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观,是21世纪教育理念的再提升,完成了教育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因变量"到"自变量"的转变。从"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到"可持续发展教育"实现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全方位转型。  相似文献   

2.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都以"为谁教"、"教什么"、"如何教"为研究主题,前者以追求教育的"艺术"为目标,后者以追求教育的"实用价值"为目标.当今世界与中国的教育学仍然没有真正走出以"为谁教"、"教什么"、"如何教"为主题和以追求教育的"艺术"和"实用价值"为目标的历史围栏.未来教育学将以"为谁发展教育"、"发展什么教育"、"如何发展教育"为主题,以追求教育的"科学发展"为目标.教育学将通过主题与目标的转换而走向科学化,我国教育学将可能率先通过主题与目标的转换而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教育本身是需要德性的,道德教育更应当是"道德的教育"。现实中不少所谓的"道德教育"实际上是"缺德教育",这种教育体现出"精神胜利法"指导下教育自身的道德危机。"斯德哥尔摩症"是形成缺德教育的重要心理机制,它直接导致了教育的被动、消极和软弱,导致了教育主体人格的丧失和创造力的枯竭。"文化革新"要求在"异质的平等观"的指导下实行差别对待,从而为教育自身提供一种"合法性"的依据,并为教育活动实现道德上的"超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代女子教育观念的更新及其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吉玲 《学术论坛》2001,21(3):94-97
近代女子教育观念的更新经历了从"贤妻良母"到"女国民"再到"男女平等"的三个递进阶段,完成了由"女性"的性别教育到"人"的教育观念的转变.但女子教育观念的更新,并不等于女子教育的实现,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教育定位的"两难困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金来 《学术论坛》2005,(9):187-189
在农村教育的实践运行中,大部分人认为目前的农村教育定位于"应试"具有合理性.但是,教育理论界大部分学者严厉批评定位于"应试"的农村教育,认为农村教育要定位于农民当前和未来的生活.要使农村教育同时具有"应试"功能和"生活"功能,就要改革当前的教育评价体制,建立恰当的教育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转变"而服务的"面向‘转变’的教育"理念说明,教育依然是不得不提的无奈,难逃其"亦步亦趋俯首帖耳"的命运。而"先为教育"的"面向教育的‘转变’"理念,则是源本意义上的教育价值的回归,具有较强的理论开拓意味,彰显了教育"天上地下唯我独先"的风采。只有摒弃为"转变"而不得不发展教育的"面向‘转变’的教育"路向,转向以首先和主动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服务的"面向教育的‘转变’",才能实现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4,(7):248-251
教育伦理价值以教育之"善"的实现为目标。从教育所求之"真"到教育伦理所求之"善",需要以教育伦理之"美"为途径。其中,人性之美是教育伦理价值的逻辑起点,育人之美是教育伦理价值的艺术呈现,认同之美是教育伦理价值的目标体现。教育伦理的意义在于,可以促使教育伦理的情感完善,培育教育伦理的个性特征,形成教育伦理的行为动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以"神化"、"泛政治化"、"单面化"为表现形式的"符号化"现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要重焕生机,必须采取"去符号化"策略,从"生活世界"观点看到,确立"为了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从生活中来以及让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回到生活中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去符号化"目标.  相似文献   

9.
叶方兴 《学术论坛》2013,36(1):205-210
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下遭遇的"认同危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研究缘起。这一"认同危机"具体表现为: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空场";理论研究脱离社会现实,思想政治教育遭遇"生态断裂";外部投入与内在认同形成反差,思想政治教育陷入"自信危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思想政治教学者、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下同)对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出的学科特质、学术品位与实践特色的自觉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知自觉、主体性自觉以及文化传承自觉。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路径主要包括:树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的职业伦理观;寻求有效的问题意识以书写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故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研究取向,以"彻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说服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建设,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10.
"和谐教育"是指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使教育的各种要素和资源合理配置,相互协调,处在最佳的功能状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协调发展的教育。建设"和谐教育",需要全面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建立全方位的"和谐教育"保障机制,以及适应"和谐教育"需要的教育补偿和就业公平机制。  相似文献   

11.
周小李 《学术论坛》2012,35(1):210-214
马克思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其教育目的与功能是实现"两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是实现"两全"——全民发展和全面发展;教育途径是实现"两结合"——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灵魂是实现"一主旨"——自由个性。观照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我们发现其中蕴含有丰富的素质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确立并形成了与"城乡二元体制"相适应的"城市优先"的教育发展方式,并先后经历了改革前"城市教育国家办、农村教育集体办"和改革后"城市教育国家办、农村教育靠集资"两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配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战略,国家确立了"城乡均衡"的教育发展理念,并通过调整农村教育的供给体制和实施对农村教育的特别性支持政策等方式,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推行以"教育台湾化"为宗旨的教育改革,使得台湾的教育理念由"实用"向 "适用"转变.分析"实用"教育理念及其对台湾经济起飞产生的积极作用,阐述台湾当局推行"适用"教育 理念的目的和危害.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始终在用复合、融合的视角来关注公民的形成,其学科使命就是对各种"公民"素质期待做出"积极响应"。公民的成长符合梯次性规律,做人、处世与做公民是公民形成的三个基本阶段,深度公民教育理应基于"德性起点论"的逻辑。公民教育的一般线路是:始于以"做人教育"为内核的公民价值底座教育,途经以"处世教育"为主体的公民生活教育,终于以"做好公民教育"为主题的公民使命教育。学校公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种专业化形态,其当代使命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教育资源,全力助推好公民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对"基础"课的学理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为"基础"课提供学理支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有助于科学把握"基础"课的定位和基本任务,有助于加强"基础"课的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增强"基础"课的实效性.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对"基础"课的学理支撑功能,就必须做到: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出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把"基础"课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博士点建设.  相似文献   

16.
江苏经济和社会的历史方位,正在实现着"两个转变":从"经济大省"迈向"经济强省";从"教育大省"迈向"教育强省"。江苏高等职业教育的强劲发展态势,其形成的优势和特色有可能在全国独领风骚,最有望成为冲刺"教育强省"的突破口。正如人们常说的"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全面小康"、"没有苏北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江苏的现代化"一样,可以这样说,没有"高职强省",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强省";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现代化,就没有整个教育的基本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的高等教育面临诸多困境,如何解决高等教育之殇,依然要回归到"通识教育"的本源.论文从我国高等教育之弊端,追溯"通识教育"的起源和本旨,梳理"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通识教育"和"美好社会"的关系.逻辑性地阐述了"通识教育"在高校教育的重要性,印证"通识教育"对于"美好社会"构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教育理念的涵义,提出大学必然有着自己鲜明的教育理念,并认为好的教育理念应该是追求卓越.本文兼议"尊重的教育""尊重的德育"的教育理念,指出在我国实施"尊重的教育"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尊重的德育"的意蕴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反腐倡廉教育,是构建惩防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以落实惩防体系《实施纲要》、构筑"四个机制"为工作主线,全力抓好反腐倡廉教育,活化教育方式,开展"条规明廉、党课讲廉、典型示廉、案例省廉、文化倡廉"五种教育,构建"三位一体"格局,营造氛围,为"五廉"教育开展提供保障;坚持"双向互动"方式,活化载体,让"五廉"教育内容入脑力行;围绕"一个大局"展开,突出重点,使"五廉"教育活动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需要建立明确的方法论意识。然而,自"科学教育学"建立以来,尤其是在教育科学分支学科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不少学者似乎更多的是在直接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的意义上研究教育问题,对于这种方法在研究教育问题中的局限缺乏应有的关注。本文认为,教育研究与相关学科发生方法论转化的前提是,要把自然学科中的"数据"、人文学科中的"个体"和社会学科中的"群体"转变为"教育中的数据"、"教育中的个体"和"教育中的群体"。其中,"学习者的个体经验包"是确保这些数据、个体和群体的教育本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