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年来江苏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农民收入增长及其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以1990~2009年江苏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结构数据为样本,研究江苏城市化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系和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动特征,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江苏城镇化率对不同收入来源的影响程度。并根据结论提出通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措施,促使农民收入结构更加合理,为制定江苏城市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关键途径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贡献率、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率、小学毕业升学率等9个变量来构建分析框架,应用计量经济方法对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贡献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学毕业升学率是影响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表现为农业贡献率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呈高度负相关;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小学毕业升学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正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域因素对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2001年河南省和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资料,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域因素显著地影响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同时也证明,农村非农劳动力数量与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业劳动力数量与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4.
困扰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观因素及对策杨宏博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未解决温饱的农村人口不断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医疗等方面也有所改善,其成就引起世人瞩目。但是,从横向比较,贫困地...  相似文献   

5.
广东农村金融发展同农民收入增长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利用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支农力度、农村货币化程度作为参考序列,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农民全年现金收入、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作为比较序列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分析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明显,农村货币化程度提高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尤为明显,而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贷款规模、存款规模的缩小同金融支农力度的减弱则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农村就业结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90~2011年江苏省农民收入和农村就业结构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江苏省农民收入和农村就业结构变化趋势,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农村就业结构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程度和农村就业结构与农民收入及构成的各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已成为其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工业就业主导型结构是江苏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方向,成为决定农民增收的关键,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0%以上,且近年来其因子评价得分呈迅速上升的趋势;农业就业主导型结构是江苏省农村就业的次要方面,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较小,且近年来其因子评价得分呈下降趋势.由此,江苏省要充分发挥经济发达、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在建设新农村、高水平小康社会进程中,通过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滨海县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明显成效。仅2002年,全县农村转移劳动力18.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4%,实现农民人均劳务收入804元,占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4.2%。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非农产业的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据统计,2000年农村非农就业的劳动力为1.5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1.6%;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平均每年转移约620万人。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一)非农业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1978年 ~ 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2253元,平均每年增长13.7%,而同期农民的非农业纯收入由9.4元提高到993.5元,年均增速为23.6%,比农民人均…  相似文献   

9.
农村非义务教育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述评的基础上,运用1985-2005年间农村劳动力高中及以上人数比例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对它们进行回归分析后表明:农村劳动力高中及以上人数比例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26.43元。因此,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农业发展就必须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优化农村社会环境,努力创建学习型农村;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农民收入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依据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性选定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素质、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财政农业支出等三个指标对甘肃省农民收入有显著性影响且与农村人均纯收入呈正相关。为此,甘肃省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业增效、增收必须要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增加政府支农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