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娜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3)
《千字文》以其丰富的内容及流畅的行文,名列我国早期启蒙教材三、百、千之列,流传至今已一千多年。从生命教育的角度看,《千字文》蕴含着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和创造生命价值等生命教育理念,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钱征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25(5):85-86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俗称"三百千",经历宋元明清以至中华民国,千年不废,影响深远。在"三百千"中,唯独《百家姓》的写作时间和著者不明。本文在宋朝王明清、明朝李诩、清朝王相等人详考的基础上,经过一番考证、推理,指出:《百家姓》的编著者,似是"老儒"钱俨;《百家姓》的编著时间,似是开宝四年(971)至太平兴国二年(977)之间。 相似文献
3.
4.
《三字经》的文化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萍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5)
《三字经》是古代蒙学教材的典范,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价值。《三字经》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具有传承中华文化,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三字经》重视教育,注重科学教育方法,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谭建川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
<三字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状况的重要典籍.<三字经>大约于14-15世纪东传日本,成为日本人的汉学启蒙读物.随着时代以及自身文化的发展,日本人在使用此书的同时,也创编了不少对<三字经>进行改编、注释以及翻译的作品.另外,日本人也模仿<三字经>,创作出不少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新作品. 相似文献
6.
叶嘉莹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106-110
从“性别与文化”的视角,对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理论框架和评赏标准。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男性词作风格演化之影响;第二,政治与社会风习之改变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男性对妇女写作之观念的转变和妇女写作观念之转变;第三,男性与女性在心理与智力等方面之分别和差异。 相似文献
7.
叶嘉莹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205-208
从“性别与文化”的视角,对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理论框架和评赏标准。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男性词作风格演化之影响;第二,政治与社会风习之改变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男性对妇女写作之观念的转变和妇女写作观念之转变;第三,男女两性在心理与智力等方面之差异。 相似文献
8.
周韵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5)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学者西里尔*伯奇、中国学者张光前和汪榕培曾先后将明代汤显祖的著名传奇剧本<牡丹亭>译介到西方世界,功德无量.以许渊冲先生译诗"三美"(意美、音美和形美)原则衡量.三位<牡丹亭>译者权衡利弊,创造出风格各异的三个译本,使西方世界感受到400年前中国的精致生活. 相似文献
9.
王宝童先生《英译三字经·千字文》在语篇翻译过程中,通过语法层面对人际意义潜势的选择,采用转换语气成分,即陈述语气转译为感叹语气、疑问语气和祈使语气;增添称呼语;对应、转换或活译第二人称代词等手段,赋予作者和译入语读者共同参与的交际事件以对话性质。同时,在协商与对话的过程中,重新奠定话语基调,构建出新的人际意义;在实现与源语篇人际功能等值的过程中诠释出译文的情感之美。 相似文献
10.
任红敏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38(1):74-77
胡姬,是在古典诗歌中频频出现的形象。胡姬形象一经出现,便有一个自身的美感特质,而胡姬这种美感特质的形成,是与时代结合而产生的,因为诗歌创作的文化意识植根于历史的土壤中,诗人写诗必与时代息息相关,胡姬形象美感特质的形成是和历史背景和时代文化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相似文献
11.
温梅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本文通过引述古今中外名人的观点论证了美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 ,笔者完整系统地论述了“寓教于情”的课堂美育心得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苗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6(2):110-112
中国古典舞的艺术境界是形神合一,这就是所谓形神兼备,以形寓神,以神化形,重在展神.中国古典舞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13.
马丽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3):88-90
一些常用的貌似普通的称谓词,常常出现误用、错用的情况。文章选择了“兄”“弟”“姊”“妹”四个称谓词,指出在辞书编纂、汉语史研究和古籍整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冯佩雯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4):98-101
本文调查了中学生书面表达中的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偏误现象,并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成果对这些偏误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对动态助词的研究和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论教学语言的审美性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教师高度的语言素养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育教学要取得最佳效果,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审美性.教学语言的审美性要求教学语言既要饱含情味、充满趣味,又要富有韵味、突出风味才既能彰显语文教学魅力,又能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6.
朱春敬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58-60
信息网络时代需要对语言文字进行规划并使其实现现代化.在我国,"语文现代化"、"语言规划"和"文字改革"这三个概念名称不同,实质是一样的.现在,"文字改革"的提法不再使用,"语言规划"和"语文现代化"两个名称被广泛接受并使用,它们经常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张永超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8-12
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解读经历了直觉、理性、人心三个阶段,他的直觉说有两层含义,一为认识的直观,二为本能的良知良能,随着认识的深入他逐渐意识到用"直觉"理解中国文化的不妥,遂而提出了"理性"与"人心"的概念,而且梁漱溟对"理性"和"人心"赋予了特殊的含义。通过对"直觉"、"理性"和"人心"(梁漱溟在不同时期对文化的解读核心用语)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梁漱溟对文化尤其是对中国文化解读的得与失。尤为重要的是,梁漱溟对"良知良能"的来源试图结合现代的生物科学予以新的解答,这是对"人心"或曰"良知良能"的终极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汉语国际推广的地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性"是笔者用来考察汉语国际推广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括地域和文化两个相互依存的层面.笔者认为,"地域性"概念是汉语国际推广中一个潜在的重要命题,一直是重要的存在却从未有学者整理挖掘.以往的学者基本上是从母语是否是汉语这一角度展开论述的,但我们发现这种以语种和文化圈的概括并不能解决所有重要的问题.从"地域性"的角度,一些问题反而可能得到较贴切较合理的解释说明,虽然也不是全部,但这至少是观察和研究汉语国际推广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认知视角,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对理解、研究并提升这个学科具有独特的价值.文章从"地域性"出发,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多种教学形式、教材建设等相关论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结合国内、国外教学及面临的问题做了可能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温锁林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5):114-1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种民族语言都与该民族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有相当数量的词语蕴含着丰富的国俗语义。文章以汉语的"红"和英语的"蓝"两个色彩词为例,在列举大量语言事实的基础上,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解释了造成两种语言色彩偏好的深层原因。旨在表明,一种语言中的词语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所增添的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了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就难以达到对语言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20.
史鸿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5):108-112
在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中,“无”是一个涵义深广的概念。庄、禅美学具有极强的“本无论”色彩,它立足于对人生困境的超验性和本元性反思与解脱,并演绎到艺术之中,成为艺术境界和艺术创构的审美法则。“无”的艺术传达同时也表明,中国美学的“本无论”和“存有论”是辩证统一的。有人用西方现代心理学的“无意识”概念解释庄、禅之“无”影响下的“无意于佳乃佳”的审美法则,是对中国美学“本无论”精神的误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