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婚姻迁移女性婚后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其社会融合状况直接关系到个体发展及农村婚姻家庭的稳定。利用2014年中国9省“婚姻迁移与农村女性发展”的专项调查数据,对农村婚姻迁移女性的行为融合、心理融合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婚姻迁移女性的社会融合现状并未体现出明显的弱势性;个人层面和社区层面的因素对社会融合均有显著影响。远距离通婚、方言掌握较差和受歧视女性的社会融合较差;个体特征如教育程度较高、从事农业、无打工经历、收入较低的女性以及婚龄时间较长的女性行为融合或是心理融合程度较高;社区层面仅人均收入较高村子的农村婚姻迁移女性的社会融合程度较高。此外,农村婚姻迁移女性的行为融合会对心理融合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西北乡村贫困女性是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最底层、最无发展机遇的弱势群体之一。研究从她们的生存环境、教育资源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五个方面出发,对西北乡村贫困女性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就如何去关注和审视农村贫困妇女的生存与发展问题,逐步形成和扩展她们的社会支持,有效帮助他们走出贫困的恶性传递与循环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自行编制“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社会融合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1011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进行测量,运用聚类统计方法对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社会融合的经济融合、社区融合、文化融合和心理融合共四个维度的不同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社会融合的经济融合、社区融合、文化融合和心理融合四个维度的不同因子呈现差异显著的五种类别,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社会融合呈现多样性,因此提出从多方面提升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社区融合水平。  相似文献   

4.
农村残疾人是我国弱势群体中的最弱者。文章以社会资本理论的有关论述为视角,对农村残疾人社会资本的缺失现象与重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家庭中的精神障碍患者会给其家庭带来巨大风险与负担。在我国农村,精神障碍患者家庭作为一个特殊弱势群体,不可避免会遇到诸多困境。基于湖北省L村的实地调查,其社会支持呈现微观层面亲属支持单一性与非稳定性、互助支持缺位,中观层面医院支持断裂、社区支持匮乏,宏观层面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社会组织支持真空、社区文化归因偏差等特性。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完善与构建农村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社会支持体系,其出路应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社会组织协同参与为支持主体系统,以收入来源的拓展、心理支持的提供、社区互助支持力量的培育为支持内容,以专业社会工作嵌入作为其支持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而农村残疾人由于生活地域及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限制,弱势群体的特殊性更加凸显。本文根据第一次、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并结合天津农村残疾人生存状况实地调研,分析了农村残疾人生存状况变化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性别角度来看,女性老年残疾人不仅是具有年龄与残疾两个弱势属性的双重弱势群体,而且较男性群体处于更为弱势的地位。通过分析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发现中国老年残疾人口在主要社会保障需求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老年残疾人口的需求满足状况不如男性。因此,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老年残疾人社会保障模式应是一个"主流化"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两性平等,基于对北京市延庆县7个镇/乡的8个农村社区的调研,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探究女性在乡村旅游中的参与情况、男性和女性在乡村旅游中的参与和决策差异,以及乡村旅游为农村妇女所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不仅为农村妇女的就业、收入、生活方式、劳动负担、闲暇时间、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社会网络等方面带来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同时对她们的家庭再生产活动的性别关系产生了影响.然而,由于主导乡村旅游活动而为农村妇女带来的经济等方面的改善暂时无力完成颠覆无论是在社区层面还是家庭层面的传统性别关系的重任,为此,提出有关民俗户妇女能力建设、居住与经营空间分离、家务劳动社会化,如社区提供儿童托管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弱势群体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弱势群体在其基本的群体特征上具有物质经济上的匮乏、生活的无助与脆弱 (经济、政治等 )、易演化为集体行为的特征。现阶段中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并且已经构成了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弱势群体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迅速摆脱自身的困境 ,解决自己的问题。笔者认为 ,作为社会问题的弱势群体问题需要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 ,积极构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在这方面 ,笔者从政府社会保障层面 ,经济层面 ,社会政策层面 ,NPO、NGO层面几个层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包含着对社会成员各种自然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发展水平等问题的关注.我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不应该仅仅止于对弱势群体物质上的帮助,而更应关注弱势群体的身体健康问题.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代表形式,社区是城市的构成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的体育建设是社区文化、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弱势群体体育建设,为弱势群体的各种社会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利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从残疾人对社会救助的主要需求和残疾人接受社会救助两个方面,对上海市残疾人基本生存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医疗、康复和生活救助是残疾人最为迫切的需求,存在残疾人低保覆盖面窄、救助水平低和特殊残疾人群体社会救助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上海市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女性农民工是农民工这个群体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关注这一类特殊群体的生存状况,应从她们融入城市的性别分工模式和心理障碍分析入手,探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独特性,并完善女性农民工的法规政策,加强普法教育,着力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要发挥妇联组织、工会组织及社区的作用,推动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老年人专卷)数据,在比较城市男性、城市女性、农村男性和农村女性四类老年人生存状态的基础上,对四类老年人的社会服务需求状况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女性老年人的教育水平最低、健康状况最差、生存状态最劣,她们更加依赖子女等家庭成员提供经济支持,更需要社会医疗、保健和居家养老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因此,为老年人提供社会服务时需要重点关注农村女性老年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04,(4):20-20
“社会助残”就是把残疾人事业由专门机构承担的工作演化为全社会共同实施,融入社区工作的社会事业。这一理念将使残疾人工作从观念至方式产生巨大的变革。为使“社会助残”的理念转化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为之努力的事业,首先要营造浓厚的“社会助残”环境。而这种环境的形成一靠行政的政策措施支撑,二靠残疾人事业工作机构和残疾人自身的争取。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大力倡导依靠社会扶残助残,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理念,将残疾人工作重心转入社区。在全区,社会扶残助残已逐步成为共识,残疾人工作已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资源的发展与…  相似文献   

15.
培养农村社区居民自助互助的理念和精神、增强对社区的归属与认同,以构建健康美好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通过对目前阻碍农村社区发展的农村居民原子化、农村社区空心化、农村地区碎片化等多重因素的研究,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尝试构建以微观层面的乡村精英(Talent)为引领、中观层面的资源(Resource)与环境(Environment)为支撑、宏观层面的社会(Society)为保障的"T-RES"发展模式,为重构农村社区共同体、推动农村社区长足有效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河北省x县两个农村社区中智障女性的婚姻生活案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农村智障女性婚姻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男性挤压的农村婚姻市场在为智障女性的婚姻获得创造条件的同时使女性面临着更多性侵害的风险;在家庭主导的婚姻建立中,智障女性失去了婚姻自主权,与配偶难以建立亲密的夫妻关系,情感需求被严重忽视。农村智障女性的婚姻获得并不意味着残疾人婚姻权益的实现和保障,相反,她们的婚姻受到了社会人口结构的深层影响和家庭的强力干预,婚姻获得的背后暗含着女性权益缺失的巨大隐患。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丧偶老年人普遍承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匮乏,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以贵州省S乡为例,研究发现:农村丧偶老年人,男性的存活率大大低于女性,女性比男性更长寿;农村老年人因配偶的去世在短期内的死亡率比较高;丧偶老人大多与子女共同生活并在经济上依附于子女.农村丧偶老年人精神生活状况并不乐观,丧失伴侣是首要因素,其次受自身经济状况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陕西省白水县的农村反贫困实践探索,从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探讨经济赋能与社区融合干预对于残疾人脱贫发展的意义。 这一反贫困实践案例显示,贫困者的生计发展嵌入在其家庭及社区的关系性脉络中,依托于残疾人互助合作社的社区融合介入,有助于残疾人的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赋能,提升残疾人生计发展的内生动力。 同时,本地社会组织在残疾人反贫困中发挥关键作用,社会组织的能动性发展促进了多主体合作参与的贫困治理,也带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在反贫困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女性人文贫困问题日益受到各国关注。现阶段,我国正在开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弱势群体脱贫问题是改善民生的重点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女性贫困化程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对贫困的研究却缺少分性别的统计资料。无视性别的统计忽视了女性贫困现象的特殊性,因而也无法揭示我国女性人文贫困的程度。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背景下,有必要从社会性别视角探讨我国女性人文贫困状况,揭示我国女性人文贫困的特殊现象,提出基于社会性别意识的女性反人文贫困建议,以实现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脱贫,以性别和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数:欧盟实践和中国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欧盟社会融合指标和欧盟移民整合指数的深入考察,并根据中国人口流动的特殊国情,对建构我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标体系进行探索。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测量应该从城市和个体两个层面去理解。其中,城市层面的社会融合包括政策融合和总体融合两个方面:政策融合是从城市的流动人口相关政策角度去测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状况,可以称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政策指数";而总体融合是从整个城市流动人口总体来评价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状况,可以称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总体指数"。至于个体层面,既要考察流动人口主观融合感受和评价,又要观察流动人口客观融合状态,可以称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个体指数"。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推动我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