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声音     
正"与普遍的印象恰恰相反,86%的难民被发展中国家所收容,而不是富裕国家,但这些贫穷国家获得的帮助远远不足。去年,联合国人道主义呼吁实收的资金仅勉强超过其请求数额的一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美国《波士顿环球报》上发表了题为《拯救我们共乘之舟:全球响应难民和移民问题》的署名文章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是美国亚太战略的"南锚",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一环。基于自身国家身份与地理位置的错位、经济利益与安全利益的背离,自霍华德政府执政以来,平衡外交一直是澳大利亚外交的基本立场。但自2016年以来,澳大利亚平衡外交出现滑向失衡的新动向:地缘政治考量优先于地缘经济、中澳伙伴关系滞后于澳美同盟、强硬保守多于务实理性。中美权力转移加速、中澳实力差距急剧扩大、澳担心被美国战略抛弃、澳国内民粹主义等极端思潮抬头,共同导致澳大利亚对华外交日渐失衡。对此,中国可采取加快南海共同行为准则磋商、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开启南太平洋地区"非安全化"进程、加大话语能力建设等措施予以应对。受大国权力斗争加剧、意识形态回归、地缘政治超越地缘经济的影响,在未来一段时间,澳大利亚对华外交失衡趋势难以得到彻底扭转。  相似文献   

3.
杜特尔特政府上台以来,积极调整菲律宾的南海政策。这是菲律宾内政外交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基于菲律宾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务实理性选择。杜特尔特政府的南海政策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国内政治压力、大国平衡压力以及对待南海仲裁结果的实用主义。杜特尔特政府的未来南海政策走向和发展前景,则与菲国内政治发展态势、美日对菲关系发展态势以及中美菲三方关系的互动态势密切相关。中国需要审慎评估相关态势发展动向,以便及时做出预案。  相似文献   

4.
刘轩 《日本学刊》2007,(4):64-72
民营化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调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革现存社会组织结构,减少社会交易成本,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在推进民营化的政策过程中,由于特定制度环境的影响,政策过程可能会偏离政策自身的价值取向。战后日本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虽然两次民营化的社会背景和政策过程不尽相同,但是在"分割性多元主义"的利益集团决策体制下,经过各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博弈,使民营化偏离了其自身的价值取向,最终只是基本满足了利益集团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5.
拜登政府上台后,强化了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在"印太战略"的核心地位。"四国机制"呈现机制升级、对话扩员和议题拓展等同盟化的态势。而"四国机制"的同盟化动因主要来自:遏制中国崛起的需求与能力不足的矛盾,使美国更依赖对盟友和伙伴国的诱导、拉拢和利益激励;作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支点"和"重点",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基于本国战略利益需要,均在不同程度上对美国采取追随政策。然而,"四国机制"的同盟化受到成员国各自的政策优先性和利益诉求分歧等问题影响,尤其是各成员国与中国维持着极其密切的经贸往来,以致难以完全实现遏制中国的目标。即便如此,"四国机制"也会给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带来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著提要     
美国现代非宗教人道主义运动,作为一场政治左翼运动,开始于本世纪的30年代。他们鄙弃天启教,支持理性,并承认人的发展变化,从那一时期直至今天,许多人道主义者认为:政府政策的一种完备模式就是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建成一个福利国家,甚至社会主义。然而,今天,非宗教的人道主义者发现,在其队伍中,已拥有越来越多的自由主义者。在作为人道主义的成员,提倡个人的演讲、生活方式、性行为自由的同时,自由主义者也认为:政府应将经济  相似文献   

7.
特朗普上台后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给全球气候治理进程造成了重大打击。历史上,美国的气候政策呈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特朗普的上台更是扭转了奥巴马政府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积极政策,从废止清洁能源计划、退出《巴黎协定》和回归传统能源政策三个方面导致美国气候政策的全面倒退,再一次反映出美国气候政策的"周期性"和"易变性"。我们有必要对特朗普政府退出决定背后的政治经济因素进行系统性解读。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等三个不同层面和发展趋势综合考量特朗普政府气候决策调整的动因。同时从国内气候治理、《巴黎协定》走向和全球气候格局等几个方面来理顺其政策影响的延展逻辑。本文提出在现有的美国政策环境下,中方可以加强同美在传统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能源市场和全球天然气市场、绿色金融、气候融资等方面的合作,维护中美气候合作,积极寻求全球气候制度性权力,维护和提升中国在气候领域的利益和诉求。  相似文献   

8.
阿基诺三世上台之初即把菲律宾的国防重点从国内安全转为对外防卫,把南海政策从"大国平衡"转为"借美制华",把南海油气开发政策从中菲合作转为独自开发。在挑衅中国南海主权的行为遭到挫败后,阿基诺政府彻底抛弃了与中国进行双边谈判的可能,把本国的南海政策与美国的亚太战略绑在一起。菲律宾国内的家族政治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小集团思维",外加根深蒂固的亲美传统,是推动阿基诺政府南海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但菲律宾国内叛乱分裂问题悬而未决,以及菲律宾国内对增加美国驻军人数的反对意见,限制了阿基诺政府南海政策进一步激进化。由于阿基诺政府的南海政策并未使菲律宾获得实际收益,并且阿基诺政府也深陷腐败案件,这为菲律宾下届政府调整南海政策提供了动力。鉴于阿基诺政府南海政策的僵化以及任期即将结束,中国应重点关注菲律宾下届总统的南海政策趋势,并需要在维护南海主权和适当向菲律宾释放善意之间取得平衡,帮助主张改善对华关系的总统候选人获得更多的政治空间。  相似文献   

9.
正菲美纠葛的最终走向、菲律宾和美国"掰手腕"的水平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杜特尔特在国内的民望、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甚至他在政坛的前途。仔细观察,杜特尔特言辞看似激烈,但其实一张一弛很有节奏和策略感,非恣意而为。在美国政府"新老交替"的过渡时期,杜特尔特对美表态出现了耐人寻味的变化,菲美纠葛进入新阶段。杜特尔特政府上台以来,菲律宾对美政策出现急转弯,由阿基诺三世政府"对美一边倒"政策回归到"在主要大国间维持平衡"的菲律宾传统外交政策。7月,针对美国马萨诸塞州国会议员金·麦戈文的威胁——如特朗普邀请杜特尔特访美则要组织抗议示威活动,杜特尔特回应,他直到卸  相似文献   

10.
杨铁军 《社会福利》2008,(12):49-49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毗邻台湾、香港、澳门,是国家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和国内重点旅游大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交往越来越密切,一些境外人员进入中国(大陆)后,由于种种原因遭遇困难、需要政府救助的事例时有发生。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在一些重点城市开展为遇困的境外人员提供救助服务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民政部门是地方政府专设的救助职能机构,  相似文献   

11.
由核心观念汇聚而成的"国家身份"在宏观层次规范了一国自由贸易战略的基本立场、核心利益和政策取向。当前在安倍晋三政权下,日本在自由贸易战略上主要表现为相互交织的三个国家身份:"核心"、"主导"和"桥梁"。其中,"核心"是前提和基础,"主导"和"桥梁"则分别是其在政策议题和伙伴关系上的突出表现。这一国家身份的成形过程始于2010年前后,在自民党重新执政后不断加速并初具雏形。其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国际贸易政治的风云变幻将日本推到前台;雄心勃勃的自由贸易战略是安倍政府大国志向和长期政权的重要体现;国内经济社会变化的长期积累是日本国家身份跃进的根本基础。在自由贸易战略上的形象革新和实践突破对建构更良性的日本整体国家身份产生了积极作用,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镜鉴。  相似文献   

12.
对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本国内从政府到社会都高度重视。在后"京都义定书"时代,日本试图在国际谈判中发挥更具主导性的作用。作为环境保护先进国家和技术强国,日本不仅在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领域仍然居于世界领先位置,其气候变化政策也值得我国相关工作者参考借鉴。通过对日本气候变化政策制定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日本公共政策制定中行政主导与大量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参与相互结合的特点,另外传统的官僚垄断以及"铁三角"关系得以延续的同时,日本公共政策制定也出现了政治主导加强的趋势(对行政官僚作用的相对抑制),这一点在民主党政府上台执政之后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普遍实行了"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这一改革浪潮席卷世界,并逐步发展成为大多数国家转变政府职能的一种主流模式。实践证明,与传统的政府"自给自足"和"垄断供应"模式相比,以市场检验为标志的公共服务改革大大降低了公共服务供给成本,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改善了公共部门运行绩效,并为充分运用市场力量推动政府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相似文献   

14.
美国小布什总统上台以来,特别是"911"事件之后,新保守主义成了美国对外政策决策的指导思想.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以及相应的军控政策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美国军控政策开始从以前的着力推动多边主义制度建设向单边主义先发制人演变.美国单边主义的军控政策和事件给国际军控体系和进程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未来美国军控政策的演变只有回归多边主义的轨道才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梁茂信 《求是学刊》2013,40(4):151-164
在美国学界关于国家利益的研究中,对外安全战略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而与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福祉等相关的国家利益的研究一直受到冷落。具有传统的外来移民问题是美国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其中的人才吸引战略也未被纳入国家利益研究的视域之下。从美国移民政策和人才吸引战略的历史看,在不同的时期,决策者对于移民政策服务主旨的认识判断不同,导致移民政策服务的国家利益内涵不同。在移民政策体系之内,家庭团聚、难民和包括人才吸引在内的就业类移民条款并行不悖,彼此处于一种既竞争又相互补充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共同体之中,它们各自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的不同层面,但是在人才吸引方面又殊途同归。当然,在美国国内,与人才吸引思想相对立还有保护美国本土劳工各项就业权益和人才培养的主张。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吸引外来人才具有抑制性作用。总之,以上诸种因素的制约使美国人才吸引战略处于对美国人才资源开发的从属性补充地位。这是我们认识美国人才吸引战略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6.
“整体政府”论——西方政府改革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政府"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西方国家第二轮政府改革实践的新趋势。文章系统分析了"整体政府"产生的背景与动因,解析其内涵与目标,介绍其基本内容和实践模式,以期对我国政府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元政府在大都路核查隐漏土地,目的在于"履亩收税"。这次税粮政策调整的原因之一在于权贵豪右隐匿人口、影占土地,导致按丁收税政策大打折扣;阿合马被杀后上台的和礼霍孙儒治集团"抑兼并"的道义追求则直接促成了这次土地核查。这一措施虽然最终不了了之,但对元代经济影响深远。首先是使得统治者放弃了北方经济政策的自我调整,而把希望寄托在掠夺江南这一层面;其次是为后来的"延祐经理"提供了一个可供参照的样板。  相似文献   

18.
在冷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演变进程中,民主党形成了"由官僚主导转向政治主导"的政策理念。民主党上台执政以后,鸠山内阁设置了国家战略室和行政刷新会议,并通过"事业甄别"与"国会立法"的方式来实施政官关系改革。在此过程中,民主党政权对运营机制做出了相应调整,但也显现了弊端。展望未来,民主党政权实施的政官关系改革具有历史延续性,改革成效将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并关联到民主党执政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冷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演变进程中,民主党形成了"由官僚主导转向政治主导"的政策理念。民主党上台执政以后,鸠山内阁设置了国家战略室和行政刷新会议,并通过"事业甄别"与"国会立法"的方式来实施政官关系改革。在此过程中,民主党政权对运营机制做出了相应调整,但也显现了弊端。展望未来,民主党政权实施的政官关系改革具有历史延续性,改革成效将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并关联到民主党执政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孔小霞 《探求》2009,(5):55-59
全球化发展和境外安全威胁并存、“走出去”战略和国家海外利益维护、国际法的人本化趋势和中国政府的“外交为民”理念共同推动了境外公民保护的发展。鉴于中国境外公民权益保护存在诸多问题,建议从预防机制、一体化应急处理体系、领事保护等国内立法、民间力量参与和多层次国际合作等方面改进和完善我国境外公民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