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萧绎思想体系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萧绎生当中国历史上由南北对峙走向南北融合的历史时期的前夜,其思想体系呈现杂取儒、释、道而兼涉兵家、墨家、名家、法家、农家等众家学说之长,以成一家之言的杂家特征。这种特征是萧绎欲混天下为一统以成就帝业的政治雄图在思想学说上的反映,代表着已虎踞上位的江左北人武力集团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统治地位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先说萧绎的绘画作品,《南史·梁元帝纪》称:“帝工书善画,自图宣尼像,为之赞而书之,人称三绝。”萧绎自己也说:“臣簿领余暇,窃爱丹青。云台之像,终为仿佛,宣室之图,更难议拟。”(《谢上画蒙敕褒赏启》)关于萧绎的书法作品,除《南史》提到的宣尼像赞外,还有《上东宫古迹启》和《金楼子·聚书》篇所载他于东林寺智表法师处写得的“二五”法书,但俱已失传,现在基本上还没有什么具体材料可供分析。  相似文献   

3.
南朝萧绎的边塞诗内容丰富,数量可观,体裁众多,不仅能反映南朝文人写作边塞诗的一些普遍情况,还与唐朝边塞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试对萧绎的边塞诗进行分析和研究,将之还原进其历史文化背景,并结合其个人因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探究其边塞诗在边塞诗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金楼子》运用寓言说理有三种情况。《金楼子》所创作的寓言,代表了六朝寓言创作的成就。它不仅继承先秦传统,数量比较多,而且借鉴了《圣经》中的寓言,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了轻骑作用。  相似文献   

5.
南朝梁元帝萧绎博综群书,多才多艺,著述词章,多行于世,展现了南朝梁贵族极高的文学素养和崇文的风气.其一生著述近四十种,然多散佚,今存《金楼子》六卷本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以鲍廷博知不足斋本为最善.此书具有极高的文献、史料和文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梁代文学思想大致可分为三派,其中萧纲和萧绎代表趋新派.但长期以来存在一种看法,认为萧绎应该更接近以萧统为代表的折衷派.这种说法,出于对一些基本文献的误解和萧绎创作风格的忽视.从根本意义上说,萧绎应属于以宫体为创作方向的趋新派.  相似文献   

7.
萧绎一生备受疾病困扰,不仅患有眼疾、疥疮等生理疾病,还有心气疾等精神疾病。从医疗文学的视角来看,萧绎的自我疗救努力及情感体验是《金楼子》的核心内容之一,超越疾患与追求不朽是《金楼子》的重要主题。书中不仅记录了他通过诸种方式尤其读书、著书等进行疾病控制和自我治疗的艰难历程,也反映了他精神自疗与思想超越的挣扎与失落。对这一论题进行深入探讨,或可对萧绎其人其事做出全新解读,对于中古医疗文学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存东晋南朝梁元帝萧绎所撰《金楼子》,以清鲍廷博所刻知不足斋本为最善,萧绎的不少占决实例见于该书《自序篇》。经由对萧绎占筮实例的分析,可以一窥以萧绎为代表的南朝梁皇室好易、研易,以及受周易思想影响的情况,探知萧绎痴迷周易之缘由,进而全面诠释萧绎的周易情结。  相似文献   

9.
对萧绎所存的 12 3首诗歌进行了分类 ,从而得出结论 :萧绎的诗以表现男女情爱为主要内容 ,且带有明显的娱情、游戏的倾向 ,因此 ,他是齐梁宫体诗创作思潮的代表。继而探讨了萧绎诗歌的艺术特色 :香艳而纤巧 ,意简而文繁 ,工整而圆润。  相似文献   

10.
梁实秋文学批评思想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染实秋家庭环境和所受教育不同于现代时期的其他作家 ,所以在留学过程中所接受的是白璧德的古典主义文学批评观 ,而这一批评观的来源则是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又是一种超越时空而不变的思想和文明境界 ,为此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梁实秋归结为保守主义者  相似文献   

11.
陈望道的美学思想在中国近现代美学发展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在西方、传统、现代三方会谈的文化语境中 ,陈望道立足于马克思主义 ,建构起科学前瞻的美学体系 ,成为我国比较系统地勾勒出现代美学基本理论框架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正名”说并非无源之水,而是发端于前孔子时代人们对于“名”的深入思考。“名”这个观念受到重视与礼乐文化密切相关,由此,“名”的问题展现为两条进路:一、与名分义相关的政治进路;二、与名声义相关的道德进路,孔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两个方面。澄清了这个过程,就会看到,孔子正名思想不能简单地看做中国古代逻辑学的起源,而应当看作儒家内圣外王之义理规模的发生地。  相似文献   

13.
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的主要来源是他的发生认识论,通过探索发生认识论与康德哲学之间的渊源关系和心理学基础,就可以找到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的真正源头。  相似文献   

14.
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的主要来源是他的发生认识论,通过探索发生认识论与康德哲学之间的渊源关系和心理学基础,就可以找到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的真正源头。  相似文献   

15.
康有为集新旧思想于一身,对中国政治前途的分析是他一生坚持保皇的思想基础.而传统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则是其保皇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支柱,特别是光绪皇帝的知遇之恩,是康有为戊戌以后政治思想活动轨迹的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学风思想是毛泽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具体实际问题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通过对五四时期东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华民族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毛泽东的影响分析,较深刻地揭示了毛泽东学风思想从形成到成熟的传统文化背景、社会思想背景、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复杂社会矛盾环境。  相似文献   

17.
吴超 《东方论坛》2012,(3):13-17
清初潘耒以"史才"鹤立于词科。其求学与成才之路固然受到家学传统之影响,但论及师承关系,潘氏乃集众家史学之长于一身。其师如顾炎武、徐枋、戴笠诸辈之治学偏重不同,皆对潘氏影响至深。但由于时代变迁,潘氏所处的社会地位发生剧烈变化,导致其史学精神出现了"变调"。  相似文献   

18.
由外来催生的俄罗斯象征主义 ,成为俄罗斯白银世纪最早涌现的文学新思潮。在大量吸收本民族优秀传统营养的基础上 ,在诗歌、小说、理论批评等方面硕果累累 ,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和作家 ,为白银世纪冠上了“象征主义时代”之誉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一生的行事都贯穿着功利主义思想,他的这种功利主义思想来源于对时世的忧患,受到儒家主变因素的影响,传袭和继承了经世致用学说,以有利于清政府的统治作为最高宗旨,将义和利结合起来,是儒家知识分子对“大利”追求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反清思想探源[日]中村哲夫文谢俊美译译者按:中村哲夫先生系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著名专家,国际知名学者,现为神户学院人文学部大学教授。先生著作甚丰,先后出版过《同盟时代》、《移睛阁遗闻──孙中山与吴锦堂》等专著。为了让更多的史学工作者熟悉了解中村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