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西方女性主义文论逐渐脱离早期女性与男性对立抗争的狭隘观念,在强调两性相异性的同时,也强调了两性的相通性,这与吴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提出的"雌雄同体"概念是一致的.《到灯塔去》最终完成了对旧模式的解构,将一个消除中心、各种成分重新融合贯通的画面艺术地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道德经〉新编》之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京泉 《文史哲》2006,(2):53-66
《〈道德经〉新编》将《老子》分为道论篇、德论篇、修身篇、治国篇是基本正确的。但原先有些章次的排列不当,不利于揭示《道德经》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有的观点欠妥,因而本文要对某些章次作出调整,不妥的观点予以改正。对《老子》研究中有些似成定论的观点也提出了独立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丁琴海 《东岳论丛》2001,22(4):86-90
自司马迁创作《史记》以来 ,古今学人对《史记》的创述宗旨提出了多种见解 ,实录说、发愤著书说、谤书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看法。这些观点都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意蕴 ,立论各有所据 ,但均对《史记》的创述宗旨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误读。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解读 ,探析出现这些误读的原因 ,探讨隐藏在这些观点背后的时代文化内涵 ,既可加深我们对《史记》及《史记》研究历史的了解 ,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不同历史文化心态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张永路 《理论界》2015,(2):107-111
《国语》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文献。不过,对于《国语》的编纂情况,历代都是纷争不断。其中有一种影响很大的观点,即《国语》是一部史料汇编。这种观点并没有注意到《国语》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国语》的研究工作存在着误导。因此,这一问题亟需厘清。其实,就其性质而言,《国语》自始就是一部有着鲜明主题、精心布局和统一体例的完整著作。  相似文献   

5.
我曾深入研究经济思想最为丰富的古籍之一《管子》。“文革”结束以后,我忙于写《中国经济思想简史》,自己关于《管子》经济思想的主要观点则写入了《中国经济思想简史》上、中册,不再作单独出版。 书虽然没有出版,可记的事情却很多,不妨谈几点最主要的。 通过对《管子》的潜心研究,我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有的已在当时的报刊上发表。《管子》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胡寄窗先生强调其代表商人的利益,我则认为代表封建国家的利益。我将自己的观点发表在《学术月刊》1963年2月号,引发了一场讨论(在此以前,石世奇先生曾在《经济研究》1962年第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文体创新的角度,对聂华苓的两部长篇小说的外在直观形态的殊异作了三方面的比较。在叙事结构上,《桑青与红桃》采取的是象征性的场景结构,以表现流浪的中国人的精神恐惧与分裂;《千山外,水长流》采取的是经緯式的织锦结构,以展现不同文化与国度的三代人的感情纠葛。在叙事观点上,《桑》采用自知观点,真实地揭示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千》采用自知和次知两种观点,以利表现各人物之间感情的阻隔与沟通。在叙述语言上,《桑》逐渐加强张力,《千》充满感情色彩。通过比较,可知文体是作家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一) 最先提出《子夜》受到左拉的影响这种观点的是瞿秋白,他在《<子夜>和国货年》①这篇文章中说:《子夜》“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带着很明显的左拉的影响(左拉的《Iarght——《金钱》)。”半个世纪过去了,瞿秋白这一建立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上的论断还是站得住脚的。有些同志否认左拉对《子夜》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把左拉与自然主义等量齐观。既然《子夜》是一部革命现实主义作品,它怎么会受到自然主义的影响呢? 左拉根据实证主义哲学和生物学、遗传学的科学成果,创立了一套自然主义的文艺理论。他主张用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科学实验的态度和方法来考察社会生活,并把考察的结果真实地再现在作品里,“既不要推理,也不要批评,陈  相似文献   

8.
关于《春秋》与《左传》经传关系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左传》是否《春秋》之传。虽然《左传》解经不同于《公羊传》和《谷梁传》,但《春秋》和《左传》不是两本独立的书,《左传》也不是一本伪书,更不单纯是一本史书。参照《春秋》《公羊传》《谷梁传》,可知《左传》不仅”以义解经”、”以事解经”,还”以礼解经”。  相似文献   

9.
本译文所译述的主要是著作者桑木旦对藏族寓言体短篇小说名著《猴鸟故事》的作者的论证及结论。关于《猴鸟故事》的作者,学界有五种观点,对此,著作者持否定态度。著作者本人的观点是《猴鸟故事》为多仁·丹增班觉所著。  相似文献   

10.
<正> 《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认识存在着很多分歧。现根据我们所见的材料,将建国以来《西游记》研究中讨论较多,争论较大的几个问题试综述如下。一、关于《西游记》的主题在这个问题上,主要有四种观点。1.正邪相争,而邪不敌正说。这是张天翼在一九五四年提出的观点(见《西游记研究论文集》,以下述及张天翼的观点均见此)。他认为,《西游记》中“神是正,魔是邪,而邪不敌  相似文献   

11.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出色的意识流小说家,还是小说理论家和批评家。她有很多关于小说的随笔文集,这些文集里散现着伍尔夫关于小说的批评思想。这些批评思想中,"考察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平衡程度"是其最重要的思想,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和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之一。她的作品对父权社会制度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进行大胆的批判,提出一系列女性主义批评文学理论和"双性同体"思想,并深刻剖析了女性受压制的根源。本文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切入,借助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对其最具特色的小说《奥兰多》中主人公性别的改变、追求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进行分析,解读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到灯塔去》入手,通过文本解读的方法探视她的新女性主义价值观。从三个方面揭示出在古老强势的父权文化语境下,女性要取得真正的独立自主,必须依靠其自身内在的气质——女性气质的张扬,来实现自身的精神突围。弗吉尼亚·伍尔夫通过对拉姆齐夫人的赞扬和肯定,呼唤女性气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现代杰出的女作家、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之一,创作了大量的意识流小说,其中《海浪》是重要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唯美主义特征、心理展示及反传统意象的运用,对作品的现代主义特色进行了完美的展示。  相似文献   

15.
余思洋 《云梦学刊》2012,33(3):113-116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代表作《到灯塔去》是一部杰出的作品。小说中两位重要的女性人物形象拉姆齐夫人和莉丽是两种人生的代表。拉姆齐夫人是传统男性心中完美的理想女性形象,莉丽却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冯静 《齐鲁学刊》2006,(6):114-115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长篇小说《海浪》运用象征、预示等手法来反映人物心灵世界的微妙变化,揭示了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无论经历怎样的挫折和痛苦,都不能向命运投降,都不能服输。  相似文献   

17.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她的意识流小说中以女性独特的视角,通过对人物意识流动的描述,展现了人物找寻自我的 历程。本文分析了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达洛卫夫人》,讨论了她对个体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自193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历经初步引介期、沉寂期、复苏期及199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高扬期,其现代主义创作理念和女性主义观点对中国女作家的创作发挥了重要影响。同时也表明,对于外国作家的选择和接受与本土的社会背景及现实需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意”之学说在阳明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学界对这一问题也有许多争论。文章惟一通过分析流行的关于“意”之含义的观点,指出应该把阳明之“意”理解为“意念”。同时,文章也论证了“意”在阳明哲学体系中所起到的桥梁作用,指出“意”是把阳明“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三大命题贯通起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论精神分析学理论与心理时间学说对意识流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流文学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流派,20世纪20—40年代盛行于欧美各国。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和柏格森“直觉主义”、“心理时间”学说对意识流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个时期中,意识流文学曾有过辉煌时期,并产生了像法国的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以及美国的威廉.福克纳等一大批杰出的意识流小说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