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不仅作为一种思想,而且作为一种具体的教育形态而存在。山西铭贤学校诞生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教育的一部分,为中国培养了众多人才。对素质教育与铭贤学校教育思想进行探索性研究,从铭贤学校教育特色到现代素质教育进行思考,提出了培养学生奉献精神,注重学生日常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服务理念等铭贤办学对当今素质教育的借鉴和启示,有利于促进我国素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2.
铭贤学校作为山西近代教育的先驱之一,受到中国乐教传统和西方乐教思想的双重影响,重视"乐教"等美育形式,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以《铭贤歌集》为代表的铭贤学堂乐歌。这些学堂乐歌在铭贤学子接受美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引导铭贤学子在自然审美中学会仰观俯察、生爱向善;在社会审美中学会爱国乐群、尚德励志;在艺术美中传承翰墨,最终达到陶冶性情、完善人格的美育目的。铭贤学堂乐歌的审美意蕴及其美育价值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铭贤学校作为山西近代教育的先驱之一,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生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学。从20世纪20年代"自觉觉人"的呐喊与"救国图存"的呼吁并存,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启蒙运动落潮期幻灭、颓废和死亡的文学倾向,再到30年代以后救亡文学涌现,现存铭贤校园文学生动地勾勒出1924年至抗日战争这一时期铭贤学校启蒙与救亡思潮的变奏,对于我们探究铭贤学校的文化思想史、理解山西乃至中国的近代思想史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孔祥熙是铭贤学校的创办者和首任校长,其主政下的铭贤学校不论是在软硬件设施还是办学理念等方面皆走在当时山西全省的前列。虽然不是职业教育家出身,但担任铭贤学校校长却是孔祥熙留美归来后的第一份工作。即便日后跻身国民党高层,孔祥熙仍不忘铭贤师生,分别在不同阶段以各种方式竭尽所能助其发展。通过对铭贤学校的回顾,能够进一步了解这所在山西教育史上有着一定地位的教会学校,深切体认孔祥熙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西农业大学的前身铭贤学校、铭贤农工专科学校、铭贤学院办学历史的回顾,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出铭贤办学精神主要体现在自由与进步的融合,人文与科学的融合,综合与特色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开放与团结的融合等五个方面。山西农业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可以借鉴铭贤的办学精神,并积淀升华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山西铭贤学校是民国时期私立学校的典范,其44年办学过程中蕴育了独特的铭贤精神。铭贤精神是随着铭贤学校的历史发展而不断演进的,在"学以事人"校训的引导下,其内涵以学以事人精神为核心,衍生出真知力行精神与重农事农精神。三种精神作为整体即为铭贤精神,它激励铭贤学子扎根农村、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令铭贤学校"学以事人"校训寄寓的理想,有了名副其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的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以学校为阵地所开展的乡村建设活动也为其注入了活力。铭贤学校作为山西乡村建设活动的重镇,在此期间亦经历了肇起、发展、挫折、重建四个阶段。通过对其各个阶段乡建活动的梳理,总结其特点,希冀勾勒出铭贤学校一幅系统化、体系化的乡村建设活动图景。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科技的改良必然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详细考察了山西铭贤学校对近代农业科技方面的引进与改良工作,通过对该校在农业科技引进改良贡献的研究,阐述了该校作为中国早期的农业科技研究中心之一,农业科技的改良对山西乃至我国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大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是科技作用于社会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9.
训育在五四运动之后,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其从理论到实践的展开则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南京国民政府为加强对学校教育的领导和控制,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训育。铭贤学校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是中国近代教育的一个缩影,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训育"体系。铭贤学校本着"学以事人"的校训,拟定"敦品励行,急公好义"为"训育"的方针,在内容上注重精神、德行、体格、生活、服务等训练,在"训育"的过程中凸显了以情育人、以制束人和以义励人等特点,这些方面都始终体现着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与西方文明的交融。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一些仁人志士选择了从教育入手来实现救国救民的人生抱负,提出了"教育救国"思想。孔祥熙受其影响,创办了铭贤学校,并在管理过程中形成了诸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如中西融会贯通的办学思想;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的办学理念;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思想;服务乡村社会的实践精神等。这些对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