针对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现状、复杂的原因和对宗教的模糊认识,本文认为(一)应从理论上澄清大学生对宗教的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思想认识;(二)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引导,树立唯物主义的无神论世界观。  相似文献   

4.
贫困,不能仅仅限定于由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经济生活的窘因所致,还应包括教育落后导致的教育贫困。事实上,教育贫困是与人类的生存命运相始终的。而人类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恰恰就在于不断地解决教育矛盾和改善教育环境。本文以宁夏农村回族女性教育贫困研究为主要内容,通过田野调查,到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与其进行面对面的拉家常,从中揭示了农村女性教育极其贫困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青少年宗教信仰日益呈现发展的态势,特别在西部地区。陇县青少年宗教信仰现状研究表明,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民俗传统文化、家庭因素、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社会上各种宗教活动、经济发展落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对青少年宗教信仰起到重要影响。对此,要加大教育力度,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构建和谐的社会—家庭—学校氛围,加强对宗教场所,尤其是民间宗教场所的管理,合理布局学校网点,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西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女性是西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我们通过分析西部农村女性的状况,阐述典型事例,提出开发西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与宗教信仰会对个人与家庭经济行为产生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2013年在全国范围的农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社会资本与宗教信仰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丰富的家庭进行创业的概率更大;有宗教信仰的受访者所在家庭进行创业的概率会显著增加约3个百分点;同时还发现,农业生产经营会对农村家庭创业产生挤出效应;风险爱好型受访者所在家庭更倾向进行创业。  相似文献   

8.
在简述安徽省阜阳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父母关爱、隔代教育的畸形关爱、社会不良行为影响,导致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阐述了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发展对策:加强学校寄宿管理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强化家庭教育建设.提出了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建议与构想: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构建家校一体的教育网络;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法》,保障留守未成年人权益;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壮族抒情悲歌是壮族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发现,在广西桂中一带形成了一个"悲歌文化圈".这种现象的产生并非偶然,对其研究具有多学科价值.文章试图从女性文化学的视角来对壮族抒情悲歌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以山东农村女性为例的研究显示,构建我国农村女性终身学习的宏观条件尚显不足,微观条件中客观条件比较欠缺,而农村女性的主观学习意愿强烈。构建我国农村女性终身学习体系需要在法律支持、组织支撑、财政支持、认证支持、资源保障等方面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在具体运作方式上应突出重点,加强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编农民生活满意度问卷和世界卫生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研究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云南和河南两地三类农村女性生活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结论。农村女性生活满意度受其所处的环境、心理健康状况和文化程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干预重点应该是大力发展经济,改善农村女性生存环境和医疗条件,提高其综合素质,更好地维护其权益。  相似文献   

12.
<安徽中青年干部素质研究>系2001-2002年省社科规划项目.作为该项目的子课题,<关于我省农村中青年干部素质建设几点思考>回答了加强农村中青年干部素质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我省农村中青年干部素质存在的问题;疏理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中青年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内容;提出加强素质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战争动员措施推动了根据地农村女性角色的转变,而根据地农村女性角色的转变又有力地支援了战争,推动了战争的胜利.文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战争动员措施与根据地农村女性角色转变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农村地区,女性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她们的社会融合情况将直接关系到她们的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对于农村女性残疾人的研究为空白。基于对北京市延庆县的实地调研,从六个方面对农村女性残疾人的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个人、社区及社会三个层面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目前农村女性残疾人社会融合状况较差,生活质量较低。基于此,建议建立以社区为基础、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支持体系,扩大农村女性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领域,加强农村女性残疾人自我能力建设,以及加大对农村女性残疾人社会融合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共同为农村女性残疾人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5.
土地生态伦理与土地科学利用的关系辩证统一,其共同目标是实现人地和谐发展、协同共生。当前安徽农村土地利用过程中,局部出现了土地生态伦理缺失情状。探究其中原因,主要表现为片面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消费观上存在误区、生态伦理教育缺失、缺乏对科技作用的辩证思考、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部门履职不到位。为此,应采取丰富教育内容、拓宽宣传手段,提高认识水平、引领适度消费,增加科技含量、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法制建设、发挥舆论效用,注重理论研究、构建评价机制,坚持齐抓并进、共同承担责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陈村丧礼的考察,分析了农村女性的身份、地位及其对亲属关系的影响,发现丧礼中女性具有"闺女"和"媳妇"双重身份,并在仪式的展演过程中得以固化,从而对"娘家"和"婆家"产生双重影响。另外,虽然"场面上"女性仍处于从属地位,但"场面下"她们并非沉默无声,往往会选择在不破坏"正式制度"的前提下获取权威。  相似文献   

17.
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大热点问题,对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意义深远。本文以对江浙部分农村的调查为线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社会功能进行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研究了农村留守人口的宗教信仰问题,结果表明:农村信教的留守群众多为女性中老年人,她们文化素质相对偏低,且信仰具有功利性。同时,论述了宗教信仰对社会、对信教群众自身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就如何促进农村宗教信仰的健康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是一个以蒙古族人口为主体,汉族人口占多数的建制镇。生活在巴彦浩特的汉族人口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迁徙而来的移民。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的宗教信仰呈多元化态势,但汉族移民对宗教文化的价值认同度总体较低。宗教信仰对于大多数汉族移民而言,不是因为其神圣性,而是由于其灵活性与功利性。  相似文献   

20.
城市贫困是我国现代化转型期出现的重大问题,并且在贫困问题上日趋女性化,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严重,如果不加以重视必将引发严重的问题.本文以菜市非正规就业女性群体为缩影来剖析产生该现状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期为缓解城市女性贫困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