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文论的思辨基点。其核心是强调:“作家主观能动性在创作实践中的表现和运用,是作家接触生活的激情和敏捷的感受力及主动的进取精神,是自觉积极的创作意识。” “主观战斗精神”在创作里需要通过创作主体的“自我扩张”,才得以充分运行或体现。“自我扩张”似与当下流行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有相通处。 由于“自我扩张”的是“主观战斗精神”,所以,“自我”非“唯我”、“小我”,而是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得到社会性时代性实现的“大我”。 “主观战斗精神”的负面正是“精神奴役底创伤”。  相似文献   

2.
鲁迅《摩罗诗力说》中的“拜伦”言说,成为后来在中国传播和接受拜伦的重要基础。它所建构的拜伦思想、精神、文本及意义,影响到中国对拜伦的言说及其价值评判。沿着鲁迅的思路,近百年来对“拜伦”的接受历经了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化,再回归到文学经典的过程。“拜伦”言说也受制于社会历史语境和言说主体的牵制。由此可见,鲁迅的“拜伦”言说及其被言说,隐含着当代中国学术向度与政治限度的博弈,拥有学术阐释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拜伦在中国清末民初的译介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和社会现象。从梁启超、马君武、苏曼殊的"豪侠式拜伦"到鲁迅的"摩罗式拜伦","符号化"是拜伦形象最典型的特征。"拜伦在中国"与"军国民主义"的时代要求和译者主体性操控密切相关,体现了在特定历史时期文学的政治审美化和审美的政治化。"中国的拜伦"作为"社会集体的想象物",成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甚至民族精神建构的一部分,被赋予了极强的隐喻性和象征性色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论文《主观战斗精神:胡风文论的思辨基点》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主观战斗精神”论的形成曾受厨川白村及鲁迅文艺思想的影响,经再创性接受,最后化合为胡风文论。  相似文献   

5.
论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胡风的文艺思想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便是主观战斗精神。什么是主观战斗精神?胡风自己并没有讲清楚。有时它指的是作家的“献身的意志和仁爱的胸怀。”有时又指“文艺家的人格力量和战斗要求,”到后来他又将它解释成作家和人民共命运的立场,”和那一种为“民族解放,人民解放的高扬的热情。”最后,他在上中共中央的意见书中,解释现实主义的两个中心环节之一的对人民的态度问题时说,“这既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纲领的基础,同时也是艺术创作的生命。主观精神要求的,就是这个对于敌、友、我的爱爱仇仇的感情态度。”也就是“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这样,它又变成作家的感情态度了。  相似文献   

6.
一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在一八○九至一八一一年作了一次国外旅行,曾先后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阿尔巴尼亚,希腊,土尔其及意大利等地。这时正是欧洲各国反动势力嚣张的时期,是欧洲反动君主的神圣同盟大施压力,摧残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时期。拜伦亲眼看到各国人民所受专制政治的压迫,和他们英勇反抗,争取解放的战斗精神。这次旅行开拓了青年诗人拜伦的眼界,丰富了拜伦的社会政治见闻。对他的民主革命思想的成长起了积极的作用。拜伦自己也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他曾在给他母  相似文献   

7.
赵金钟 《南都学坛》2003,23(2):76-79
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反映论对我国新文学尤其是左翼革命文学产生了相当恶劣的影响。胡风将之称为“主观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并同他们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斗争中建立了自己的以“主观战斗精神”为核心的现实主义理论体系,为现代文学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胡风的语言观是和他的以“主观战斗精神”为核心的现实主义理论相联系的。他把语言能否反映“活的生活样相”和“活的民族现实”作为评价语言优劣的标准,坚持作家对语言取舍的主观精神,坚持语言的现实主义精神。他认为民间语言(形式)或多或少夹杂着封建意识,因此反对对民间语言的过度迷信。胡风的语言观体现了他捍卫五四文学传统的精神,体现了他对“民间形式”(语言)相当程度的警惕。  相似文献   

9.
胡风以“主观战斗精神”为理论武器,批评抗战时期文学创作里广泛存在的“类型”化倾向,提出以“熔铸”为艺术手段,实现典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有利于现实主义小说理论的深化和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在一八○九至一八一一年作了一次国外旅行,曾先后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阿尔巴尼亚,希腊,土尔其及意大利等地。这时正是欧洲各国反动势力嚣张的时期,是欧洲反动君主的神圣同盟大施压力,摧残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时期。拜伦亲眼看到各国人民所受专制政治的压迫,和他们英勇反抗,争取解放的战斗精神。这次旅行开拓了青年诗人拜伦的  相似文献   

11.
清末文坛的拜伦热给鲁迅带来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漂泊、孤独和具有反抗气质的“拜伦式英雄”已经深入到鲁迅文学创作的灵魂,他结合中国的实情,发掘其可利用的价值,在自身的文学创作中使拜伦式英雄中国化.鲁迅在早期和中期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些中国语境下的拜伦式英雄,对拜伦式英雄这一异域形象经历了由乌托邦式的憧憬到遇到卷土重来的传统势力后在妥协中求生存的转变,不同层面地展现出拜伦式英雄的质疑精神和抗争元素.其小说精心刻画的拜伦式英雄为改造国民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正> (一)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作家是实践的人,是创作主体,是艺术的感觉世界的创造者,所从事的是特殊的精神劳动,需要有一种特殊的精神。胡风把作家的这种特殊精神概括为“主观战斗精神”。在革命文艺运动高涨的三十——四十年代,在笼罩着浓重左倾迷雾的普罗文学运动中,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积极宣传和实践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和创作原则。胡风不但强调先进的创作原则的重要,而且还洞察到作家主观战斗精神的积极作用。现实主义理论指  相似文献   

13.
拜伦以一种反叛的姿态登上文坛,他借助诗歌创作挑战整个旧世界,其批判锋芒首先指向强大的封建势力和污浊的社会现实;在这一挑战过程中,拜伦才情横溢,所向披靡,逐渐形成了其情感大胆热烈、主观色彩浓厚、批判讽刺倾向辛辣和艺术上讽喻夸张的浪漫主义诗风。  相似文献   

14.
“主观战斗精神”论是在三四十年代左翼文坛反对主观公式主义与客观主义的斗争中逐渐定型的,但它对创作主体的尊重,以及由此引发的人对自身价值的人文关怀,其思想魅力也就不仅属于三四十年代,而应当属于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  相似文献   

15.
心理意识不是实体存在而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故有其特定的本质。但由于反映、意向性、自由和理性等心性均不为全部心理现象所具有,故它们都不具备“心理本质”的特征;而“知”:则是一切心理现象都具有的、性命攸关的基本性质,所以,精神心理现象的本质当是“知”(觉知)。  相似文献   

16.
三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论要求作家在体验生活和反映生活的过程中,具有一种热烈的感情,“燃烧似的精神状态”,具有一种感情上的“冲动力”,要用自己的血肉去“拥抱生活”。他反对对生活的那种“公平无私”的“冷淡态度”,反对“不明不暗的立场”,反对在创作中“贫血的想象”,反对那种“去了势的文学”,反对创作中的“一般性”的原则。他对作家感受作用的重视和感情在文学创作中作用的这些思考是从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7.
鲁迅《摩罗诗力说》中的"拜伦"言说,成为后来在中国传播和接受拜伦的重要基础。它所建构的拜伦思想、精神、文本及意义,影响到中国对拜伦的言说及其价值评判。沿着鲁迅的思路,近百年来对"拜伦"的接受历经了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化,再回归到文学经典的过程。"拜伦"言说也受制于社会历史语境和言说主体的牵制。由此可见,鲁迅的"拜伦"言说及其被言说,隐含着当代中国学术向度与政治限度的博弈,拥有学术阐释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云的哲学思想是在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升华中逐渐形成的。其哲学思想的实践品格,从精神特征方面看,表现为一种应用哲学,一种知行合一、以人民为核心的政治哲学。其价值主要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实现了三个具体化: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具体化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把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具体化为政策与事实的关系,把政策与事实的关系具体化为“上”、“书”与“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曾遭极大误解与批判的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论,其实是一种深具现实洞察力与针对性的文学人学观,它将创作主体与描写对象的主体性旗帜鲜明地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对当今失去精神维度与生活底蕴的文学仍有着巨大的警示与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拜伦是英国文学史上继菲尔丁、斯威夫特之后的讽刺大家,恩格斯称之为“满腔热情地、辛辣地讽刺现社会的拜伦”。他本人也毫不隐讳地以讽刺高手自居:尽管“讽刺家,是危险的”,围攻詈骂追逐拜伦一生,他仍公然宣称“我的气质有点爱讽刺……倾向于用笑声代替谴责”;甚至借十七世纪西班牙著名作家魁维多之名,标举自己为“魁维多再生”。拜伦的讽刺,在早期的《英格兰诗人与苏格兰批评家》中初露锋芒,到后期的《审判的幻景》、《唐磺》中臻于“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化境,在其它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