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全球卫星导航服务提供者面临着一系列法律的风险并应承担相应责任,主要为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根据美国国内法及司法判例的发展,卫星导航信号侵权具有可诉性;且随着产品责任法的现代化,已显现出由产品责任调整卫星导航信号侵权的趋势。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完善现有侵权责任制度,进而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卫星导航信号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际法首次传入中国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存在着某种型态的国际法规则或习惯①,但当时的所谓“国”与现代的国家不同,那只是中国统一前的诸侯国。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此种适应当时国际交往需要的国际法就停止发展了。这是因为,国际法产生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多国并存的环境。既然中国已成为统一的国家,国际法就失去了赖以成长的土壤。国际法作为法律的观念,自成一个特殊体系的法律,并在国际关系中具有现实的约束力,则是由近代欧洲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 ,对中国发展的许多问题都作出过独到而精辟的论述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在国际法领域 ,邓小平提出的许多观点和设想同样也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现有的国际法理论 ,并解决了我国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邓小平对人权与主权的关系和一国两制的论述 ,阐述其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际法效力等级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法效力等级的相关理论在二战前已经萌芽,20世纪60年代后获得发展,但这个问题本身则是近30年才被关注的,有时也被表述为国际法相对规范性问题。为解决目前国际法体系内的冲突,实现国际法的统一和谐口标,对国际法规范效力进行等级划分具有必要性,但也面临等级判断标准和判断主体的问题。从国际法效力等级化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来看,国际司法机构对其适用仍较为谨慎,国际法规范效力等级化将是漫长过程。  相似文献   

5.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是国际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分析了各国国际法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并着重从国内法的角度论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待国际法的态度以及中国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6.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向使用者提供精确和及时导航信息的 复杂系统,它在空中交通管制、海上导航和军事等领域都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目前GNSS的主 要提供者是美国。虽然存在一些国际文件,但迄今没有达成有关GNSS的法律框架,只能依 靠有关国家的国内法和国际合作来规范并管理GNSS。未来多个GNSS系统的并存,不可避免地 将为制定GNSS法律框架增加难度。  相似文献   

7.
国际民族问题包括很多。国际法所探讨的主要是民族的法律问题。本文拟就民族在国际法上的地位、民族与国际法的联系、民族在国际法上的保护及国际民族矛盾激化的根源做一些论述。 一、民族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国际法所探讨的民族法律问题,首先是那些具有国家型态类似于国家但未成立国家政治实体的法律地位问题,亦即它们是否具有国际法的主体资格问题。实质上是民族自决权的问题,如建国前的巴勒斯坦和独立前的纳米比亚问题。但是,这种国际民族矛盾与一般意义上纯属国内的民族矛盾是不同的,因为国内的民族不是国际法的主体,因而对其问题的解决只适用国内法而不适用国际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国际法翻译第一人——丁韪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在华传教士丁韪良,无论从完整地翻译国际法的时间上讲还是从翻译国际法的数量上看,都堪称中国近代国际法翻译第一人;他除了翻译过著名的《万国公法》外,还出了其他7部具有相当份量的国际法译著;他的一系列国际法译著体现出他的翻译动机及其翻译策略、方法或手段,并对中国近、现代翻译具有多层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鸿章的国际法意识与琉球宗主权的丧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鸿章虽然对日本吞并琉球持消极态度,但他并未置之不理,而是主张运用国际法同日本进行交涉,要求琉球自主.这种处理方式虽对扩张中的日本不可能产生遏止作用,并又影响到了以后对越南、朝鲜问题的处理,中国被迫卷入了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但其力图在国际法的框架下解决争端,却也无不显露出其思想的先进性,表明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能源安全合作已从现实和制度层面展开,但面临能源产品出口限制、能源运输通道安全威胁、南海问题国际化等问题的挑战。国际法对保障中国-东盟能源安全合作具有重要作用,联合国条约体系、WTO协议和CAFTA协议发挥着直接影响,ECT和NAFTA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卫星导航接收机测速精度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GPS为例,研究卫星导航接收机动态测量精度的测量方法。讨论了被动式导航接收机的测速原理,阐述了卫星导航信号模拟源产生信号的基本方法,说明通过调节模拟源中各延迟环节的时延量,即可模拟产生相对于载频的频偏,以此作为接收机动态的理论真值并与实际测量值相比较,可获得包括速度在内的动态测量精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模拟源的接收机测速精度测量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双向时间比对法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多项式的方法对比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MEO卫星与地面相对运动引起的钟差的变化曲线;对多项式求导获得了卫星在地面观测站过顶点上的最小钟差值,实现了卫星时钟的星地时间同步。该方法可以应用于M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
卫星遥感数据相比传统证据采集方式存在优越性,近些年也频繁地被国际和国内法庭争端当事方用作证据。法庭在是否采信的问题上立场不一,国际法院在涉及领土主权争端案件中对其较为排斥,国际刑事法院、欧盟法院和部分国家国内法院在涉及特定事项时态度较为肯定和积极。原因和卫星遥感数据本身的特质有关,在有着无可比拟优势的同时,其作为证据仍存在个人隐私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专家证词真实性等问题。卫星遥感数据法庭可证据性问题集中体现了科技与法律之间相互促进和矛盾性,国际社会目前立法仍为空白,国际和地区实践处于分而治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GPS导航卫星选择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定位导航时对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导航卫星选择算法。该算法比传统算法的计算量小得多。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所得出的结果与传统算法很接近,能满足导航定位的实时性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国际河流是组成部分位于不同国家的水道。国际河流法主要是国家之间关于国际河流利用及其保护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它发展到今天,已经从过去比较单一的规范自由航行的功能进展到航运、水利水电等非航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领域。国际河流法有着丰富的条约法渊源,国际河流习惯法渊源也越来越重要。目前国际河流法的体系包括一般国际河流法、特殊国际河流法和区域国际河流法,适用于中国的国际河流法主要包括中外国际河流条约和一般国际河流法原则。  相似文献   

16.
马航MH17航班被击落事件是人间悲剧,震惊世界,深受谴责。航空运输必须大力发展,保障空中航行安全是首要任务。航空器运行必须统一技术标准,空中交通必须统一规则,服从统一的空中交通管制。保障空中航行安全法规已成一定体系,保障空中航行安全技术措施成效显著,但应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国际社会是主权国家组成的社会。在国际航空关系中,主权国家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关系“法治化”已是大势所趋。应加强国际法治,凡违反强制性法律规范的不法行为,应承担国家责任,以杜绝民航飞机被击落悲剧的再次发生,切实保障空中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7.
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 在国际层面通过国际电信联盟的国际合作管理机制在成员国间进行分配, 其依据是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各国共同制定的《无线电规则》。各国对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的权利是具有一定优先权的使用权, 这类资源具有国家不得对其主张主权或据为己有、通过国际合作共同管理、各国人民公平地分享资源、为和平目的使用的特征, 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空间商业化趋势带来的卫星及其所用频率和轨道位置跨国转让的问题, 呼吁资源分配的国际机制的改革, 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各国资源需求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国际航天合作对在“一带一路”区域实现信息的互通互联必不可少,因而对该倡议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政策,卫星应用、尤其是通过卫星应用建立“空间信息走廊”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进行国际航天合作的核心领域。“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国家众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不一,法律完善程度和各类具体制度差异甚大,航天发展水平和需求也参差不齐。在此背景下,国际技术转让、相关权益的分配及保护、卫星应用的相关法律规制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应采取“双管齐下”的规制路径,在国际层面,一方面利用既存资源促成国际合作,另一方面采用软法以及条约的形式搭建新的合作框架;在国内层面,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全方面完善相关立法,以达到逐渐实现航天活动透明化,乃至促进国际合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发展,作为终端设备的GPS智能手机越多地应用于诸如公安、物流、测绘、车队管理等行业。定位精度高,使用方便稳定等优点,使得GPS智能手机成为这些行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时的首选。GPS手机出警导航系统基于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采用了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监控中心通过解读GPS信息定位出巡逻警员当前位置和出警目标点位置,巡逻警员使用解码函数来解析监控中心发送的出警短信内容,通过GPS手机导航及特设时时通讯和高精度放大/缩小地图功能到达出警目标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