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思维"即"关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形上之思"未分化独立之前作为现代哲学思维的主要形式之一,"形上之思"作为现代哲学的理论理解样式,是对形而上学传统思维的超越,是在"解构"逻辑理性中心主义的同时积极建构人类未来意识形式。作为"形上之思"初始阶段的重要思维方式,"实践思维"试图揭示人类的哲学意蕴,认为实践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也就是哲学的本性,因此"类哲学"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形上之思"是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新发展,是对古代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近代认识论的思维方式的彻底颠覆,由"形上之思"作为核心与基础的现代哲学也是古代实体哲学、近代意识哲学的必然性发展。"实践思维"与"形上之思"二者,由于前者直接来自于马克思思想,后者则是大陆哲学(主要是现象学)与分析哲学的产物,呈现出各自不同特点,从学理上看,实践思维是"从大到小",而形上之思是"从小到大";从合法性上看,实践思维认为哲学就是人学,形上之思则把自身看成哲学的当然样式。  相似文献   

2.
就其问题意识即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而论,生活儒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形下哲学”的建构,重点是作为基础伦理学的“中国正义论”及其所奠基的“国民政治儒学”。这种“哲学”通常是指某个学科领域的原理部分,如“政治哲学”“道德哲学”等,甚至包括作为分析哲学的所谓“语言哲学”,其所思考的乃是形而下的某个存在者领域。但更严格的“哲学”概念,按照海德格尔的界定,乃是形而上学,主要是传统的本体论,其所思考的是存在者整体,最典型的是黑格尔式的以“反思”为特征的哲学。在生活儒学,这就是普遍性的“变易本体论”以及针对现代性的“超越本体论”的建构。这种“形上哲学”与上述“形下哲学”的关系,即“形上→形下”的奠基关系。然而按照海德格尔的“双重奠基”思想,形上哲学与形下哲学都是存在者化的思考,即都面对“存在者何以可能”的追问;再按照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区分”思想,上述关于“存在者”的哲学都需要关于“存在”的思想来为之奠基。这种存在之思不是哲学,而是海德格尔所称“哲学终结”之后的“思的任务”。在生活儒学,这就是关于“前存在者”的“生活存在论”或“生活论”。因此,生活儒学不是哲学,或者说远不止是哲学。然而正如海德格尔之“思”也被称为“海德格尔哲学”,这种最宽泛的“哲学”概念所包含的存在之思亦可称为“存在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生活儒学亦可称为“生活哲学”。  相似文献   

3.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的不是传统理解意义上的"怀才不遇"之悲愤,从流水意象的隐喻、文本的内部叙述、文本互文性、诗歌的叙述对象、作者的身份等方面考量,《将进酒》抒发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形上悲歌,是道教徒视野观照下对生命有限性的痛苦及其超越方式的形上追问。这种对生命的悲慨与追问也是魏晋诗歌中有关生命悲歌主题一种传承。  相似文献   

4.
体育运动与体育竞技是人之本性的体现.从人性的角度上看,古奥运会的兴起是人之本性的现实体现.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体育竞技运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古希腊哲学精神的外化表现,是理想国的缩影,它承载了太多文化与人性的内涵,对于内在于人自身的超越本性的不断展现,及其对于和平、和谐、公正的理想社会的永不衰竭的精神诉求是其最深邃的生命力之源.  相似文献   

5.
体用是中国哲学最重要、最具特色的范畴之一,古来即充满争论。朱子之体用思想颇为复杂,亦可反映理学家使用体用范畴之特色。如何全面理解朱子的体用论,涉及佛教传统与中国固有之思想传统,从此出发,回到朱子思想内部的形上与形下之别,可以通贯的理解朱子的体用思想。朱子言说体用,从形上言,吸收佛教传统;从形下言,则继承中国固有之思想。但因为朱子坚持理为实理,故其从形上言之体用,也区别于佛教,而可吸收传统本根论的讲法。此外,无论从形上言还是形下言,朱子均坚持见在为体、发出为用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6.
进行中西哲学比较,进行任何哲学化而非哲学的思考,至少可以区分出两大传统:中国传统与西方传统.经过海德格尔的整理与研究,西方哲学传统在长期的徘徊与歧出之后,应当返回到前苏格拉底时代的"道论".而在这里,中西方哲学传统不期而遇了.我们的中观论,借助了大乘佛学的中观方法,其宗旨是在中西哲学传统比较下同时接续上西方古希腊的哲学传统.用西方哲学的语汇述之,中观思维可以说是一种否定的辩证法.这种中观的哲学观,虽然突出了过程与变动,并且是从海德格尔返回到希腊古义,其问题却承接康德而来.这就是:它的问题意识来自于人的生存处境.康德将人的生存处境视为一种"悖论",中现论则试图超越之.中观式生存是以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这种两元结构作为前提条件的.中观哲学观作了一番大体的透视,知道观有两种:有观与空观.透过这两种观,世界在人面前呈现出不同的样式,即"有的世界"与"空的世界".故中观哲学对存在问题的理解看来是海德格尔与康德之合.中观哲学有体与用.如果说中观哲学之体(本体)源自于人的生存本性的话,那末,中观哲学之用(运用)则是人与其周遭世界打交道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7.
何谓哲学与哲学何为——指向哲学本身的几点"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首先是哲学家出于社会道义和责任的一种纯理论性的思辨活动和这种思辨活动的结果;具体而言,哲学是一种根本性观念的批判与建构的纯理论性的思辨活动;这种活动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人的观念的更新和提升来改造人并进而实现对世界的合理改造;哲学产生和存在的最深厚的根源在于人的超越本性,它是人之精神需求最高层面上的产物,一经产生,就永远伴随人类的存在而存在;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是哲学永恒的核心主题,哲学理论所提供的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从境界的维度解读当代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本性从实质上而言是某种具有超越指向的形而上存在,哲学的本质与人的本性的一体性关联体现在哲学总是从构建某种理论样式的“形而上学”以表现人在某一特定生成阶段中的形而上旨趣。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总是通过“境界”的方式来表达着人的形而上追求,印证着或对象化为不同理论式样的“形而上学”。从哲学境界的维度出发,可以更好地把握形而上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更好地直观人的形而上本质,更好地构建当代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更好地洞晓时代精神精华的内蕴。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和文化脉络中,"道"既指自然万物生成本原、运动规律,也标示人类社会生存方式、伦理秩序的本体规定以及道德实践的总体原则;"德"既表明万事万物的自然本性.也涵指人们基于天道、人道基础上的自然本性之德和个体心性之德."道"、"德"分别指称和对应于客观世界特别是伦理世界中的形上本原实体和人文价值理念.思想家们对二者意义的相互贯通及其辩证关系的寻究,孕育"道德"范畴并赋予其深厚的文化涵蕴,使其兼含伦理与德性、事实与价值的意义,奠基中国道德理性主义精神和文化的发展.作为本然性形上本体与应然德性价值相统一的"道德"范畴及其理念由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体系的思想精粹与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10.
朱熹创立的"理本体"观念,以其对形上之"理"阐释的完善性、缜密性和深刻性而为理学家普遍认同。其中,朱熹提出的"格物穷理"的认识方法论,是一个重大的发明。由于本体论与方法论的一致性,使得朱熹的形而上学哲学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朱熹哲学的形成及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形上之"理"这一哲学范畴逐渐替代了"道"这一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运用的哲学范畴。形上之"理"的产生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后的儒家学者再没能做出真正的哲学意义的超越。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显著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信息(information)一词,从词义上分析,确然契合了哲学传统中关于形式(form)的思想,从对形式概念的思考出发,可以瞥见古代哲学,尤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与信息哲学的渊源流脉。对于关系概念的扩展性诠释,则在形而上学的沉思中架构起世界如其所是的复杂性图景。基于信息哲学的形式与关系之思,信息哲学中的意义研究可以呈现出形式生成和关系构成两种路径,从而为信息与意义的关系探讨提供致思取向。  相似文献   

12.
从马克思"当代世界的哲学"或"世界性的一般哲学"[1](P120-121)的理论视域来看,哲学的基本问题,即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作为哲学基本问题,以人的"自为本性"为基础,以作为主体的人对其存在或存在之存在的理解及其语言表达为滥觞,既涉及到对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和存在之存在的理解问题,又涉及到语言的功能和界限及其对主体、语言和存在关系的理解问题.以主体、语言和存在之间是否具有"同一性"为核心,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呈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范式和形态:其一是以"存在论悖论"为表征的西方形态;其一是以"言道悖论"为表征的中国形态.  相似文献   

13.
简论陈修斋先生的“哲学无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哲学观,陈修斋先生的"哲学无定论"是当代中国哲学关于哲学本性的新认识,它从原则上揭示了哲学认识追求自由的本质属性。从广义认识论的角度看,不仅哲学无定论,科学认识也无定论,关于"什么是科学"也是无定论的。人类的所有认识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展开的,其真理性都是有条件的。而有关"一切真理都是相对性的真理"这一陈述,也适合这一命题本身。"哲学无定论"有助于当代中国哲学从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为哲学正宗的教条哲学观下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政治哲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精神,蕴涵着事实批判与价值诉求的双重生成本性。马克思政治哲学诉求人类解放、自由与全面发展,这种价值诉求与对资本的统治的批判同时展开。在从政治与经济的立体结构中展开对现代性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为人类解放找到了一条超越现代性的理性之路。  相似文献   

15.
“道”的人生境界,其本质特征在于心灵状态的自由无羁,这在老庄是物我两忘、逍遥自适,在儒家是平和愉悦、从容中道。即道家以摆脱外在桎梏、回归人的自然本性为超越,儒家以完美自身德性、体认无所不在的天理为超越。两者的价值观念不同,但超越的目的都在于认识人的本体的存在、追求一种人之为人的精神。正是道家的境界之道和儒家的伦理之道,构成了中国人进退自如、和谐理想的自足自恰的人生之道。  相似文献   

16.
牟宗三"智的直觉"概念是从康德哲学中借用过来的,但却做了相应的改造。"智的直觉"在康德处是一个消极意义的概念,因其不承认人可以拥有智的直觉;而在牟宗三哲学中则具有积极意义,他正是以人可拥有"智的直觉"为出发点来建构其整个道德形上学体系。康德是在西方传统认识论的意义上考察"智的直觉",而牟宗三则是在中国传统境界论意义上探讨"智的直觉"。牟宗三所言的智的直觉的呈现,不是指人通过自身的认识能力认知超越的本体,而是指人可通过实践的工夫达至超越的境界。此境界也不单单是指道德境界,而是包含了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宗教境界的圆融之境。  相似文献   

17.
今道友信断言,在技术关联的现代社会里,形已经丧失了作为关键词的文化地位,在现代艺术中形已土崩瓦解,以形为轴心的哲学和以形为对象的美学已成为过去,为超越与形相关的存在,他构想了新的美学,即calonologia,并提出了“美的意识的非对象性”这一命题,本文认为,与形相关的知觉依然是人类最基本的居先的认识能力,艺术之形的变化并非是形本身的否定,calonologia所谓的超越最终还是给存在留下一席之地。人是兼具合目的性与目的性的存在,美的超越应回到以物观物的纯然境界,回到存在,这也是美学理想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超越阴阳、免于物累的天子之剑本身即是剑道境界的哲学象征,同时天子之剑的这种剑道境界已入任运自在的逍遥之域.今天,天子之剑发挥作用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其剑道境界经由习剑者的艺术创造而转化为剑术意境.天子之剑境界哲学遗产的抽象继承须以庶人之剑闪展腾挪、击刺舞伐的身体技术为入手之处,其中的关键在于与物俱化.  相似文献   

19.
文化哲学在当今的凸显使得哲学研究对象域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理性文化转向了当代社会理论范式的文化。这不仅表明了文化哲学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批判和审视,而且也表明了文化哲学存在的"有限性"视域,但它并不局限在某一种"有限性"视域之下而是要超越其"有限性",这是文化形而上学本性使然。文化哲学批判的"有限性"视域以及在此视域中的"无限性"特征表明了文化哲学的"实践品质",这一品质在马克思社会历史文化哲学得到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0.
从柏拉图理念的本质论超越方式到黑格尔绝对理念的概念论超越方式,以及到马克思的实践论超越方式的发展,表明哲学重新整合了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二元对立,并在现实的此岸世界确立人的超越主体地位,表达哲学对人的超越本性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化,表征哲学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时代反思和自由发展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